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行政学
一般系统理论与公共行政学相结合而形成的学科
生态行政学是由一般系统理论与公共行政学相结合而形成的。其研究的基点,在于政府赖以生存和运作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强调政府与其环境的互动和动态平衡。弗雷德·里格斯(Fred Riggs)1957年所著德《农业型与工业型行政模式》以及1961年发表的《行政生态学》被引为典范式的生态行政学论著。他认为,迄今为止人类的行政模式可以分为融合型的农业型行政模式、棱柱型的过渡行政模式、绕射型的工业型行政模式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反映不同社会形态的发展水平,因而能够适用和解释现代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和开发中社会国家的行政现象。
涵义
生态行政学强调改造与完善一个国家的行政系统以适应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目的也在于促进行政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哲学意义上的协调与平衡,这也内在地包含在行政生态学的价值目标之中。
基本特征
1.将“生态学”定位是原本的自然科学,生态 学知识是一种自然科学知识,揭示的是生态自然联系与生态自然规律。这里的“生态平衡”是指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各种因素的生态平衡,而不是所谓行政系统与其相关的周围环境之间哲学意义上的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也是指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性的生态系统,而不是指所谓的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行政系统自身在内的哲学意义上的行政生态系统。
所谓“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也是指人与人之外的自然界之间的自然生态和谐。可见,与行政生态学不同,这里不存在对生态学概念和方法“借用”或“模拟”等论证方式。
2.同时将“生态学”定位是一种自然生态和谐 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凡不利于自然生态和谐的行政管理都属于“非生态”甚至“反生态”的范畴。而生态行政学概念本身即意味着其最终价值目标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自然生态危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自然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的自然生态安全,推动社会走上自然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生态行政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适应作为自 然科学的生态学知识,应对自然生态环境危机的行政系统自身改革与创新,即行政系统生态化发展的规律。因为在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知识体系中,还存在着行政系统“非生态化”甚至“反生态化”的内容。为了适应解决生态危机的需要,必须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知识加以一定的改造、补充、创新与发展,如倡导政府绩效的生态价值导向,建立行政决策的生态评估体系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创立一门新的学科即生态行政学。显然,与行政生态学不同,生态行政学的研究范围着力涉及的是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而且主要研究其中一方面的关系,即探究如何改造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系统以适应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需要;而不是探讨如何改造或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以适应一个国家行政系统完善与发展的需要。
新交叉学科提出
代表人及著作
高小平先生撰写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行政管理》是一篇比较前沿的探索性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认为,所谓生态行政管理,是指政府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遵循生态规律与经济社会规律,依法行使对生态环境的管理权力,全面确立政府加强生态建设、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安全的职能,并实施综合管理的行政行为。并进一步认为,研究生态行政管理,要从生态学、环境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及边缘学科已有成果出发,特别要吸取生态管理理论,结合政府管理特点,运用行政学原理,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对生态行政管理的法制、政策、原则、职能、机构等方面进行考察,奠定政府生态行政管理的基本框架。
另一种观点认为,生态行政学应是指研究行政主体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所引起的人类生存危机,促进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维护人类的生态安全,推动社会走上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把握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生态学知识前提下,适应遵循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需要而如何实施行政行为的一门科学。生态行政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适应作为自然科学的生态学知识,应对自然生态环境危机的行政系统自身改革与创新,即行政系统生态化发展的规律。因为在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知识体系中,还存在着行政系统“非生态化”甚至“反生态化”的内容。为了适应解决生态危机的需要,必须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知识加以一定的改造、补充、创新与发展,如倡导政府绩效的生态价值导向,建立行政决策的生态评估体系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创立一门新的学科即生态行政学。
参考资料
生态行政学:一个新的交叉学科的提出.万方数据.2010\u5e749\u670825\u65e5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4 23:49
目录
概述
涵义
基本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