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崖抗日根据地
红色旅游景区
琼崖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海南岛民众在中共红军冯白驹的带领下,由琼(山)文(昌)发展到全岛,所形成的抗日根据地。根据地军民对日、伪军实施反攻,解放了全岛三分之二的土地,在6年多的艰苦斗争中,共作战2000余次,击毙日、伪军3500余人,坚持到抗战胜利,完成了保岛卫民的历史使命。
地理位置
琼崖即海南岛,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南海中,其北部平原,中部和东南部均为山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海南岛的形势尤为重要,它位置在南海之中,为通往越南、马来、荷属婆罗洲及菲律宾之要道。1939年2月敌侵佔海南岛后,即积极加以开发,作为南侵的跳板。
创建背景
在国共合作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就在琼崖地区组织了农民协会,开展革命斗争。1927年4月15日,广东军阀追随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和革命人民。在中共琼崖地委的领导下,5月1日,冯白驹在琼山县领导农民协会开始进行武装斗争,并成立了琼山县人民革命军;岛上东北部各县,也先后组织了农民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八七会议”以后,琼崖特委统一了全岛的工农武装,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琼崖总指挥部,并成立了琼崖苏维埃政府,实行了土地革命,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最多时发展到一万多人。由于强大敌人的不断“围剿”,加上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红军和根据地遭到严重摧残,在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的领导下,继续坚持了革命斗争,1936年春,又重新建立了琼崖工农红军游击司令部。此即琼崖革命根据地,琼崖抗日根据地的前身。
1938年10月,日军侵占广州,迅速攻占华南多地。12月,中共琼崖特委与国民党当局达成协议,将冯白驹领导的海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民众抗日自卫团独立总队。1939年2月,日军侵占海南。5月,在琼(山)文(昌)地区建立了抗日游击根据地。
发展历程
1939年5月,广东省第十四统率区民众抗日自卫团独立队扩编为独立总队,并首先建立了琼(山)文(昌)游击根据地。
1940年起,先后成立了东路办事处和西路办事处。在此基础上,1941年又成立了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冯白驹任政府主席。
1941年以后,日军连续对根据地发动大规模进攻。经过两年艰苦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独立总队不但巩固了原有的根据地,还扩大了六连岭根据地,开辟了六芹山根据地。
1943年夏,海南岛黎族、苗族人民举行武装起义,遭到国民党军队血腥镇压。同年底,独立总队选派干部到白沙领导黎、苗族人民的斗争,为创建五指山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1944年春,琼崖根据地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改为抗日民主公署,下属的琼山、文昌、定安、乐会、万宁、琼东、临高、澄迈等8个县都建立了县、区、乡民主政权。
1944年秋,独立总队改编为琼崖纵队。不久,琼崖纵队领导机关进驻白沙县阜龙乡,进一步领导五指山中心根据地的开辟工作。至1945年7月,控制了白沙境内大部地区。8月上旬,正式成立了白沙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此基础上,琼崖临时人民民主政府也宣告成立,冯白驹担任临时人民民主政府主席。至此,以五指山为中心的琼崖抗日根据地完全形成。
突出贡献
1945年7、8月,根据地军民对日、伪军实施反攻,攻克感恩、儋县等县城,解放全岛三分之二的土地,100多座城镇,100多万人口。根据地从最初的仅限于东北部的琼(山)文(昌)区和澄迈地区,扩大到全岛的16个县境。琼崖纵队从半年前改编时的300人发展到7700余人,在6年多的艰苦斗争中,共作战2000余次,击毙日、伪军3500余人,坚持到抗战胜利,完成了保岛卫民的历史使命。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4 17:53
目录
概述
地理位置
创建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