环境阻力(Environmental resistance)指妨碍生物潜能(
内禀增长率的最大值)实现的
环境因子的总和,也就是种群实际增长与其内禀增长率之间的差距。包括
生物因子和
非生物因子,如生存空间的限制、食物不足的限制、水分不足的限制,以及生物捕食的限制等。
如果将环境条件(例如温度、干旱度等)的变化作为横轴,生物的生存强度(或适应度)或繁殖数量等作为纵轴作图,则大致符合常态曲线的变化,如下图2所示。生物在最适宜条件时,生存强度最大,而当环境阻力达到生物能够抵抗的上限和下限时,生存强度则趋近于零;超过这个限度,生物就不能生存。
1928年,R.N.洽普曼最初引入环境阻力的概念。他试图借用电阻等于
电压比
电流的概念来解释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提出了环境阻力的概念,即:环境阻力=种群
内禀增长率/种群个体数。
但这种与电阻的比拟是牵强的,因为电流是在固定的电线中流动,而种群增长“流”则是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发生的,因此用一个公式来测定环境阻力很困难。1948年,W. 福格特在土地承载力研究中提出环境阻力为逻辑斯蒂方程(阻滞方程)中的修正项。逻辑斯蒂方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