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采访
节目主持人通过话筒或镜头在节目录制或拍摄现场进行的同期声播出的口头采访
同步采访,也称“现场采访”。是指节目主持人通过话筒或镜头在节目录制或拍摄现场进行的同期声播出的口头采访,也是最能发挥广播电视的特长与优势的形式之一。
定义
越来越多的主持人节目都把同步采访作为节目的重要内容。不仅新闻类节目,社教类节目,就连综艺娱乐类节目也离不开它。全国各地评选最佳节目主持人都把同步采访作为评判主持人的重要项目。因此,同步采访是主持人的必修课,是衡量主持人优劣的重要标准,也是充分展示主持人个性风采的窗口。
采访技巧
同步采访的新闻篇幅短小、内容集中、事实新颖、时效性强,堪称新闻报道的“轻骑兵”。它能迅速反映老百姓的心声和他们最关注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让现场短新闻在老百姓中产生更大的魅力,就要靠新闻记者现场采访的本领。在采访中,记者要架起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并能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获得人物之真、人物之善、人物之美。记者在采访中须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
宜短不宜长
提问,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的主要实施形式,如何从不同的采访对象口中得到记者想要获取的信息,关系到采访活动的成功与否,决定着记者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记者在采访时,要突出短新闻的特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认真推敲,精心设计,宜短不宜长。人的记忆力有限,如果提问拖泥带水、含糊不清、笼统抽象,采访对象就会边听边忘、答非所问。
有的记者采访时不分场合、地点、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一些漫无边际、大而不当的问题,这样的提问往往会使采访对象不知如何对答。还有些记者在采访中,采用简单的问答式甚至逼问式。你问我答的采访使应有的相互交流成为硬梆梆的“答记者问”。而逼问式采访则是采访者出于写作的功利性,企图“引导”采访对象按自己的意图回答问题,这样往往会引起采访对象的反感。
开门见山,因势利导
开门见山式的提问,是记者在采访中进入话题快、采访效率高的一种提问技巧。这种提问简洁、通俗、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不含糊其词。
有话直说,不讲客套,可以使采访气氛和谐、坦诚,但这不意味着只要记者一提问,对方就能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记者所要了解的事实全倒出来。这要看采访对象的具体情况,有些人善于交谈,口若悬河地谈话,会使记者在采访中失去主动性,这就要及时暗示、善于引导,逐渐把谈话引入正题。有些人却不善言谈,不能很好地配合记者的提问,采访中会“冷场”,搞得气氛很僵。要打破僵局,记者就要善于寻找“突破口”,比如从采访对象的兴趣和爱好上打开突破口,也可以从拉家常开始,激发采访对象的兴趣,话多了,僵局就打破了。这时记者因势利导,开门见山地提问,就会采访到所需要的素材。
口耳眼手并用
记者采访时,要学会用眼睛和耳朵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用眼睛和耳朵采访是配合提问的,记者到现场采访,能否捕捉到丰富的素材,使新闻报道有价值,不光要看记者的写作水平,还要看记者的采访艺术,比如,提问时能否发挥口、耳、眼、手并用的本领。
“看”是用眼睛采访,这是把握新闻真实性的第一关,“眼见为实”就是强调观察得深、观察得细,看到的东西一般来说是比较可靠和真实的。一些生动的细节,往往是记者在现场经仔细观察而取得的。
“听”则是用耳朵采访,是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和落实他人的“看”,了解新闻线索,“看见的”和“听到的”都有助于记者掌握新闻事实。但“听到的”有时候不一定是新闻事实,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道听途说”是采访的大忌,容易发生新闻失实。这就要求记者通过现场采访、提问来落实听到的新闻,反映出事物的本质。
同时,在采访中还要用好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比如,关注的眼神、倾听的姿态、善意的微笑、恰当的手势,这些无声语言与巧妙的提问相结合,能传达出更为丰富的信息,收到满意的效果。所以,只要在这几个方面狠下工夫,就能在写作时避免采访到的素材带有片面性或失实性。
有的放矢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提问要有的放矢,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反过来说,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者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如果选择平民话题,就要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最底层,体验平民生活,倾听百姓呼声,反映群众疾苦,敢于触及老百姓特别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引起社会的关注,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使之得以解决。
一次,笔者在采访农村高龄老人的生活情况时,一位90多岁的老人问:“听说政府对高龄老人的生活有一定的补助,咋办理?”笔者就此问题专门走访了有关部门,有关部门的主办人员依据政策对老人的生活补助给予了落实,老人非常感激。事实证明,只要有的放矢地把镜头更多地对准普通人的生活,对准百姓的苦乐冷暖,才能使电视与观众的关系更加密切,才能使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距离更加拉近,才能真正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履行好新闻记者的喉舌作用。
态度和蔼,气氛和谐
记者和采访对象无论是在语言交流上还是在感情交流上都是平等的,决不能有意无意地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架势提问题,把自己看成是“钦差大臣”、看成是“无冕之王”。记者的言谈、举止、态度,不仅深深影响着采访效果,而且也会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的新闻媒体的看法。
比如,同一个采访对象,同一个新闻事实,有的记者费了好大力气还是得不到对方的配合,要是换一个记者,采访的态度、语气和方式改变了,也许采访对象就能向记者敞开心扉,使记者获得宝贵的素材。因此,记者在采访时,首先要注意礼貌待人,尊重对方,态度要和蔼。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通提高,个人素质也有很大提高,特别注重自我价值,对媒体不再有以前那种敬畏感和神秘感,也更懂得在媒体上如何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就要求记者与采访对象保持人格平等,从而达到心灵的沟通。自以为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记者往往会让采访对象避而远之,甚至吃闭门羹。
其次,在采访中一定要注意语言艺术,把握分寸。提问要自然得体,千万不能用“审问”的口气,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让对方难堪。记者在对方回答问题时一定要仔细倾听,不随意打断,也不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一定要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人,用平常心态和平等意识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和沟通。
再次,记者在现场采访时,要选择百姓视角,在电视语言和语境创造上要体现百姓意识。记者是以新闻事件的目击者身份或采访者身份,在事件现场做报道的,这时,记者就是百姓的代言人,如何当好这个代言人?这就要展示记者的看家本领,运用提问的技巧,创造和谐气氛,通过自然亲切的交流,在短时间内和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彼此信任,形成一种和谐的采访气氛。
案例
至善教育整合。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全球华语广播网》年终特别报道--《我眼中的2010》,今天播出第二篇:“打工皇帝”唐骏眼中的2010。采制:中央台记者张绵绵、张宇。
2010年春,岁末年初,在网络热词评选中:“学历门”总能进入各大网站的榜单,“学历门”事件也让“打工皇帝”唐俊在2010年成为了备受争议的人物,这也是唐俊自认为过去一年当中最尴尬但也非常坦然的一件事。
唐骏:我是唐骏,在过去一年当中本人也经历了很多,更多的是一种感动,或者说让我觉得看到了很多周围的朋友以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对我的一种关爱也好热爱也好,所以过去一年我觉得虽然有些波动但是很充实,我自己也觉得是在我人生当中一个很重要的一年。
“踏入新年,回首2010之春”
记者:岁末年初在网络热词评选中,学历门总能进入各大网站的榜单,学历门事件也为打工皇帝唐骏在2010年成为了备受争议的人物,这也是唐骏自认为过去一年中最尴尬也非常坦然的一件事。
唐骏:确实网也有一些这样那样的报道,我觉得尴尬,因为尴尬的原因就是我觉得很多东西并不是大家所知道的,所看到的东西,但是我自己很坦然,虽然尴尬但是我很坦然。
记者:网上搜的时候发现您在微博上发了几条短信是回应学历门那个事是吗?
唐骏:与其说是回应不如说我给它一个总结,过去几个月当中我都是保持沉默,因为我觉得这个东西没有必要跟大家来过分的进行对峙或者认证,但是不能没有交待。我相信很多人也很关注,我就这件事做一个总结性的东西,把它放到微博上,因为我想看微博的人可能比较多一些,告诉他们一个真正的唐骏是一个什么样的。特别我当时强调的是我在日本攻读博士五年的一段经历,为什么我会想要拿到一个博士文凭,我也知道这个博士文凭的含金量并不是很高,但是我想要强调一点就是,我不是靠博士文凭招摇过市获得财富,获得荣誉,获得所谓的任何地位,我只是说希望通过这么一个文凭,来给我五年辛辛苦苦读书,勤工俭学有一个回报,这是最重要的目的。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12 15:57
目录
概述
定义
采访技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