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想剪裁天下
刘国强著报告文学集
《用理想剪裁天下》是刘国强创作的报告文学作品集,首次出版于2022年7月。
内容简介
《用理想剪裁天下》中的八个故事,涉及各行各业,航空制造业、钢铁行业、服装业、电力行业……涵盖日常生活、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故事中的主人公,上至百岁老人下至青年英模,既有数十年如一日植树造林的防沙老人,也有坚守本职工作、甘做航空“小铆钉”的青年技术工人,丰富的故事形态、多彩的人生追求,在个人经历、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的多重交汇中折射出中国梦的斑斓光泽,刻画下每一个个体在新时代的大地上迈出的坚实每一步,同时也生动诠释了报告文学的“复调”与“复式”形态特质。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辽宁省作家协会组织出版了《迎接党的二十大报告文学作品集》,包括由滕贞甫主编的《风鹏正举》和由周建新、刘国强分别创作的《大爱无边》《用理想剪裁天下》这三部厚重的报告文学作品集,文集记录了十八大以来辽宁众多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奋斗故事与优秀事迹,表现了新时代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辽宁劳动者的卓越贡献和精神面貌,文集的出版集中汇报和展示了新时代辽宁优秀劳动者的奋斗业绩,也表达了对这些旗帜人物深切的关怀和崇高的敬意。
作品鉴赏
《用理想剪裁天下》的核心主题是“精”与“德”,“精”即精湛的技艺、敬业的精神,“德”即高尚的品德、大爱的德行、宽厚的德性。进入后工业时代,传统工业发展遭遇困境,在传统工业转型与振兴过程中,新一代的产业工人及技术人才挑起了大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用理想剪裁天下》汇集了多位行业技术高手,既有铣工高手王刚(《大国工匠》)、铆工(《安居在小铆钉中的“全世界”》),也有钢铁行业专家郭杰、罗家全、刘宏亮(《本钢“三剑客”》),更有奋战在电力行业各种岗位上的行业尖兵(《搏冰我当先》),他们是当代“工匠精神”最生动的诠释。当前,中国正处在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培育和弘扬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对于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用理想剪裁天下》对行业技术高手的书写,即是通过树匠心、育匠人,为推进中国智造的“品质革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另外几位主人公李桂莲(《用理想剪裁天下》)、徐文涛(《60岁,点燃激情》)、屈长友(《点亮“绿月亮”》),则分别在自己的领域,用几十年的生命演绎了突破年龄限制、另类“破圈”的故事。一个是带领乡亲致富、开办服装加工厂的女能人,一个是主动提前退休、白手起家建设展示馆的军队干部,一个是数十年如一日、投入植树造林防沙事业的农民,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厚德载物,是他们的共同品德。这些作品侧重报告的人物对象、体例结构各不相同,但在主题立意、精神指向方面又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通过人物事迹的展现,体现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道德品质的当代传承与典范意义,既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在新时代的延伸与践行,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的范本式书写。
任何艺术作品都离不开人物塑造,饱满生动的人物形象是文学经典的精魂。富有典型审美意义的人物形象都是现实性和超越性的“聚合体”,所谓现实性是源于人物生存发展的现实生态环境,其性格特征或精神风貌甚至行为方式都深深烙上现实的印记或带上浓重的现场色彩;所谓超越性主要指人物性格内涵里蕴含的与人类本质相通的东西。《一心向党的百岁英雄》用不到万字,书写了七一勋章获得者、辽宁省军区大连第十六离职干部休养所郭瑞祥老人不同寻常的百岁人生。主人公的生命历程跨越两个世纪,如果按照时间顺序一一展开,万字短篇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者在主人公漫长的人生中选择了几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关节点结构全篇。从青少年时代参加革命、十七岁入党起笔,奠定了主人公革命一生的整体基调;通过夫妻二人联手镇压叛乱,分居两地、书信交流克服丧子之痛,严格家教、传承优良家风,塑造了一个和睦的革命家庭;热爱根雕艺术,自己动手打家具、侍弄菜园、蹬缝纫机,一个爱好广泛、热爱“跨界”的可爱老人跃然纸上。通篇作品叙事笔墨深浅不同,但在人生关节点或核心横断面上大书特写,在叙写事件中走进人物内心深处,在精神追求中墓写现实行动,将百岁老人的性情、经历、人生以简洁又不失表现力的笔法呈现出来,一个老革命者的立体形象也巍然站立起来。作品集中的另一位老人有着另外一种人生经历,但同样令人难忘,《点亮“绿月亮”》叙写辽宁省康平县敖力村农民屈长友数十年如一日,带领全家人植树造林抵抗风沙的事迹。1983年农村分田到户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四十出头的屈长友却承包了村里500亩无人问津的沙田,和妻子一同在沙地上安家,种树治沙,一干就是四十年,其间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又陆续投身其中,全家共同建起了守护乡亲生活、守护生态、守护生成的绿色屏障。漫天黄沙、寸草不生、没水没电是屈长友全家面临的恶劣环境,能坚守四十年凭借的是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500亩人造林从高处看呈现为月亮的形状,作品巧妙地借用月亮的意象,将人造林比喻为“绿月亮”;又在全篇的结构中,通过月亮阴晴圆缺暗喻四十年种树治沙的各个阶段。如章节题目中的月殇,象征着创业之初的艰辛;月醒,是“持久战”过程中的清醒与坚持;月辉,是苦尽甘来的慰藉与再出发的恒力。三个时段,以高度意象高度浓缩的方式,概括了屈长友老人四十年的非凡人生历程,其高洁阔达的品性也在月亮意象中得以映照。月亮是中国文学中意蕴最丰富的意象,《点亮“绿月亮”》将月亮意象与种树治沙相搭配的运用,为意象内涵平添了硬朗、坚韧、爽利的味道。
刘国强报告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还在于其浓郁的文学性特质。如何处理文学性与真实性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报告文学写作的难题,而刘国强巧妙地处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大国大工匠》中用“浮云飘散,水落石出”“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等富于传统文化意味的词句点缀在作品中间,不仅赋予文本灵动、哲思、柔美的气息,于个体经历中提升出普遍性的人生经验;更让整部作品的叙事节奏错落有致,缓急相间,夹叙夹议间故事的铺陈更加细腻、妥帖。《点亮“绿月亮”》的章节标题借用传统月亮的意象:月殇、月醒、月辉,同时搭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三重人生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传统意象与传统诗词的搭配,深化了报告文学的审美意味,在对古典意象与诗词的品读中强化了叙事意图的传达。大漠黄沙、参天碧树、月缺月圆,一副亘古永恒的诗意图景跃然纸上。这些古典意象、古典诗词,以及富于古典意味的散文化语言在作品中的使用,使得刘国强的报告文学作品呈现出独树一帜的美学风格。
报告文学的非虚构性决定了叙事对象的品质意义,行业英模、革命前辈、大国工匠,这些人物本身蕴含着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气质,对这些人物的叙写,既是对时代脉动的敏锐把握、对社会发展的及时反映,又呼应着人类永恒地对超越性精神的渴望与追求。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戴着镣铐舞蹈的文体,非虚构的有限性空间决定了报告文学叙事品质取决于通过对对象客体的品质的提炼提纯,转化为作品的艺术品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需要对叙事对象的深入沉潜、融汇,对人物事迹、事件的精心剪裁、选取。在这点上,《用理想剪裁天下》中的篇章在结构上尚有可锤炼之处。如《搏冰我当先》《本钢“三剑客”》均属于人物群像类作品,在急速推进的叙事中勾勒了一组或多个行业英雄的轮廓,相对均等的叙事比重未能在群英谱中有效地刻画出“独特的那一个”的血肉筋骨,更让每一个个体泯然于群体之中而模糊了“独特性”。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刘国强,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辽宁省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会员。代表作《日本遗孤》《罗布泊新歌》《祖国至上》《鼻子》。曾获辽宁文学奖、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孙犁散文一等奖、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奖、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10 21:56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