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坝是中国民航修建的第一个陆上机场。在此之前,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军长兼四川省主席刘湘主持修建了重庆最早的机场--广阳坝机场。1933年,“中航”公司开辟重庆至成都航线时,因广阳坝机场离市区太远,往返不便,由此决定在珊瑚坝修建陆上机场。1933年冬天,机场建设完工,工期仅用了50天。据记载,珊瑚坝机场总面积35.33公顷,跑道长750米,宽46米。为了方便乘客乘机和装卸货物,还配套在珊瑚坝与市区江岸之间搭造浮桥,修建飞机码头。乘客从浮桥上岸,再登322级台阶,方可抵达马路。
由于受江水涨落的影响,珊瑚坝机场也成为季节性机场。枯水时节,珊瑚坝露出“全貌”,工人即在场内临时搭建几十间竹棚作办公和候机之用。这些简易设施存在不少安全隐患,1940年1月27日,珊瑚坝机场机棚曾失火,焚毁了4架飞机及大量器材工具。不过,在机场繁忙时节,珊瑚坝沾了不少“名气”。当时,众多影响时局的中外政要、著名外国记者出入重庆,乘坐的飞机大抵起落于此。1940年7月,叶剑英、周恩来等还在机场留影纪念。而每到夏汛逼近,迫于珊瑚坝会被江水淹没,场内的临时竹棚建筑被拆除,飞机即改在广阳坝机场、九龙坡机场或
白市驿机场等处起降。
1944年,珊瑚坝机场成功“拯救”一架美国军机,并因此创造了利用弯跑道转弯起飞的先例。据记载,是年11月21日,由美国飞行员布朗上尉驾驶的1架B-29远程轰炸机在执行完轰炸日军的任务后,从上海方向飞回四川,途中因燃料耗尽而迫降在珊瑚坝机场。就在飞机飞回成都空军基地前,遇上了令人头疼的事情。珊瑚坝机场跑道太短,远不足B-29飞机起飞滑跑所需长度,于是,重庆紧急调集上千民工向东加长跑道至江边,仍长度不够,又沿江边转弯加长一段,和原跑道成20度夹角,同时,把飞机上所有装备、弹药卸下,将飞机重量减至最轻。
抗战胜利后,珊瑚坝机场的风光逐渐消陨。1949年,国民政府行政院曾明令开放珊瑚坝机场为国际机场,批准9万银元用作扩建,但由于时局剧变,结果不了了之。到1950年长江涨水后,飞机全部改在白市驿机场起降,从此民航结束了使用珊瑚坝机场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市政府曾将该机场辟为市青年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