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政法大学
中国甘肃省公办高校
甘肃政法大学(Gansu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甘法大”(GUPSL),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举办、教育部批准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院校、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院校、第二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院校、全国政法院校“立格联盟”成员、全国“法学教育创新联盟”成员、甘肃高校法学教育联盟会长单位。
办学历史
1956年,甘肃省委批准成立甘肃省政法干部学校。
1962年,甘肃省委讨论决定撤销甘肃省政法干部学校;同年7月,甘肃省政法干部学校与甘肃省财经干部学校合并成立甘肃省行政干部学校,由甘肃省政府主管。
1969年,甘肃省行政干部学校撤销。
1979年,甘肃省政法干部学校复校。
1984年,经教育部同意,在甘肃省政法干部学校基础上,组建成立甘肃政法学院。
1985年,开办专科教育。
1989年,开办本科教育。
2005年,获批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资格。
2006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2年,入选首批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院校。
2013年,入选法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法学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院校。
2015年,成为全国政法院校“立格联盟”成员。
2016年,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2017年,开办国际生教育,被确定为甘肃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对口支援学校。
201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甘肃政法大学;同年12月,甘肃政法大学正式揭牌。
2020年,甘肃政法大学7个专业列入甘肃省本科一批次招生;同年9月,甘肃政法大学平安甘肃建设研究院揭牌成立。
2021年5月,甘肃政法大学司法警察学院(甘肃司法警察学院)在甘肃政法大学揭牌成立。
2023年4月,甘肃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在甘肃政法大学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9月,学校设有15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40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拥有一支学科专业相适应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59.03%,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教师占93.73%。师资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4人,甘肃省优秀专家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9人,甘肃省“飞天学者”20人,陇原青年英才3人,甘肃省教学名师12人,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11人,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30人,甘肃省外国专家“敦煌奖”1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有3个省级一流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建有专业教学本科实验室、实训室(中心)30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283个;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2项。2014年至2018年12月,学校立项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117项,内容涉及卓越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信息化技术运用、课堂教学改革、第二课堂拓展、实践实训教学等领域。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9月,学校建有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兰州基地、甘肃省依法推进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甘肃省数字法治产业研究院等17个省部、厅局批准设立的科研平台,67个校级非在编科研机构,4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9月,学校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40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1项,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4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4年9月,甘肃政法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50多万册、电子书刊近10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5个。设有3个特色文献库,陆续购入文津阁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民国集萃》《清代吏治史料》《民国时期司法统计资料汇编》《历代珍稀司法文献》《古代判牍案例新编》《明清法制史料辑刊》《国学基本典籍丛刊》《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复兴文库》等特色文献。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政法大学主办的法学类期刊,2004、2006年连续入选“CSSCI来源期刊”;2008、2010、2012年连续入选“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南京大学);2009年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武汉大学);2012年入选“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连续被评为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甘肃省优秀期刊”;设学术视点、名家讲坛、民间法与民族习惯法研究、法学论坛、法律与实践、争鸣与探索、西部法学、青年法苑等栏目。
西部法学评论》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政法大学主办的法学专业学术期刊,先后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列为来源期刊;开设专题策划、法律史与法律文化、民族法制、法学专论、法律实务、西部法治、域外法学、公安研究、法学教育、社科纵横等栏目。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9月,学校先后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美国佛蒙特法学院、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莫斯科国立法律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哈萨克斯坦法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30余所国外高校及吉林大学青岛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等国内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中国政法大学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是上海合作组织法律大学联盟的发起成员单位。
所获荣誉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外环正上方为“甘肃政法大学”字样,下为英文。环内以红色盾牌和“法”字的篆体样式“”作为核心元素。盾牌代表威严与庄重,象征守护与秩序,采用红色盾牌寓意着甘法大人政治坚定、恪守规矩,也体现了学校作为政法类院校的办学属性。“灋”代表正直、公平、惩恶,设计为方形结构体现了法律规范的刚直公正;“水”象征法律、法度公平如水;“”,即獬廌,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独角兽,作为正义的化身,象征明辨是非、判断曲直、赏善罚恶。“灋”字下部结构“去”设计如天平形态,象征着捍卫公平、正义、法治的政法精神;标志下方的“SINCE 1956”,反映了甘肃政法大学的学术积淀和发展历史。
整体结构呈现内方外圆,“内方”,是为人之本,是对理想、原则、信念和法规的坚持,“外圆”,是处事之道,是柔融、和谐、屈伸有度的追求,有圆无方则不立,有方无圆则难行,体现了中规中矩、刚柔相济的文化内涵。色彩上以稳重的标准红色为主,既代表着富含热情、积极向上,又体现了忠诚于法律的政法院校核心文化要素。整个图案庄重、大方,象征甘肃政法大学依法治校、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
校名“甘肃政法大学”为舒同体。
校旗为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舒同题写的校名,左上角配以学校校徽标识。
精神文化
崇德明法 弘毅致公
“崇德”,是办学之魂,德为学首,德为校魂。以德治校,故曰“崇德”。
“明法”,即完善的法度,是对《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化用。
“弘毅”,刚毅勇敢,持之以恒;砥砺意志,坚韧不拔;直面挫折,百折不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致公”,是大学学子应该具有的志向,是甘法大人追求的目标,也是崇德明法,弘毅的结果。
以“崇德明法 弘毅致公”作为校训,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德治和法治的统一、法治与公正的和谐。
校区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甘肃政法大学占地面积共1066.59亩,校舍建筑面积45.23万平方米。有兰州市安宁西路校区和兰州新区校区2个校区。
安宁西路校区
安宁西路校区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6号。
兰州新区新校区
兰州新区新校区位于兰州新区职教园区贺兰山大道北段299号。校区有司法警察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和艺术学院。
学校领导
校友风采
参考资料
关于公布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建设院校名单的通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2019-10-08
学校简介.甘肃政法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5 19:37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