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区,
浙江省温州市辖区,是温州市四大主城区之一,地处温州市区的西南部,北靠
鹿城区,东邻
龙湾区,南接
瑞安市,西与
青田县(属丽水市)接壤。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域,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总面积466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2月,瓯海区辖12个街道、1个镇,区政府驻娄桥街道洲洋路6号。截至2023年末,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483330人,比上年末增加了5508人。
历史沿革
瓯海区上古时代属“瓯”地之一部分。
西汉初,属东瓯国地,东汉初,为
章安县地,后为
永宁县。
1950年至1958年,瓯海区隶永嘉县。
1981年12月12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析温州市郊区设立瓯海县,由温州市管辖。
1992年3月,撤销瓯海县,设立温州市瓯海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1年12月,瓯海县辖泽雅、藤桥、三溪、梧埏、永强5个区,瞿溪、梧埏、永中3个镇,泽雅、周岙、西岸、北林垟、古耸、藤桥、南雅、上戍、岙底、外垟、双潮、潘桥、郭溪、大川、娄桥、老竹、三垟、南白象、慈湖、茶山、灵昆、白水、海滨、天河24个公社。
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24个公社均改为乡。
1984年3月,撤销海滨、天河2个乡,建永兴、沙蟾、宁城、三甲、四甲、七甲、庄泉7个乡,同年12月将永中镇的黄石、黄山2个村划归龙湾区。嗣后几年先后有藤桥、泽雅、永兴、茶山、灵昆、外垟(改名临江)、白水(改名永昌)、潘桥、娄桥、南白象、海滨、三甲(改名天河)、七甲(改名沙城)等乡改为镇建制。
1988年,辖5个区,泽雅、藤桥、临江、瞿溪、潘桥、娄桥、梧埏、茶山、南白象、永中、永兴、灵昆、永昌、海滨、沙城、天河16个镇,周岙、西岸、北林垟、五凤垟、双潮、岙底、南雅、上戍、郭溪、大川、老竹、慈湖、三垟、宁城、四甲、庄泉16个乡。
1992年1月,将鹿城区新桥镇、景山街道划入,同时撤销5个区公所建制,4月扩镇并乡:庄泉乡并入天河镇,四甲乡并入沙城镇,宁城乡并入海滨镇,慈湖乡并入梧埏镇,大川乡并入瞿溪镇,娄竹乡并入潘桥镇,南雅乡并入藤桥镇,全区调整为景山1个街道,永中、海滨、永兴、沙城、永昌、天河、灵昆、梧埏、茶山、南白象、新桥、瞿溪、潘桥、娄桥、藤桥、临江、泽雅17个镇,三垟、郭溪、双潮、上戍、岙底、周岙、西岸、北林垟、五凤垟9个乡,同年9月郭溪乡改为建制镇。
1995年5月,周岙乡并入泽雅镇,同时将藤桥镇的天长、戈恬2村划归泽雅镇管辖。
2000年1月,永中、海滨、永兴、永昌4镇合并组建新的永中镇。
2001年7月,行政区划调整,临江镇、藤桥镇、上戍乡、双潮乡、岙底乡和梧埏镇的前网、鱼麟浃、上田、划龙桥4个村划归鹿城区,永中镇、天河镇、沙城镇、灵昆镇划归龙湾区,瑞安市丽岙镇、仙岩镇划入。
2003年12月,撤销西岸、五凤垟、北林垟乡建制,并入泽雅镇,撤销新桥、娄桥、梧埏、南白象、茶山5个镇建制和三垟乡建制,设立新桥、娄桥、梧田、南白象、茶山、三垟6个街道。
2011年3月,撤销仙岩、丽岙、郭溪、瞿溪、潘桥5个镇建制,分别改设街道。辖12个街道、1个镇,46个社区、151个行政村。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2月,瓯海区辖12个街道、1个镇:
景山街道、
梧田街道、
南白象街道、
茶山街道、
娄桥街道、
新桥街道、
三垟街道、
瞿溪街道、
郭溪街道、
潘桥街道、
丽岙街道、
仙岩街道、
泽雅镇。共辖46个社区、151个行政村。区政府驻娄桥街道洲洋路6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鹿城区,东邻
龙湾区,南接
瑞安市,西与
青田县(属丽水市)接壤。边界线总长218.94千米,东西最大距离40.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7.2千米,总面积46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瓯海区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南亢北卑。陆地占93.33%,水域占6.67%。
水文
瓯海区境内有
温瑞塘河和汇昌湖两大水系,大小河流152条,主河道17.27千米,主干支流36.09千米,一般支流345.14千米,河床宽度15至100米不等,水深1.5米至6米之间,于
吴淞高程5.0米时,河道蓄水总量达6500万立方米。
气候
瓯海区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域,全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700毫米,年总降水量达11.56亿立方米,蒸发量3.64亿立方米,无霜期276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瓯海区有耕地6036.02公顷,园地2928.14公顷,林地23623.53公顷,草地548.49公顷,湿地7.15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305.2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583.47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838.83公顷。
水资源
瓯海区水资源主要来自瞿溪、雄溪、郭溪以及
大罗山和集云山的山涧溪流,整个流域面积740平方千米,水面面积22平方千米,灌溉面积48.2万亩,多年平均降雨量1694.8毫米,年径流量9.13亿立方米。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瓯海区常住人口为963238人。
截至2023年末,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483330人,比上年末增加了5508人,其中城镇人口327997人,占总人口的67.9%。总人口中男性有241289人,占总人口的49.9%,女性有242041人,占总人口的50.1%,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9.69:100。18岁以下人口89206人,占总人口的18.5%;60岁以上的人口109160人,占总人口的22.6%;出生人口3915人,死亡人口3431人,自然增长率为1.01‰。
经济
概述
202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73.4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40.13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526.09亿元,增长8.3%。三次产业结构为0.8:38.9:60.2。
202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4%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7.38亿元,增长9.1%;外贸进出口总额389.84亿元,增长0.3%;财政总收入69.15亿元,增长3.1%(同口径),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85亿元,下降3.9%(同口径);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87元,增长6.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231元,增长7.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1.61,比去年同期缩小0.02。
2023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54.72亿千瓦时,增长8.8%。其中工业用电量24.08亿千瓦时,增长6.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44.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62亿千瓦时,增长4.5%。全区在册市场主体117473户,居全市第7,其中企业39439户,现有公司制企业数量在企业中的占比由上年同期的91.4%提高至92.5%。
第一产业
2023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25亿元,增长4.6%。其中,种植业产值8.99亿元,增长2.5%;林业产值0.18亿元,增长12.0%;牧业产值1.75亿元,增长4.7%;渔业产值0.12亿元,增长1.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1亿元,增长5.8%。
2023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2247公顷,增长4.0%。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83公顷,增长0.5%;蔬菜播种面积8562公顷,增长3.9%。粮食总产量1.63万吨,增长0.2%;蔬菜产量18.36万吨,增长4.6%;水果总产量2.49万吨,增长5.4%;花卉播种面积398公顷,增长8.3%;淡水产品产量984吨,增长1.9%。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39.00亿元,增长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6.47亿元,增长10.5%。
2023年,全年全区80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93.58亿元,增长5.9%,销售产值647.61亿元,增长4.8%。其中,服装、鞋革、电气机械、专用设备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5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产值469.03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67.6%,增长4.8%。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2.22亿元,下降3.3%,其中利润总额24.91亿元,下降3.9%。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9.62万元/人,增长14.5%。
2023年,全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74.59亿元,增长11.4%,新产品产值率为54.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6.97亿元,增长15.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52.40亿元,增长15.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65.26亿元,增长15.3%,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9.2%、33.5%、41.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环保、时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下降8.4%、11.7%、0.9%;高端装备、健康增加值分别增长14.1%、7.8%。
建筑业
2023年,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1.20亿元,增长3.8%。具有建筑业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99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5.6%,其中省内产值增长15.1%。在建工程房屋施工面积1590.16万平方米,下降9.4%;房屋竣工面积567.84万平方米,下降3.3%;房屋竣工价值107.85亿元,下降35.3%。本年新签合同221.68亿元,增长16.2%。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全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7.4亿元,增长9.1%。其中,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7.9%;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7.9%;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7.5%;餐饮业营业额增长35.6%。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1亿元,增长12.9%。实现网络零售额325.04亿元。全区45家市场,全年交易额177.57亿元,超亿元市场14家。全年全区新设立登记市场主体19200户,同比减少2114户,下降9.92%,新设个体工商户11720户,同比下降23.3%。
房地产业
2023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0%,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8.4%。房屋施工面积824.5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49.9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90.36万平方米,增长17.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5.57万平方米,增长37.5%。商品房销售额143.21亿元,下降4.9%。
国际贸易
2023年,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89.84亿元,同比增长0.31%。其中出口总额273.78亿元,同比下降8.89%,进口总额116.05亿元,增长31.63%。从主要出口商品来看,鞋类、眼镜及其零件、 服装及衣着附件、汽车零配件和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分别为58.56亿元、52.1亿元、18.25亿元、16.57亿元、17.2亿元,增速分别为26.2%、-2.9%、-2.9%、-12.4%、-4.6%。
金融
2023年,全区共有银行机构26家,保险机构11家,证券营业部6个。据市人行统计,截至2023年末,市区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1015.6亿元、9992.6亿元,分别增长12.7%、14.7%。当年新增直接融资2.85亿元,IPO报会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完成股改企业3家(其中规上企业1家)。
交通运输
瓯海区作为温州城市对外的主窗口,三条高速、五条铁路在这里交汇,使瓯海成为连接长三角、对接海西区的交通大通道。四个高速出口、一个高铁站场、四大城市板块,决定了瓯海作为温州城市建设主阵地、城市形象主门户的地位。区内交通便利,104国道、温瑞大道、高桐公路贯通南北,瓯海大道、温瞿公路横跨东西,金丽温、甬台温高速公路和温福、甬台温、金丽温铁路交会其中,拥有温州南站。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全区现有幼儿园138所(公办64所,民办74所,其中2所民办幼儿园停止办学),小学52所(公办48所,民办4所,其中2所民办小学停止办学),初中23所(公办21所,民办2所),普高2所(民办2所),职高1所(公办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1所,利宝特殊学校),成人农民高中1所(公办1所,梧田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电大(社区学院)1所,直属单位3家;在园幼儿26952人,小学生53146人,初中生22507人,普高生2025人,职高生3836人;利宝特殊教育学校学生111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为100%。幼儿园专任教师数2247人、小学专任教师数3098人、初中专任教师数1823人、高中专任教师数221人、职高专任教师数269人。
科学技术
截至2023年末,全区拥有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6个、省级众创空间17个,省级企业研究院2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53家。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8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412家,新培育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26家,累计1673家。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全区拥有区级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镇街综合文化站13个、省级公共文化示范区1个、省级文化强镇3个、省级民间艺术之乡3个、省级文化示范社区(村)6个、城市书房14个、百姓书屋9个、文化驿站24个,乡村艺术团119个、民间文化社团731个、民办博物馆8个,省级乡村博物馆9家。全区文保单位(点)9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8处。省级历史文化村2个,区级历史文化街区2个。全区拥有非遗项目120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5项,市级72项。全区非遗传承基地34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14个。全区非遗传承人85人,其中国家级2人,省级5人,市级58人。
体育事业
2023年,全年全区组队参加市级及以上级赛事60次,市级及以上金牌150枚,共举办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2次,全民健身赛事活动50余项,新增省级全民健身建设项目10个、市级5个、区级20个,涵盖智慧百姓健身房、笼式足球场、省级全民健身中心、村级健身广场等,新增体育场地面积21.36万平方米,能够满足群众多样化健身需求。目前,全区共有43个青少年体育训练基地,专兼职教练员22人,带训教练员40人,全民健身路径616个、球类场地(篮球、足球、网球)1931片、游泳池81个,体育场地面积达297.59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03平方米。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全年全区拥有医院11家(不含省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10家,服务站31家,村卫生室67家,个体诊所271家,其他社会医疗机构93家,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合计483家。核定床位2176张,实有床位数2167张,执业医师(包括助理)2164人,护士1965人。全年各医疗机构就诊人次487.40万人次,增长7.6%。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全年全区拥有医院11家(不含省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10家,服务站31家,村卫生室67家,个体诊所271家,其他社会医疗机构93家,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合计483家。核定床位2176张,实有床位数2167张,执业医师(包括助理)2164人,护士1965人。全年各医疗机构就诊人次487.40万人次,增长7.6%。
2023年,全年全区共有3279人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64人纳入特困供养(其中市级福利院为387人),瓯海区机构集中供养为422人(其中市级福利院为387人)。创建14家示范型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新增养老床位435张。
历史文化
瓯海上古时代属“瓯”地之一部分,据古籍《山海经·海内南经》载:“瓯居海中”。瓯海之名由此而来。
风景名胜
泽雅景区位于温州市瓯海区西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距市区35千米,景区面积119.16平方千米。泽雅是“寨下”的温州方言谐音,因在明代寨堡古耸寨之下且水泽而雅美而故称。 景区以群瀑、碧潭、幽峡为特色,融淳朴的山村风情为一体,分为七瀑涧、金坑峡、高山角、珠岩、西山、龙溪、崎云、五凤八大景区200多处景点,素有温州“西雁荡”之美誉,又称浙南大峡谷。
温州乐园坐落于温州市瓯海区茶山街道霞岙村,依山傍水而建,旅游主题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温州市一级五星公园、温州十佳旅游景区等称号。温州乐园融入了美国迪斯尼乐园、美国环球乐园和好莱坞等主题公园设计理念,集自然景观、主题文化、高科技游乐、参与性表演于一体,包含欧陆风情区、卡通区、欢乐天地区、美国西部区、冒险谷、龙之谷六大景观主题区。
地方特产
瓯海区农副土特产主要有茶山丁岙杨梅、瓯海瓯柑、“黄叶早”茶叶、
泽雅屏纸、三垟菱角等,荣获“中国杨梅之乡”和“中国瓯柑之乡”称号,其中瓯海
瓯柑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荣誉称号
2019年10月,瓯海区入选2019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2020年6月,瓯海区入选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排名41;入选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
2020年11月18日,瓯海区被评为“活力创新之都”。
2020年12月,瓯海区入选2020胡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榜。
2021年1月18日,瓯海区被授予“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1年5月14日,瓯海区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2021年7月,瓯海区入选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名单。
2021年9月,瓯海区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2021年10月,瓯海区入选“2021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榜单。
2021年12月,瓯海区入选首批“浙江省夜间经济样板城市”;入选2021年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
2021年12月23日,瓯海区被确定为浙江省首批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县。
2022年,瓯海区被命名为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县(市、区)。
2024年1月,瓯海区入选“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
2024年9月,入选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68。
2024年12月,入选全国县镇发展研究课题组、天和经济研究所县镇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的天和2024全国百强区,排名第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