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厦村隶属于
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街道。位于
南头街道东南部,距街道办事处1.5千米。相邻自然村有常兴村、龙屋村、仓前村、巷头村。始建于北宋,梁姓迁此立村。其时,该村郑姓开基始祖郑柏峰(进士、朝议大夫),自原籍南雄州保昌县宦游至东莞县东鉴(今南头),见山清水秀,遂建宅而居。后代越来越多,分迁至此地,和原来已经在此生活的梁姓人家一起,逐渐形成大村落。原名田下村,1988年村集体注册股份公司时,村委会将公司注册为田厦实业股份公司,村名从此改为田厦村。
历史沿革
宋元至明万历元年(1573年),属东莞县,明万历元年至清朝,属新安县。1914年,属宝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宝安县莲城、十约、南屏联乡;1958年,属超英公社:1970年,属南头公社;1979年,属深圳市南头区南头公社;1982年,属罗湖区南头公社:1983年、属南头区大新街道;1990年,属南山区大新街道;1991年,属南头街道;2001年,属南头街道田厦社区。
经济
传统经济以农业为王,种值水稻,兼种普要、花生,玉米、荔枝、龙眼等,养殖“三鸟”,改革开放后,引进企业,建设厂房。现村集体经济主要为厂房出租。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集体经济分红、房屋出租、工资性收入、金融投资等。
人口情况
2015年末,户籍人口306人,其中男性157人,女性149人;80岁以上11人,最年长者90岁(女);实际在村人口144人;海外留学1人。非户籍外来人口102人。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92人。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10人,主要分布在美国。
历史文化
村民由来
世居村民主要为郑、林、陈、梁、钟姓。第一大姓为郑姓,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从南雄州保昌县迁至今深圳市南山区南头;明朝从南头迁移至此地。第二大姓为林姓,1959年从宝安县西丽迁移至此地。第三大姓为陈姓,南宋时陈朝举辗转南迁至广东南雄珠玑巷:后携三子陈康道、陈康适、陈康运择迁东莞县归德盐场涌口(今宝安区沙井街道);清朝迁至此地。
地方方言
传统建筑
传统民居为
广府民居,现存30座。代表性民居梁婉兰旧宅,建于清朝,占地面积42平方米,土木结构,硬山顶,上覆灰瓦,里面有阁楼。现已破败,无人居住。
地方习俗
该村村民在清明、重阳节祭祖。郑姓村民和香港宗亲到西丽墓园祭祖。先除去杂草,长者念祭文,烧纸钱,跪拜,放鞭炮,最后“太公分猪肉”,即分食金猪和所带水果。村民传承中秋拜月的习俗,中秋节晚宴之后,在户外空旷之地摆上供桌,摆好各种祭品,待月亮出来之后燃香点烛,全家拜祭。然后全家人吃月饼。
该村醒狮队有30多人,每逢春节给村民拜年,平时重大节庆活动有醒狮队舞狮助兴。活动前会先给狮子开光、点睛,然后敲锣打鼓进行表演,中间也会穿插武术表演,增添节日气氛。
本地美食
特色传统节庆食品有春节的年糕、煎堆、油角、糖环、寿粉、糕仔、白仔、茶果,农历七月十四的寿粉、粉果,冬至的冬角。
公共设施
南山大道、桃园路、南新路经过该村,深圳地铁1号线在村旁设有桃园站。20世纪60年代通电,1984年通自来水、通电话,80年代未实现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1997年通互联网。村内有健身器材,村旁有荔香公园,可供村民锻炼身体,休闲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