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Biosphere)又称生态圈,是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人类诞生和生存的空间;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地球特有的圈层。
术语简介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和。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在生物和非生物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并能调控和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状态的开放系统。
地球是整个宇宙目前唯一已知有生物生存的地方。一般认为生物圈是从35亿年前生命起源后演化而来。
词源应用
概念提出
生物圈一词由奥地利地质学家爱德华·苏斯(Eduard Suess, 1831-1914)于1875年提出,但在俄罗斯科学家弗拉基米尔·维尔纳德斯基(Vladimir Vernadski, 1863-1945)的帮助下,于1920 年开始正式用于科学研究,甚至早于生态系统(ecosystem)(坦斯利Arthur George Tansley (1871-1955) 于1935年提出)一词的出现。
生物圈这个概念今天集合了天文学、地球物理学、气象学、生物地理学、进化论、地质学、地质化学、水文学等多项学科,可以说它集合了所有与地球和生命有关的学科。
组成部分
生物圈主要由生命物质、生物生成性物质和生物惰性物质三部分组成。生命物质又称活物质,是生物有机体的总和,包括人类;生物生成性物质是由生命物质所组成的有机矿物质相互作用的生成物,如煤、石油、泥炭和土壤腐殖质等;生物惰性物质是指大气低层的气体、沉积岩、粘土矿物和水。
生物圈并不是生物生存的被动层;相反,它是一个生物与环境进行化学交换的巨大网络,具有不同的组织水平和复杂性。
存在条件
生物圈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的开放系统,是一个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自我调节系统。它的形成是生物界与水圈、大气圈及土壤岩石圈长期互作的结果,生物圈存在的基本条件是:
第一、必须有能量来源:一切地上、土壤和水下一定深度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而其基本来源是太阳能,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合成有机物而进入生物循环;然而,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深海还存在着另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其能量来源是海底热泉;
第二、需要有可被生物利用的大量液态水。几乎所有生物都含有大量水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第三、生物圈内要有适宜生命活动的温度条件,在此温度变化范围内的物质存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变化。
第四、需要有提供生命物质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包括O2、CO2、N、P、C、K、Ca、Mg、Fe、S(氧气、二氧化碳、氮、磷、碳、钾、钙、镁、铁、硫等元素)等,它们是生命物质的组成或中介。
生物圈中生物的生命活动促进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并引起生物的生命活动发生变化。生物要从环境中取得必需的能量和物质,并促进环境发生变化,这又反过来推动生物的适应性,这种机制促进了整个生物界持续不断地演化。
主要范围和基本结构
地球表层由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岩石圈构成,三圈中适于生物生存的范围就是生物圈。
大气圈位于两极处从地面向上方延伸约8km、在赤道延伸约15km的大气层,但生物主要集中于下层,即与岩石圈的交界处。鸟类能高飞数千米;花粉、昆虫以及一些小动物可被气流带至高空,而不是主动生活于其中。甚至在22000m的平流层中还发现有细菌和真菌。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缺水、低温和低气压。
水圈包括地球表面约71.8%的水域,也是构成大气圈及土壤岩石圈的一部分。水是生命存在的基础,也是生命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因而水圈中几乎到处有生命,但由于光线、氧气和水压的原因,动物多集中于水体表层(距离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但在海洋11km以下的深处仍有生物存在。限制生物在深海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光、缺氧和随深度而增加的压力。
在土壤岩石圈中,大多数陆生动物仅存在于地壳表层的土壤中及上层几十厘米之内,而生物分布的最深记录是生存在地下2500-3000m处石油中的石油细菌。限制生物向土壤深处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和缺光。过去20年间,科学钻探对大洋和大陆沉积物及岩石的研究揭示了地下深部生理和种群都非常复杂的微生物生命的存在,被称为“深部生物圈”(subsurface biosphere),一般指海底沉积物1 m以下环境中栖息的生态系统,估算认为埋藏在沉积物中的深部生物圈可能是地球上潜在的最大的生态系统,包含了全球1/10 -1/3的生物量以及2/3的微生物。
由此可知,虽然生物可见于由赤道至两极之间的广大地区,但就厚度来讲,生物圈在地球上只占据薄薄的一层。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不过,绝大多数生物通常生存于地球地表之上和海洋表面之下各约100 m厚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等圈层的交界处,这里是生物圈的核心。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足球大小,那么生物圈就比一张纸还要薄。
生物圈里繁衍着各种各样的生命,为了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以支持生命活动,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俗语就体现了这样一种简单的关系。但是,要维持整个庞大的生物圈的生命活动,这么简单的关系显然是不够的。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复杂的整体。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按其在物质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可分为:
(1)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还有蓝绿藻和光合细菌及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CO2和H2O)合成为有机物,并储存能量。
(2)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包括人);它们以其它生物或有机质为食;有的动物直接以植物为生,叫做一级消费者(或初级消费者),比如昆虫、兔、鼠类等等;有的动物则以植食动物为生,叫做二级消费者(或次级消费者),比如小型雀类、蜥蜴、鼬类等等;还有的捕食小型肉食动物,被称做三级消费者,如鹰类、狼、虎、豹、熊等等。至于人,则是杂食动物。
(3)分解者:主要指微生物;它们把动植物体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能被生产者利用的简单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
这三类生物与其所生活的无机环境一起,构成了生态系统:生产者从无机环境中摄取能量,合成有机物;生产者被一级消费者吞食以后,将自身的能量和物质传递给一级消费者;一级消费者被捕食后,再将能量传递给二级消费者,以此类推,但根据能量传递效率规律,一般只能传到三级或四级消费者。当有机生命死亡以后,分解者将它们再分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把来源于环境的,再复归于环境。这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完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只有当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环境、各种生物之间长期的相互作用下,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生产能力都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时,系统的能量输入与输出才能达到平衡;反之,只有能量达到平衡,生物的生命活动也才能相对稳定。所以,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被破坏,否则,就会使整个生态系统的秩序紊乱。
生物圈中有很多生态系统,主要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演变过程
进化
地球是生物起源和进化的理想环境。已知的生命现象都离不开液态水。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地球的自转使地表温度足以维持液态水的存在;地球的引力保证了大部分气态分子不致逃逸到太空去。地球的磁场屏蔽了一部分高能射线,使地表生物免遭伤害。然而这一切只是为生命提供了存在的可能性。现今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都是几十亿年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生物与环境长期交互作用的产物。
当地球上刚出现生命的时候,原始大气还富含甲烷、氨、硫化氢和水汽等含氢化合物,属还原性。现今的大部分生物都不能在其中生存。后来出现了蓝藻,它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放出游离氧,使大气含氧量逐渐增多,变为氧化性,为需氧生物的出现开辟了道路。随着氧气的增多,在高空出现了臭氧层,阻止了紫外线对生命的辐射伤害,于是过去只能躲在海水深处才能存活的生物便有可能发展到陆地上来。
但生物初到陆地上的时候,遇到的只是岩石和风化的岩石碎屑,大部分高等植物不能生存。在低等植物和微生物的长期作用下,才把岩石转化成了肥沃的土壤。经过长期进化,最后出现了广布世界的各种植物和栖息其间的各种动物和微生物,逐步形成了生物圈。
能流
地球与太空几乎没有物质交换,但却接受大量太阳辐射能,太阳能是维持一切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据估计,太阳向宇宙全方位辐射的总能量流为3.74×1026焦耳/秒(J/s),相当于每秒钟燃烧1.28×1016t标准煤所放出的能量。尽管太阳所辐射出来的总能量中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层上界,但其能量可不小,约为1.73×1017W,相当于1.73亿个百万千瓦级电厂发出的总功率。每分钟到达地球的能量为250亿亿卡(2.5×1018cal/min),换算成煤炭能源,大致相当于燃烧4亿吨所产生的能量。单单一年的时间(按365天计算),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相当于人类现有各种能源在同一年中所提供能量的上万倍。
热带地区全年接受比较直射的阳光,但森林地区由于阴天、多雨、多云雾,一定程度上阻挡了阳光到达地面,因而辐射量不是最大,而热带沙漠地区辐射量最大。随着纬度的增高,阳光入射角改变,通过的大气距离也加大,单位地表接受的辐射量相应降低。辐射量按千兰/年(kly/yr)计算(1兰=1卡/平方厘米,即1ly=1cal/cm2)。最高值(200 kly/yr以上)出现于荒漠地区,例如在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和西亚的阿拉伯沙漠,80%以上的太阳能量能到达地面,原因除纬度低外,主要是干燥少云;而最低值(低于100 kly/yr)出现于高纬度地区,包括高于50°的大陆地区和高于40°的海洋地区。太阳辐射量因季节变化而产生的差异在高纬度地区更为明显,因为那里的日照时间随季节变化很大。
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不均匀分布,造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从而影响了地球上的生物分布;它也是地面气流(风)、水流和水汽循环的主要动因。
生物圈中的能流与物流是相伴随的,因为太阳辐射能先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体固定下来,然后以化学能的形式沿食物链逐级传递。动物和微生物的取食活动就是传递能量的方式。一般说来,化学元素靠生物的主动摄取进入生物体内;而化学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大循环运动则是由气流和水流来完成的。陆地生物生存于大气之中,气态营养物和废物很容易在生物与环境间循环运动。一般可溶性物质是随水进出生物体的。就全球来讲,江河中所携带的可溶性物质,只能随水流由高向低移动,最后归入湖泊和海洋。当湖水和海水蒸发时,这些物质被留下,有的还形成沉积物。能以气溶胶等形式回到陆地的极少。因此液态的物质循环常常是不完全的。
能量在生物圈中逐级传送,最后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发到太空,也存在于地球内部大量生物残骸(包括煤炭等)中,但地球总体的能量收支大致平衡。到达地球外层空间(60公里高空)的太阳辐射量是恒定的,但平均说来只有一半(约47%)到达地面,另一半(约53%)于途中被反射或吸收掉。生物圈各部分实际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差别很大,这是由于纬度、季节以及大气透明度(云层)的影响造成的。
演化
生物圈演化是指地球生物圈在漫长地质年代中所发生的变化。生物圈是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特殊圈层。它的存在是从地球上生命的产生开始的。它的演化是指生物本身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进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生物圈的进化。
生物圈进化可以用生态系统进化来描述。
① 生命在地球上产生,单级生态系统出现。它是由原始异养生物和原生环境(原始海洋和原始大气)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
② 单极生态系统演化为二级生态系统。20亿年前绿色藻类产生,标志自养生物的出现,单极生态系统演化为具有自养和异养两类生物的生态系统。它导致地球大气中氧的出现,氧化性大气的形成使原生生物圈发展为次生生物圈。
③ 三级生态系统的出现。6亿多年前多细胞动物出现,完成了二级生态系统向三级生态系统的发展,形成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微生物)的三级结构,奠定了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格局。
④ 人类产生是地球生物圈演化的质变。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把天然生态系统改造为人工生态系统,人类的智慧及智慧指导下的劳动,导致生物圈的根本变化,人被称为生物圈演化的重要因素。这是生物圈向智慧圈的发展。
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达到成熟阶段时,其能量和物质的输入、输出之间往往保持相对平衡,而系统中的生物种数以及各种群的数量比例也相对稳定。这种生态平衡状态给生态学家很大启发:人类不仅要力求提高利用效率(生态效率),还要维持物质循环,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人类今天要处理的是“人与生物圈”系统中,人的物质要求与环境的稳定供应之间的平衡。为此,某些自然系统一定要被生产效率更高的人工系统取代,原有的生态平衡要打破,而代之以人为干预下的新型平衡。例如在人为的农业生产系统中,取得最大产量所利用的并不是系统的成熟阶段,而往往是发展过程的中间阶段。人类不仅要求生物圈能长期稳定地满足其不断增长的物质要求,而且要求环境质量不降低。形成这样的“人与生物圈”系统的总体平衡是人类的主要目标。
人与自然
综述
人是生物圈中占统治地位的生物,能大规模地改变生物圈,使其为人类的需要服务。然而,人类毕竟是生物圈中的一个成员,必需依赖于生物圈提供一切生活和生产资料。人类对生物圈的改造应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就会破坏生物圈的动态平衡,造成严重后果,人类也必然遭殃。
在地球上出现人类以后大约300万年的时期里,人类与其周围的生物和环境处于合理的平衡之中。那时,人在生物圈中的地位,从对生物圈施加的影响而言,并不明显地超过其他动物。食物缺乏以及疾病等因素也限制着人口密度。
粮食的出现与资源危机
大约1万年以前,人类学会驯化和栽培植物。农业技术和贮存方法的改善,使人类生活不再局限于天天采集必需的食品,而能够从事更多的创造性活动。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口逐渐增加并向城市集中,制造商品的手工业日益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冲击也日益增加。尤其是产业革命以后的近几百年,开矿、挖煤、采油、伐林、垦荒、捕捞等规模迅速扩大,生物圈的面貌也发生了极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影响着生物圈中的其他成员,也对极大影响着人类自身。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的膨胀、世界资源的相对短缺和大范围的环境污染,迫使人们从生物圈的角度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1970年代相继召开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如1971年联合国倡议的“人与生物圈会议”、1972年的“人类环境会议”、1974年的“世界人口会议”等,正反映了上述情况。
世界人口正以大约35年翻一番的速度猛增,但地球上可耕土地却是有限的,这必然造成全球范围的粮食问题。滥垦、滥牧、滥伐的日益严重,建设用地的高速扩张,都使全球植被急速减少。随之而来的后果便是大范围的水土流失,耕地质量下降甚至荒漠化;失去了植被调节气候的作用之后,气温波动增大,水旱灾害增多;太阳辐射被反射散失的成分增加,绿色植物固定CO2、产生O2的能力随植被减少而等比下降。水域捕捞也已接近极限,某些鱼类多次大规模减产。化石燃料是现代工业的基石之一,但它的蕴藏量毕竟是有限的。随着使用速度的日益增长,燃料危机也不断加剧。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现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因工业排放含CO2、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烟雾而造成的酸雨波及数百里之外;燃烧油、煤及翻耕土地排出的CO2弥散于全球大气中,有可能因向下反射地表的红外辐射而使气温升高;喷气式飞行器排放的氮氧化物可能减少高空的臭氧,从而削弱对太阳紫外线的屏蔽作用;很多污染物随水流扩散到远处,造成明显危害。现今世界癌瘤发病率的升高,可能与环境污染有关。
总之,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经不起日益膨胀的人口任意浪费;世界上现存的生态系统面对着工业倾吐出来的大量污染物,显得相当脆弱。自工业革命以来,都市不断扩大,自然保护的呼声也随之增高。然而只有到了生态学高度发展以后,人们才对自然保护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自然保护并不是对自然资源弃置不用,任其自生自灭,而是积极地进行保护与合理开发。
“奢侈的伪科学”——生物圈二号
曾经有人提出过一个看似天方夜谭的设想,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再造一个“迷你地球”,探求人类在这个现代“南泥湾”之中自给自足,以及未来在月球或火星上建立生存空间的可能性。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石油大王爱德华·巴斯为此憧憬不已[11]。
这个项目由美国前橄榄球运动员约翰·艾伦发起,并与几家财团联手出资,委托空间生物圈风险投资公司承建,历时8年,耗资1.5亿美元。生物圈2号计划设计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生态与环境研究,帮助人类了解地球是如何运作,并研究在仿真地球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人类是否适合生存的问题。为了尽量贴近自然环境,该圈中的土壤、草皮、海水、淡水均取自外界的不同地理区间,通过一定的人工处理再利用。例如,实验用的海水是将运进来的海水和淡水按照适当比例配制而成的。
从1984年到1991年,巴斯个人出资2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的沙漠中建起了“生物圈2号”。生物圈2号占地13000m2,仿佛一个巨大的温室,雨林、沙漠、草原和海洋应有尽有。“生物圈1号”是我们生活的地球,顾名思义,生物圈2号就是一个“迷你地球”。这项试验的目的是通过研究植物、动物、昆虫、空气、土壤、人类和一个大型空气调节系统在这座温室中的相互作用及影响,更好地了解地球生物圈的运作规律。
1991年9月26日,生物圈2号迎来第一批志愿者,4男4女开始了为期两年、与世隔绝的生活。尽管这些居民事先花去几年时间接受了工程、农业等方面的良好培训(其中一位甚至接受了牙科训练),拥有每年耗资百万美元的技术支持,各种各样的灾难仍然接踵而来:各种动植物大量死亡,蟑螂和蚂蚁却儿孙满堂;更为糟糕的是,到了1993年1月,生物圈2号内的氧气含量从21%下降到14%,不得不从外界补充氧气,自给自足的幻想彻底破灭。
实验失败了。经过短暂的休整,生物圈2号又迎来了第二批居民。5男2女住了个半月后,由于一氧化二氮(N2O)积累过多,在1994年9月17日被迫离开,实验再度以失败告终。此后,再也没人在生物圈2号中过日子了。
这个实验为什么会失败呢?科学家对此做出了总结:除了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水循环失调等原因以外,生物种类关系的失调也是重要的原因。原来,设计者虽然在“生物圈2号”内模拟了多种生态系统,但引进的生物却主要是生产者,动物、真菌和细菌的种类和数量都较少。传粉的昆虫死去了,有些植物就只开花不结果了。由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了,植物也很少,可能还有比例错误的原因,在真的生物圈中平均每人所对应的大气、水、植物等是那么的广阔,而二号呢?环境资源与人的比例严重偏小,就那点大气、水、植物等,哪怕就是生活一个人也已严重不够了,更何况是几个人。
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是结果而非原因,这是因为植物相对太少了,不足以将人和植物自身产生的那么多二氧化碳转化并释放氧气。氧气的消耗速度高于产生速度,而二氧化碳的产生高于消耗。
参考来源
一个“乌托邦”式的科研计划宣告破产,生物圈2号遭到了一些人无情的嘲笑,有人甚至斥之为“奢侈的伪科学”。
被视为反面教材的生物圈2号现状如何?它还是“奢侈的伪科学”吗?美国石油大王所投的巨资是否打了水漂?直到今天,生物圈2号仍然被很多人看作是藐视自然的反面教材。然而,或许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年来生物圈2号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它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生,成为一个绝佳的旅游胜地和教育基地;尤其重要的是,它渐渐赢得了科学界的尊重,成为一个非常难得的关于全球气候变化效应的研究中心。
当然,生物圈2号也使人们更加明白一个看似浅显的道理:“目前地球仍然是人类的惟一家园。”不仅如此,它还在不经意间给人们留下了一些佳话。
生物圈2号称得上是一个“小联合国”,居民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墨西哥、尼泊尔等7个国家。在这个“小联合国”里,培育出了爱情之花。实验结束几个月后,两批居民中分别有一对结成伉俪。这或许应了一句古话:患难见真情。
另外,由于粮食歉收,生物圈2号的居民不得不控制饮食。结果第一批居民中的4名男性体重平均下降18%,4名女性体重平均下降10%,胆固醇的平均值由195下降到正常值125,使得这些平常为减肥而痛苦不已的人平添一份惊喜,真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当时的一位居民、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罗伊·沃尔福德教授甚至继续维持当时的食量,“因为那样有助于健康”。
走出乌托邦
痛定思痛,巴斯决心调整生物圈2号的定位。于是,他求助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看看用2亿美元打造出来的生物圈2号到底能做些什么。
1996年1月,巴斯干脆把生物圈2号交给哥伦比亚大学打理,并投入4000万美元作为今后5年的改造和运行费用。经过一番考虑,哥伦比亚大学计划把生物圈2号改造为一个致力于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中心,同时请来威廉·哈里斯担任新的负责人。哈里斯曾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工作多年,是一位管理大型科研项目的高手。
其实,建造生物圈2号的2亿美元并不像一些媒体所说的那样“全打了水漂”。就拿容量高达378万升的人造海洋来说,无疑是研究海洋科学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这大概也是哥伦比亚大学和哈里斯愿意接手烂摊子的原因之一。处于转型期的生物圈2号,首先迎来的是痛苦和迷惑。关于生物圈2号究竟可以派上什么用场,科学家之间出现了分歧,有人希望把生物圈2号打造成一个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中心,有人则希望着力于全球变化效应研究;再加上技术方面存在的困难,转型计划一度受挫,士气因此大受影响,一些科学家先后离开。
有道是,峰回路转。两年后,人造海洋终于“溅起了一些水花”。发表在1998年2月13日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随着生物圈2号内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人造海洋中珊瑚的生存受到了威胁。
这样一篇论文,对外行来说或许没什么大不了的,对生物圈2号来说却大概算得上一个转折点。在全球变暖日益受到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的今天,那篇论文清楚地表明:生物圈2号恰恰是研究全球变暖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的一个理想平台。
2001年4月,世界著名植物学家贝瑞·奥斯蒙德接替哈里斯领衔生物圈2号。生物圈2号研究中心的林光辉博士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已有多项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的研究项目正在生物圈2号开展,吸引了不少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在科学研究上,恐怕没有人能够保证,只要有投入就一定会有回报,古今中外都不乏数以亿计的投资有去无回的实例。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明白科研计划失败的真正原因,是否真正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生物圈2号的今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本。
稳态的维持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生物圈的稳态。
首先,从能量角度来看,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是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太阳能转变为生物能够利用的化学能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实现的。这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能量基础。
第二,从物质方面来看,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生物圈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形成的三极结构,接通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经过各种生物的多级利用,再分解为无机物重新循环的完整回路。生物圈可以说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这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第三,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例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时,会使植物加强光合作用,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一种生物绝灭后,生物圈中起相同作用的其他生物就会取代它的位置;某种植食性动物数量增加时,有关植物种群和天敌种群的数量也随之变化,从而使这种动物种群的数量得到控制。
生物圈虽然具有自我维持稳态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人类活动在许多方面对生物圈造成的影响已经超过这种限度,对生物圈的稳态也构成了严重威胁。
1970年4月22日,美国人民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自发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保护运动。这一天,全美国有10000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及各大团体共计2000多万人走上街头。人们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画、图表,高喊着保护环境的口号,举行游行、集会和演讲,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这次规模盛大的活动,震撼朝野,促使美国政府于70年代初通过了水污染控制法和清洁大气法的修正案,并成立了美国环保局。从此,美国民间组织提议把4月22日定为“地球日”,它的影响随着环境保护的发展而日趋扩大并超过了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活动宗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这一天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总之,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必须明白,人也是生态系统中扮演消费者的一员,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整个生物圈的繁荣。因此,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所以,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开始,关心爱护你身边的生态环境,共同营造我们的绿色家园吧!
参考资料
第 1 节 生物圈.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中国环境生态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0 15:54
目录
概述
术语简介
词源应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