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鱼别名玻璃拉拉、五彩玻璃、蓝加双边鱼。玻璃鱼体长5-7厘米。全身透明、鱼骨和内脏清晰可见。眼睛很大。背鳍呈双峰。鱼身透明,鱼鳍为荧光蓝。雄鱼背鳍与臀鳍的鳍边有白色或蓝色光辉。此鱼种类很多、从中国大陆至东南亚、澳洲、非洲的一部分,约有20多近缘种。
如同其名字那样,玻璃鱼通体透明,能清晰地看到骨架和部分内脏。玻璃鱼中有两个品种的鱼比较常见,即印度玻璃鱼和
沃氏副双边鱼,其中沃氏副双边鱼的体型较大,体长为20厘米,但在饲养条件下即使正确喂饵能达到这般体长的也是万里挑一。
虽然玻璃鱼如今在公共水族馆里已极为常见,但人们在刚开始饲养这种鱼时.却觉得它们是披着神秘外衣的:大家都认为玻璃鱼难养,从某种程度上讲,也的确如此:尽管它们性情温和.但普通混养水族箱里鱼类熙攘的“大都市”环境对它们并没有好处.它们更喜欢专用水族箱的那份宁静:可用75厘米规格的水族箱来饲养玻璃鱼,选用熔岩碎片铺设箱底,布置出深色背景;不要用泥炭块,那会使水酸化,而玻璃鱼喜欢中等硬度的弱碱性水质。在将玻璃鱼引入水族箱之前,应植入繁茂的水草,使水族箱的环境发展成熟;要选用耐盐性好的水草,因为在水族箱里每11升水加入5~10克的饲养盐会对玻璃鱼有好处。玻璃鱼生性有点羞怯,刚被放入水族箱饲养时可能会躲藏起来,不过一旦它们觉得安全了,就能越来越频繁地看到它们的身影。玻璃鱼具有领地观念,会花上一点时间划分出各自的领地.但一旦领地确定下来,便不会再出现什么问题。
印度玻璃鱼和
沃氏副双边鱼这两个品种都能吃加工饵料,但光喂食加工饵料还不足以维系它们的生存.饵料中还应包括小型的
无脊椎动物和冷冻饵料:有时会很难确定出合适的饵料搭配方案来饲养好这些小家伙。有饲养者给他的玻璃鱼安排了这样的方案:每天喂食鲜活的水蚤和红蚯蚓,以冷冻饵料和加工饵料作为补充,结果他的玻璃鱼就饲养得比较成功。
只要饵料搭配得当,种类多且富于变化,印度玻璃鱼就很容易繁殖。要用饲养在同一个水族箱里的几对鱼来繁殖,而不是仅仅其中一对。阳光照射到水族箱上、稍稍提高水温或是添加一些淡水,都可以诱使鱼儿产卵。如果这些方法不能奏效,可将亲鱼分开几天。雄性印度玻璃鱼的背鳍和臀鳍上镶有蓝边,雌鱼身体的黄色更深一些,如果仔细观察其内脏(很容易观察到),会发现雌鱼鱼鳔的前端呈圆形(雄鱼的鱼鳔较尖)。
每个产卵地点都会有大约6粒鱼卵粘附在水草上(爪哇苔藓能很好地起到这个作用);产卵过程会持续进行,直到每对亲鱼产下约200粒卵为止。虽然亲鱼不会留意到鱼卵和仔鱼,但也最好将鱼卵和仔鱼移出,以免亲鱼饥饿时吞食。卵经过24小时即可孵化,仔鱼非常纤小。
玻璃鱼性情温和,可与其他品种
热带鱼混养。水质要保持清澈透明,适宜水温23~26摄氏度的弱酸性
软水,较能耐低温,15摄氏度水温中也能生活,但体色透明度会减弱。由于此种鱼体瘦小,宜投喂细小型饵料,并且要注意饵料品种多样化。
性成熟年龄为6个月,雄鱼体狭长、尾鳍颜色较深,雌鱼腹部膨大,繁殖用水要求硬度在8以下,pH6.8~7.2,温度28度的弱酸性软水中,雌雄比1:2,玻璃鱼的繁殖缸不宜过大,可在水族箱内铺金丝草作为产卵附着物,亲鱼产沉性卵,亲鱼怀卵量50~100粒左右,受精卵一般经24小时即可孵化出仔鱼,再经过3天左右时间,仔鱼开始游动觅食。开口食以“
洄水”喂养,一周后小型鱼虫,逐步过渡到正常喂养。玻璃鱼幼鱼期的雌雄极难鉴别。成年后的雄鱼淡黄色,较雌鱼体色略深,腹部中间似有银色圆块;雌鱼体较雄鱼大。繁殖力很强,产卵量很高。繁殖水温27~28℃为宜,水质中性硬水,可选用晾晒一周的自来水做繁殖用水。在60厘×35厘米×40厘米的鱼缸中种植水草,或在缸底铺放头发丝草,水面漂浮几棵水草,将3~5对亲鱼放入。其卵非常小。雌鱼每产100~150粒卵,产卵时间较长。受精卵经24小时孵出仔鱼。如果亲鱼性腺发育正常,一般在第三天在繁殖缸中就可见到密密麻麻的仔鱼,聚浮在近水面或伏在水草中。这时将亲鱼捞出,48小时后仔鱼开始吃食。仔鱼非常小,开口饵料也应是很小的,一般可用200网目的网具,将蛋黄水蚤过滤筛选后,用吸管滴入仔鱼缸中。仔鱼不爱游动,饵料应滴到仔鱼附近才能被吃到。此外,仔鱼生长极为缓慢,如果蛋黄水蚤没被吃光,2~3天内蛋黄水蚤的生长速度比仔鱼还快,且个体增大,使仔鱼无法进食。所以,对仔鱼的护理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