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鸟,是雀形目琴鸟科琴鸟属底栖型鸟类。体型较大,通体浅褐色;雄鸟有长达70厘米,宽3.5厘米的竖琴形美丽尾羽,最外侧的尾羽先端外卷成弧形,上缀金褐色冠状斑;边缘黑色,一侧银白色;另一侧有多数金褐色的新月形斑纹,构成“琴”的两臂;羽枝稀疏,纤细如丝;羽毛等长,金属丝状,窄而硬,微弯曲,相当于琴弦,位于弯曲的两“臂”的中部;雌鸟除尾羽外,形似雄鸟;琴鸟的喙坚而直,足健善走,很少飞行。其尾羽竖起展开时,好像七弦竖琴,故名。
物种学史
1798年2月,有几位探险家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山区去寻找一种传说中美丽的鸟。他们翻山越林,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捉到了一只美丽的鸟。这只鸟貌似
野鸡,全身羽饰金黄,尾羽非常发达,最外侧的两根长达70厘米,端部向两旁弯曲,炫耀时尾羽展开很象古希腊的七弦竖琴。因此起名叫琴鸟。
为雀形目中体型最大者。雌雄异型,
雄鸟有长达70厘米的竖琴形美丽尾羽,最外侧尾羽宽阔并分别向两侧卷曲,构成本科独特特征。繁殖期的
鸣啭、
效鸣以及求偶炫耀的姿态,均堪为著称。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仅1属2种。包括
艾氏琴鸟和
华丽琴鸟(大琴鸟),后者为澳大利亚的
国鸟。
形态特征
琴鸟是琴鸟属的两种鸟的通称,即
华丽琴鸟(Menura novaehollandiae)和
艾氏琴鸟(Menura alberti)。体型较大,通体浅褐色。雄鸟有长达70厘米,宽3.5厘米的竖琴形美丽尾羽,最外侧的尾羽先端外卷成弧形,上缀金褐色冠状斑,边缘黑色,一侧银白色,另一侧有多数金褐色的新月形斑纹,构成“琴”的两臂;中间12枚尾羽微白色,羽枝稀疏,纤细如丝;还有2枚触角状羽,羽毛等长,金属丝状,窄而硬,微弯曲,相当于琴弦,位于弯曲的两“臂”的中部。琴鸟是雀形类中身体最长的鸟。雌鸟除尾羽外,形似雄鸟。琴鸟的喙坚而直,足健善走,很少飞行。
栖息环境
栖息活动于热带雨林、阴暗潮湿的桉树森林、林地和蕨类沟壑。大部分时间在树上栖息,夜间下到地面上活动。
生活习性
雄琴鸟以求偶时炫耀的姿态和富于模仿的鸣叫而闻名。雄鸟炫耀时,在森林中几块小空地上把尾伸向前方,使两条白色长羽盖在头上方,而琴状羽向侧方竖起,一面有节奏地昂首阔步,一面
鸣啭,间而唯妙唯肖地模仿其他生物(甚至机械的)声音。琴鸟除了在求爱时演出外,还乐意给一种
园丁鸟当婚宴上的“乐队”,这种园丁鸟不会唱歌,要举行“结婚仪式”就得请琴鸟来配合。它们不愧为鸟族合作的模范。
琴鸟不但美丽壮观,且能歌善舞。它不但能模仿各种鸟类的鸣叫声,还能学人间的各种声音。如汽车喇叭声、火车喷气声、斧头伐木声、修路碎石机声及领号人的喊叫声等。歌声婉转动听,舞姿轻盈合拍,是澳洲鸟类中最受人喜爱的珍禽之一。
主食昆虫、蜘蛛和蠕虫,有时也食植物种子。
分布范围
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昆士兰、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澳大利亚首都地区(布林达贝拉范围)、莫纳洛高原。
繁殖方式
琴鸟的繁殖期选择在昆虫丰富的多雨的冬季。它的巢与一般鸟不同,巢大且进出口在侧面,多半筑在悬崖峭壁人迹不到的地方。巢是在地上的一堆枝条,每巢产一枚卵。雌鸟单独负责营巢孵卵和哺育雏鸟的工作。而雄琴鸟在这个季节却在地面上建一个土丘。有的甚至会在一平方公里的林间地上建造十几个相似的土丘,用以标志它的领域,警告别的雄琴鸟不得侵入。丘造成后,雄琴鸟便开始炫耀表演。一般表演的时间是在清晨或黄昏。表演开始时,它先站在树上亮开嗓门高声大叫,仿佛是在招徕观众,然后飞下树干,登上土丘顶部,选好位置,便开始一串宏亮的鸣啭、唱到忘情之际,它的尾羽便逐渐张开并向上竖起形成七弦琴形。琴鸟的表演实际是一种求偶炫耀行为,是为了吸引雌鸟,达到交配的目的。
琴鸟是“一夫多妻”,在一个繁殖期内,一只雄琴鸟能分别同若干雌鸟交配。交配之后雄鸟就不管了,由雌鸟单独建一个大型的圆顶巢,在巢中产一枚卵。孵卵育雏。6个星期后幼雏出壳。幼鸟要发育两年才能完全成熟。雄幼鸟在2龄前和雌鸟相似,2龄以后才长出华丽的尾羽和羽饰。
物种分类
保护等级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近危(NT)——1种;无危(LC)——3种(包括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