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塔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境内第三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琶洲塔,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街道琶洲西南社区新港东路琶洲村琶洲塔公园内,原称海鳌塔,为绅士王学增等人为兴科举人才倡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建成,与赤岗塔莲花塔并为广州三塔。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流行堪舆之学。按照当时堪舆学的说法,广州是“山水大尽之处”,临近珠江出海口,更是“水口空虚”,必须建高塔,锁住灵气,从而兴文风,壮科举。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绅士王学增等人为兴科举人才,琶洲塔奠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琶洲塔落成。
清代嘉庆年间,琶洲塔进行第一次大修缮。琶洲塔曾于雍正年间有过修缮,至道光年间已逐渐坍圮,亟须重修。道光二十年(1840年),地方士绅商议捐资修塔,但因鸦片战争爆发而未能成事。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伍崇矅、潘仕成捐款,琶洲塔进行第二次大修缮。
20世纪以来,琶洲四周地理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琶洲从环水洲渚变成与南岸相接。琶洲塔旁边的宫庙建筑尽数已毁,琶洲塔也残破不堪。
1992年,香港同胞汤宝森捐款人民币50万元为琶洲塔修缮。
建筑特点
琶洲塔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内分17层,高50余米。台基为八角形,每边长5.6米、高1.15米,红砂岩石砌筑,基面以灰色砂岩铺砌,每边立面分别刻八卦图样,基角处有西方人形象的托塔力士石像,力士呈跪状,双手或单手举起托塔,刻工古朴,神态生动。刻工古朴,神态生动。首层有壁门3个,西门筑砖梯上第二层塔心室,塔梯为穿心壁绕平座式,盘旋而登顶层。塔身抹白灰,塔角倚柱抹朱红色,额枋抹朱红色和黑色,额枋上以六叠菱形牙叠涩出檐,腰檐顶四叠菱形牙叠涩出平台。塔顶为八角攒尖顶,顶层各檐原有铁铸雁形角梁悬钟,铁铸雁形角梁已掉落,塔刹已不存。修缮时重铸铁塔刹,木塔心柱改为铁塔心柱,铁铸覆盆上铸有道光重修字样。
文物遗存
琶洲塔旁立《琶洲鼎建海鳌塔记》石碑,高1.71米、宽0.87米。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最早因其在明代有“水中冒金鳖”的传说而被称为“海鳌塔”,至清代转而以地为名,因该塔建于琶洲岛,故名琶洲塔。
文化产物
民国七年(1918年),广东省银行发行的一元银元兑换券,正中以琶洲塔景为图案。
文物价值
明代在山上建琶洲塔更好地起到了导航的作用,引领着源源不断的满载货物的外国商船进出,促进了广州的海洋商贸。琶洲塔是研究广州市海珠区与外国交流的实物史料,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址,是船只从珠江口进入广州的坐标点和导航标,“琶洲砥柱”被列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
文物保护
1989年6月29日,琶洲塔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琶洲塔所在的山岗包括上山的交通通道,列入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起向外延伸100米。以琶洲塔中心为中点,向东延伸160米,向西延伸260米,南、北至琶洲岛珠江岸边线,上述南北向视线廊道范围内,建构筑物高度控制不高于15米,保证南北方向上珠江与琶洲塔的视线联系不受干扰。
2023年1月,琶洲塔入选《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琶洲塔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街道琶洲西南社区新港东路琶洲村琶洲塔公园内。
交通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9 14:2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