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电影
艺术影片
现代主义电影是由表现传统的戏剧化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深入到表现人物内心更细微、更隐秘的情绪变化, 探索人性中最本原的东西(张扬个人直觉和情绪),横向再现社会生活、人物情绪,注重人物情绪的自然流动(意识流)、使电影由视觉艺术升华为表现内心感受的艺术影片。
现代主义源流
兴起
西方文艺中的现代主义,一般都把英国人詹姆斯·乔埃斯的意识流小说、俄国人康定斯基的抽象画和奥地利人勋贝格的无调音乐作为现代主义文艺的开端。这些东西大致都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二十年里。
西方现代派文学起始于1890-1925年间出现的后期象征主义。它的文艺思潮整整影响了一个时代,直接促生了20世纪出现的各种文学流派,包括:表现主义流派、未来主义流派、“意象派”、超现实主义流派、“意识流”以及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垮掉一代”和“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等。
理论基础
现代派的哲学基础是叔本华、尼采、萨特和伯格森的哲学思想,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这些哲学思想最突出的特征是——非理性主义。
主张以非理性原则主宰创作活动的文艺流派,才应归入现代主义的行列。所谓非理性原则,不言而喻是对理性的否认。
特点
一、现代主义文艺的基本特点就是在拒绝理性的前提下,造型艺术走向抽象化。 即强调艺术家要纪录下自己对现实事物的内心感受,并且主要是要反映出在观察事物对象时本人的主观情绪状态;
二、叙事艺术则走向意识化,即强调创作家要纪录下人物的意识的自然流动。这样,文艺作品就不再是客观存在事物的如实再现,而成为个人化的情绪反应的原始纪录。因此,在现代派文艺思潮的影响下,这个时期的文艺创作多以人的精神为探索对象,从对外部世界的精细描绘转向对人本身的关注。
三、在题材上,主要表现人的异化,包括社会对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人与现代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异化关系,以及自我的异化。
四、现代派采用的艺术手法是极具革新精神的。陈旧的传统艺术手段已无法表现现代文艺的哲学思想,因此在艺术家的努力下,纷纭繁复的艺术手法层出不穷。而其中,几种主要的艺术手法已融入到后时代的艺术家们的创作中去了:如象征、怪诞、意识流与作品结构的反传统,运用歪曲、扭曲、变形、时空错乱等手法来造成震荡性的强烈效果。
现代主义发展
现代主义选入电影,要比它选入诗歌、绘画、音乐等晚一、二十年。1907至1914年,立体主义流行一时,而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则还处在幼年时期:无声的长故事片刚刚出现,蒙太奇技巧还在萌芽阶段。但电影毕竟是一种“二十世纪的艺术”,它对其他艺术的影响有着极强的接受力,所以在不多几年之后,在现代主义艺术革生的欧洲便开始了一场电影先锋运动,这是现代主义在西方电影中的第一次兴起。
欧洲大陆上的这场电影先锋运动前后大约延续了十年,而其全盛期则大致在二十年代中期。在电影史上,一般把这一运动称之为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这是因为这场运动的中坚分子大多数是法国人,其活动中心是在巴黎。参加当年这场运动的主要人物有路易·德吕克、谢尔曼·杜拉克、雷内·克莱尔、路易·布努艾尔和费南·莱谢尔等。其中德吕克历来被认为是这场运动的创始人。
真正标志着西方电影中现代主义的再次兴起的,是以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为开端的现代主义电影。
法国新浪潮运动就其本质来说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的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从1959年到1961年是法国新浪潮运动的黄金时代。三年之间共有67名新导演登场,拍出了100部影片。这一运动的一些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如让一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劳德·夏布罗等)的作品,这一运动对六、七十年代西方现代主义电影的兴起起了不容置疑的推动作用。
作者电影条件
他们的“作者电影”理论具体地规定了“电影作者”应当具备的三个条件。
一、具有最低限度的电影技能:
二、影片中明显地体现出导演的个性,并且要在一批影片中一贯地展示出自己的风格特征,这个特征便是他的“署名”。所以重要的不是他的某一部影片,而是他的一系列影片,
三、影片必须有某种内在的含义,导演必须通过他使用的素材来表现出他的某种个性,并且这种个性应贯穿在他的所有作品之中。
特征
第一, 现代电影已由表现传统的戏剧化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深入到表现人物内心更细微、更隐秘的情绪变化, 探索人性中最本原的东西;(张扬个人直觉和情绪);
第二, 现代电影不应再是对社会人物作传统的纵向概括, 而转为对社会生活、人物情绪的横向再现, 即一方面不注重故事情节的曲折变化, 而注重人物情绪的自然流动,“意识流”;
第三, 现代电影不再是仅通过故事本身来传达感情, 而且电影形式本身也成了直接表现情绪的手段。电影正在由视觉艺术升华为内心感受的艺术。
1、意识银幕化
2、结构多元化
3、表现手段多样化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围绕着后现代主义概念在学界引发的争论,使得我们在使用这个概念时必须要审慎而明确。在西方学界,利奥塔打着 “ 触发差异 ” 、 “ 向整体开战 ” 的旗号热烈欢呼后现代主义时代的到来;哈贝马斯认为文艺复兴以来启蒙的任务并没有完成,因而继续坚持现代性并以之对抗后现代性;詹明信则把 “ 后现代主义 ” 称作 “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 ,以皇皇巨著进行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奠基工作。后现代主义理论引入中国以来,围绕它产生的争论也成为近些年中国学界理论争鸣的一个热点:有拍手欢迎者,有坚决抵制者,有冷嘲热讽者,有潜心研究者,还有不屑一顾者 —— 观点立场可以不一致,但有一点确是可以肯定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已经进入的中国学界的学术视野。
发展
在这个学术视野中,同样包括了电影理论工作者的审视目光,发表了一大批从后现代理论视角研究当代中国电影的论文,近几年,还出现了以 “ 后现代电影 ” 为主题的理论著作。但问题随之而来,这主要表现在对 “ 后现代主义电影 ” 概念的模糊界定以及随之而来的概念误用上。例如,在程青松先生的力作《国外后现代电影》中,由于对 “ 后现代电影 ” 在在概念外延上界定过于宽泛,以至于把许多与后现代无关的影片也包括其中,这使得对 “ 后现代 ” 在电影理论中的概念界定显得尤为必要。
英国学者特里 - 伊格尔顿在《后现代主义的幻象》一书中曾对 “ 后现代主义 ” 和 “ 后现代性 ” 作了区分。在他看来,后现代性是一种与启蒙主义规范相对立的一种思想风格, “ 它怀疑关于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的经典概念,怀疑关于普遍进步和解放的观念,怀疑单一体系、大叙事或者解释的最终根据。 ” 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一种文化风格,它以 “ 一种无深度的、无中心的、无根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衷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艺术反映这个时代性变化的某些方面 ” 。当然,这两个概念也不是截然泾渭分明的,可以看出,他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正是作为哲学思想风格的后现代性在文化艺术上的具体体现。比起伊格尔顿的区分,中国学者尹鸿对 “ 后现代性文化 ” 和 “ 后现代主义文化 ” 的区分更具有实践操作层面的意义。他提出: “ 如果说后现代性文化是一种大众性的世俗文化的话,那么后现代主义文化就是一种知识分子的哲学性的文化;如果说后现代文化是一种消费性文化的话,那么后现代主义就是一种消解性的文化;如果说后现代性文化是后现代商品社会的表现形态的话,那么后现代主义文化就是后现代社会的价值反思体系。 ” 把伊格尔顿和尹鸿的几个概念仔细比较,可以看出,伊格尔顿所谓的作为一种文化风格的 “ 后现代主义 ” 实际上包含了尹鸿的 “ 后现代性文化 ” 和 “ 后现代主义文化 ” 两个概念,而伊格尔顿作为后现代社会思想风格概括的 “ 后现代性 ” ,则为尹鸿区分的这两个概念提供了哲学背景的支持。这样我们就获得了两个层面上的 “ 后现代主义 ” 概念,一个是伊格尔顿广义上的 “ 后现代主义 ” ,这是对反映后现代社会时代特征的文化艺术风格的总体理论概括;另一个是尹鸿狭义上的 “ 后现代主义文化 ” ,这个概念只涉及广义 “ 后现代主义 ” 的一部分,即具有价值反思性、消解性、哲学性和知识分子话语特征的部分,而排斥了大众的、世俗的、带有强烈商品社会消费性的部分。
理清了这两个层面上的 “ 后现代主义 ” 概念, “ 后现代主义电影 ” 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本文认为, “ 后现代主义电影 ” 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广义上,对应伊格尔顿的 “ 后现代主义 ” 概念, “ 后现代主义电影 ” 指带有能反映后现代社会时代特征的艺术风格的电影类型,这种艺术风格上是无中心的、无根据的、拼贴的、戏仿的、模拟的、多元主义的,它模糊了高雅与世俗、艺术与生活经验的界限,往往是与消费社会的商业逻辑和高度发达的科技媒介联系在一起的;在狭义上,对应尹鸿的 “ 后现代主义文化 ” 概念, “ 后现代主义电影 ” 指对后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进行反映和反思的电影类型,它具有知识分子精英的怀疑气质,不再相信真理的存在和可追求性,不再相信人类解放的宏大叙事,也不再相信主体人的伟大神话,它是对崇高感、悲剧感、使命感的疏离和拆解,在具体的电影摄制上,它往往把这种思想气质融入到电影的表现内容、反映视角、框架结构和镜象语言上,这使得电影往往能显出一种强烈的实验性质和前卫立场。
本文所使用的 “ 后现代主义电影 ” 概念主要是狭义上的,涉及到的大部分电影文本也可归于狭义 .“ 后现代主义电影 ” 中。这些电影大部分都具有上述文化特色和艺术特征,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又显出了很大的不同,本文的分析重点就放在这些地域性差异上,并试图在对具体电影文本的分析中,勾勒出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地域性特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3 01:18
目录
概述
现代主义源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