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溪镇,隶属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位于
资中县西北部,距资中县35km,幅员面积59.08平方千米,管辖3个社区、29个行政村,人口43614人(2017)。球溪镇农业基础条件较好,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花生、油菜、甘蔗。因在珠溪河两岸,古代官员误将珠溪河称为“球溪河”得名。
历史沿革
2019年12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复,撤销顺河场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球溪镇管辖,球溪镇人民政府驻炭市坳巷41号。
住建事业
球溪镇自然条件优越,高速公路、321国道、仁顺公路穿境而过,公路、水路四通八达,是粮、油、果、蚕、肉等农副产品的主产区,省级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促进了该镇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天鹰水泥股份公司、工业供销公司托起了乡镇企业的半边天。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见成效,以优质
椪柑、
脐橙、塔罗科血橙为主的一万五千多亩果树,二千多亩桑树基地,形成了该镇经济发展的主骨架;以无公害食品为主攻方向的
三元杂交猪、肉牛、渔业已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第三产业发展势头也呈现出强劲态势,如球溪河鲶鱼已誉满全国。2002年全镇
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14268万元,人均纯收达2186元,财政总收入实现1033.80万元。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该镇紧紧抓住历史发展机遇,依靠科技,应对入世的挑战,充分利用该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努力探索新的发展路子,打造新的农副产品优势品牌。
根据资中县的农业区划和农业总体布局,结合球溪镇自然条件优越和宜种作物多的特点,充分利用其交通运输条件,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和水果生产业(重点发展优质水果、蚕桑、杨树、优质瘦肉型生猪),树立以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思想,调整好产业结构,搞好农业开发,增加收入,以科技兴农,以粮食生产为主发展多种经营,转化农村产业结构,同时大力发展以粮食、甘蔗、油料、水果、蚕桑为原料的农副产品加工,尤其是精加工,逐步实现由资源型转向为加工型。要想富,先修路,把球溪镇各村各社的道路修好。让群众不走泥水路。让到我们这儿来玩的朋友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为加快“场镇建设”步伐,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小城镇建设申报工作,球溪镇积极实践并探索工作思路,努力把球溪建设成生态旅游、商贸繁荣、宜居现代小城镇。
社会事业
根据球溪镇乡镇企业现状及工业基础条件,发展以食品、建材、机械、印刷等企业。大力引进外资,实施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充分利用球溪镇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环境,将山、水、林、屋融为一体,沿河绿化带,水陆相映,入镇门玉皇山公园和天灯山公园景观映入眼带,镇内清清的河水及两岸的自然景观形成幅幅生动的天然图画,开发月仙寺作为旅游景点,大力发展旅游业。利用321国道,仁顺公路,建成一个集小商品批发、粮油交易,停车场为主的大型综合贸易市场,大力发展商品贸易。
素有“小资中”之称的球溪镇,在球溪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打好发展基础,发展特色经济,扩大对外开放”的思路,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发展镇域经济。球溪镇人杰地灵,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行政区划
人文背景
球溪镇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其驻地依山傍水,发源于仁寿和罗泉井(罗泉镇)的两股溪流在此汇合,称为珠溪。又由此北流注入珠江(沱江),故而场镇便以珠溪命名,最初叫珠溪乡,后来才发展为街巷纵横的珠溪场和珠溪镇。
那么珠溪河被误称为球溪河是在什么时候呢?据有关文献和传说,其成因有三:
一是省府臬台衙门在一次公文中将“珠溪”误写为“球溪”,使得资中的州、县衙的官吏们引为笑谈。
二是满清政府的最后一任资州州牧朱景岳上任之初到资中各个场镇巡视,看到珠溪河三江口的石崖上镌刻到着“珠溪河 ”三个字,他也把“珠”字误认为“球”字,还自言自语地说:“这个名字取得好怪,怎么会叫球溪河呢?”当时随从朱景岳的人员很多,见他一个堂堂的州官大人都念别字,全都感到好笑,但又碍于“官威”,不敢笑出声来,事后便在背地里故意将“珠溪河”喊成“球溪河”,借以相互开玩笑,而当地的老百姓更是无所顾忌,好些人都把“珠”字酸不溜秋地喊成“球”字,借以讽刺州官大人。谁知久而久之,这种人为地以讹传讹竟然约定俗成,“球溪河”成了这个古镇的正式名称,它的真名“珠溪河”却反而鲜为人知了。
珠溪河“舍珠成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儿的人们口语中最爱带个“球”字,如:管球它的、球经不懂、关我球不相干等等。正因为他们爱说“球“字,才会感到”球“字比”珠“字顺口,才会将错就错,使得“球“名得以成立。
以上所记,仅是地名溯源而已,并非要求恢复”珠溪河“的旧名,百余年来,人们早就喊习惯了,何必更改呢?
人口概况
球溪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43614人(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