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的作用,主治气滞或气逆病症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Formulae that Regulate the Qi )。理气剂主要归于中医八法中的“消法”。分行气剂、降气剂等。
气的病变主要分为虚实两类,一是气虚,一是气滞、气逆。气虚当补,气滞当通,气逆当降,都需应用理气剂治疗。根据治疗作用和主治病证的不同,理气剂可分为疏肝理气剂、疏肝理脾剂、疏肝和胃剂、理脾和胃剂、调和胃肠剂5类。
广泛用治七情郁结,寒暖不适,或瘀血、痰湿阻滞,影响到肝失疏泄所致的胸胁胀痛,烦躁易怒,
月经不调,疝气作痛,睾丸肿痛,耳闭耳胀;肝气横逆既可犯脾,以致肝脾失调,胁肋脘腹疼痛,倦怠食少,大便溏泻;肝气横逆又可犯胃,导致肝胃不和,胸胁脘腹攻冲作痛,饮食无味,呕吐吞酸;饮食不节,思虑过度还可戕伤脾胃,以致脾胃失和,脘腹胀痛,呕吐呃逆,饮食减少,大便泄泻;邪犯胃肠,以致胃肠不和,失降失调,脘腹痞满,恶心呕吐,腹痛,肠鸣,泄泻等证。
首先应辨明病情的虚实,气滞实证方可使用理气剂,若误投补气剂,壅塞气机,则气滞更甚。理气药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气阴不足者,不宜多用。使用疏肝理气剂治
肝郁气滞时,要注意精神护理,保持正常心态,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治疗
脾胃不和、肝脾失调、
肝胃不和、胃肠失和诸证时,应忌食辛辣刺激、寒冷固硬、腥膻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理气剂多辛温香燥,易伤津耗气,勿使过剂,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