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峰书院,古书院,现为
饶平县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书院坐落于饶平县
三饶镇的大金山东麓,坐西北向东南,占地近2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1200平方米。依山而筑,前低后高。在科举时代,它是饶平县最高学府之一,培养了不少英才人物,今为
三饶镇中心小学校址。
琴峰书院前厅楼为“雨化楼”,取“春风化雨”之意。书院 门匾“琴峰书院”篆字石刻,苍劲雄浑,清晰可见。步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庭 院。庭院右侧,有一株古老的黄皮树。四周花坛上种满奇花异卉,把这古老的书院点缀 得古色古香。书院为口字形建筑,前厅与两廊是二层楼房,楼上楼下有书房二十间。中 间是一天井。后厅因地势高,地基约与前厅楼板齐平,从天井拾级可登上后厅堂和两侧 的房子二层楼。在“雨化楼”上,极目远望,古城八景中的望海东峙、双流古寺、文明 宝塔、天马南来、壶瓶翡翠……尽收眼底。
琴峰书院始建于请乾坤二十年(1755年),由饶邑县令宫文雅所倡办,在社学的基础上改建 而成。当年建成后称“在城书院”,翌年易名为“三饶书院”,清光绪三年(1877年) ,则正式定名为“琴峰书院”。
书院坐落于三饶城东的大金山,不定名为“大金山书院”,非座落于城西的琴峰山,而定名“琴峰书院”,委实令人感到有点莫明其妙,然却是事出有因。在书院正式定名的清光绪三年之前,
潮州府早已有“金山书院”。而按照惯例,县应避讳于府,既然府邑先有书院名“金山”,故县邑的书院虽在大金山,也不能以“金山”冠名。更何况尚有一“大”字。因而只好用县衙后的琴峰山冠名,取名“琴峰书院”。
琴峰书院的定名事出有因,正是由于此名称之所致,而使后世有些人认为琴峰书院应该在琴峰山麓,错将大金山作琴峰山;现代的一些资料,也常有将大金山误称为琴峰山者,估计亦可能因此缘故。究其实,大金山和琴峰山分别座落于三饶古城的城东、城西。琴峰山位于三饶路北端、
三饶镇政府后面,据《饶平县志》记载:望耕台建于琴峰山上,置县时,建县署于琴峰山之南麓。大金山则位于三饶孔庙之北,琴峰书院之西,据《饶平县志》中记载:明成化14年(1478)建学宫于大金山之南麓。志书所载,可正此两山之名以避误称,特附记于此。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琴峰书院也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县立学堂;1921年又改为“饶平县立第一高等学堂”;解放后则改为“三饶镇小学”,再改为“
三饶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