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用
珐琅彩工艺做成的
U盘,具有色彩鲜艳、明丽、有质感、不褪色的特点,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简介
珐琅彩:源于时尚浪漫王国—法兰西,源于
珐琅彩工艺的至尊鼻祖—罗丹家族。
珐琅彩U盘:用珐琅彩的工艺做成的U盘。
工艺简介
珐琅又称“拂郎”、“佛郎”、“发蓝”,是一种玻化物质。它以长石、石英为主要原料,加入纯碱、硼砂为助熔剂,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等作乳浊剂,加入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锑等作着色剂,经过粉碎、混合、煅烧、熔融后,倾入水中急冷得到珐琅熔块,再经细磨而得到珐琅粉。将珐琅粉调和后,涂施在经过金属加工工艺制作过程后金、银、铜等金属器上,经干燥、多次烤制,便成珐琅器。
珐琅特点
色彩鲜艳、明丽、有质感、不褪色——其表面光滑有玻璃质反光感,有时还可反射蛤蜊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珐琅分类
珐琅按技法可以分为三类:
掐丝珐琅、内填珐琅及画珐琅。
掐丝珐琅(景泰蓝)
掐丝珐琅是三种技法中最早发明的,是将铜丝盘出花纹粘固在胎体上,而后在花纹框格内、外填施各色珐琅釉料,入窑烘烧,如此重复数次,待器表覆盖的釉层至适当厚度,再经打磨、抛光、镀金等手续即告完成。
内填珐琅(錾胎珐琅)
内填珐琅于公元5世纪由英国的塞尔特人(Celt)发明,9至11世纪与掐丝珐琅一同在拜占庭兴起,12至13世纪法国中部的里摩居(Limoges)成为欧洲内填珐琅的制作中心。
内填珐琅,胎体多为金或者银,技法与掐丝珐琅近似,两者差异仅在于器表纹饰制作的技法不同,内填珐琅可用錾刻、敲压或腐蚀的技法,也可在胎上雕琢出美丽的锦地及纹饰,再填烧各色透明釉,以使釉药更坚固附着在胎面外,透明的釉色与花纹、锦地、胎色相互辉映,倍增美观。
画珐琅(珐琅彩)
画珐琅,顾名思义是在珐琅器物上绘画,其起源较掐丝与内填珐琅为晚,胎体有金、银、铜和瓷等, 西元1446年发明于法国边陲小镇佛朗德斯(Flanders),后世称之为珐琅彩。
清康熙年间,珐琅彩由法国罗丹家族传人皮尔斯.罗丹带到中国。旋即受到皇室的喜爱,历经康、雍、乾三朝的推崇,制作风气日盛,当时宫中珐琅器物上的绘画工作多由画院人士兼任,以国画格调工笔绘制,纹饰有人物、花鸟、风景、建筑等,风格兼具西洋与传统。康熙朝开始起用黑釉,花卉喜鹊搭配是雍正朝常见的纹饰,侍女和课子图则为乾隆年间的流行风潮,着重装饰,趋向细致、堆砌的特色,亦使画珐琅在乾隆朝达到鼎盛时期。
发展历程
珐琅彩的发展历程
1446年,珐琅彩技艺发明于法国边陲小镇佛朗德斯(Flanders)。15世纪末法国李摩居(Limoges)以其制作内填珐琅工艺发展成为珐琅彩重镇。
1518年,贝尔纳丹·德·罗丹移居李摩居(Limoges),以制作珐琅彩器为生,并逐步发展成拥有5个珐琅彩工匠的作坊。
1575年贝尔纳丹·德·罗丹去世,其子接替其位,并世代相传。贝尔纳丹·德·罗丹之孙皮尔斯·罗丹完整继承了其祖父的手艺并作了大量改进与提升,成为法国著名的
珐琅彩工艺大师。
1639年法王路易十三召见皮尔斯·罗丹,并令其专为法国宫廷创作御用珐琅彩器,珐琅彩历史的华丽篇章由此揭开。
1668年皮尔斯·罗丹(Pierce Rosin)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将一件珐琅彩鼻烟壶献给康熙(后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馆)。在中国期间,皮尔斯·罗丹得以饱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大量的艺术珍品,同时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的中国情结。
1689年法王路易十四(LouisⅩⅣ)建造凡尔赛宫,将罗丹家族的精美珐琅彩器永珍藏在气势磅礴、华丽非凡的凡尔赛宫。
1770年,罗丹家族后人为逃避宗教迫害,逃出巴黎宫廷,隐居于瑞士汝拉山脉的GENOS山谷中。春天,GENOS山谷万物苏醒,鸟鸣虫吟,百花争艳,为他们带来源源不绝的创作素材和灵感。冬天,在寒冷雪光的照射之下,他们坐在工作台前,以精湛手艺,埋首雕琢彩绘。一年中长达六个月的时大雪封山,漫长的寒冬让人足不出户,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制作更加精美的珐琅彩器。同时,他们继承和发扬了先祖皮尔斯·罗丹作品中的中国元素,其间创造了大量的具有中国色彩的优秀作品。
。。。 。。。
四百多年来,罗丹家族坚持家族经营,也因此完整地保存了这世袭的珐琅彩技术,皮尔斯·罗丹的中国情结也一代一代得以传承。几个世纪以来,皮尔斯·罗丹家族珐琅彩器以其独特的工艺、精美绝伦的造型和明丽丰富的色彩,以及浓郁的的法兰西浪漫气息,成为富贵、典雅、高尚的代名词。
珐琅价值
早在中世纪的欧洲,珐琅彩器便成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在中国的清朝,珐琅彩器更是只限于皇宫使用、如今的故宫博物馆仍珍藏着许多珍贵的珐琅彩器。
由于珐琅彩器的制作费用昂贵,原材料短缺,工艺复杂,难度大,因此,一直为宫廷垄断生产,民间极少涉足。根据档案记载,到清朝乾隆末期,由于原材料短缺,宫廷珐琅作坊更是因“无活计可做”而一度被裁撤,并将珐琅作坊的工匠派往宫内其它机构中当差,而逐渐中止了内廷珐琅彩器的生产,从此珐琅彩工艺也便渐渐的销声匿迹了!
传世的珐琅彩器从造型、绘画、工艺等方面都极为精彩,是非常珍贵的艺术品,价值连城。目前在收藏品市场势态良好,收藏价值和鉴赏价值都极高。
2005年10月23日,全球著名相关机构苏富比在香港举行秋季单件专品拍卖,其中一件清朝乾隆皇帝御制的“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以8500万元港币起价,最终以1.1548亿元港币成交。珐琅彩器的珍贵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