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
甘肃省政府部门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于1962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建立,现隶属甘肃省林业厅
地理位置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所辖林场分布于天水、陇南、定西三市的秦州、麦积、清水、武山、徽县、两当、礼县、漳县八县(区)。林区、林缘区共有89个乡(镇),1920个行政村,126.9万人。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04°22′—106°43′,北纬33°30′—34°49′,海拔700—3330米,年均气温7—12℃,年均降水量460—800毫米,无霜期140—218天。林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自然条件优越,动植物种类繁多。野生动物有61科,357种;植物兼有南北植物区系的特点,有224科,945属,近2700种,其中木本植物800余种。
1962年,在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的直接关怀下,建立了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建局的目的“主要是学习世界先进林业国家的经验,将现有的次生林培育成为更理想的、比较完整的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基地,并从中总结出一套比较系统的经验宣传推广”。建局以来,历届领导班子始终遵循上述原则,坚持“以营林为基础”和“以林为主,林副结合;培育为主,育用结合;全面经营,永续利用”的方针,生产和科研相结合,全面开展次生林综合培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积极探索国有林场发展之路,通过部、省联营用材林基地建设,建立林业生产责任制,林工商综合经营,林区面貌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1998年10月开始,天然林保护工程从试点到正式启动实施,小陇山林区进入以生态林业建设为主,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2001年10月,国家林业局首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现场会在我局召开,为我局更好的实施天保工程,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工作方针,在突出抓好现有森林资源管护,全面加快公益林建设步伐,着力加强工程资金管理,寻求林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首批天然林可持续经营实验示范点单位,2007年被中国林科院授予林业科研基地,初步形成了符合小陇山林区实际的天然林保护模式,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在甘肃省委、省政府、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各级党、政的协助配合下,全局职工发扬“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开拓创新,求实奋进”的小陇山精神,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后备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面积、蓄积逐年增加,林分质量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科教文化成绩显著,林业产业框架初步形成,林区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开展“兴林富民、场乡共建”,林区群众摆脱贫困,实现温饱。有林区干线公路436公里,简易公路及林道3166公里,道路网密度每公顷4.33米。建设生物防火林带500公里。与地方联建输电线路430公里。建成局、场、营林区三级超短波通讯网。全局开展林业科研、推广课题99项,通过省、市鉴定的77项。其中《小陇山次生林综合培育技术研究》,获林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甘肃省科技推广一等奖。
部门介绍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于1962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建立,现隶属甘肃省林业厅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管辖小陇山林区的全部和西秦岭、关山林区的一部分。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是兼有我国南北方特点的典型天然次生林区,也是全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实施区。总面积124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927.9万亩,非林业用地317.1万亩。林业用地中有林地575.2万亩,灌木林地91.6万亩,疏林地16.3万亩,未成林造林地46.9万亩,苗圃地0.2万亩,宜林地197.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345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3.6%,现有21个国有林场,11个局直单位,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麦积国家森林公园、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一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麦槽沟自然保护区、黑河自然保护区)5处省级森林公园(三皇谷、卧牛山、太阳山、云屏三峡、榜沙河森林公园)。
先进荣誉
建局50年来,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先后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林业部、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授予“全国国营林场先进单位”、“全国国营林场100佳”、“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全国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国有林场十大标兵单位”、“全国营造林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单位”、“全国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全省国土绿化先进单位”、“全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01 18:00
目录
概述
地理位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