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将芜:后乡村时代纪事》是一部保存了中国南方乡村民间文化记忆的散文读本,也是一部讲述城市化进程下的中国大陆乡村现实命运的纪事文集。城市化汹涌下的乡村到底发生了什么?河清大婶死在老屋,一个星期后才被发现;种田好手刘武汉的尸体腐烂在稻田里,禾苗旺盛;好媳妇樊金花做了恶棍张良的姘头,后来成了村妓;……我,这个已经迁徙到城市生活的乡村后裔,却成了故乡的卧底。作者以摄像机般的笔触,有些黑色幽默式地记录了乡人、朋友和亲戚的一幕幕悲喜剧。作者江子是乡村后裔,他凭借描绘江西赣江边一个叫下陇洲的村庄的地理经纬、历史记忆、身体疼痛和现实境遇,表达了他对五千年乡土中国的眺望和思考。
“告别与出走”辑有散文14篇,江子将笔墨投向了村庄老人、乡村暗疾、乡村失踪者、进城青年和苦苦挣扎在城市夹缝中的打工者身上。《老无所依》一文非常细腻地写了故乡一群中老年的孤寂生活和死亡图景。当青壮年纷纷进城打工之际,由老人和小孩构成的乡村空巢,无缘由地牵引着作者的忧心忡忡和深度失落。《乡村有疾》里的下陇洲,是江子的出生地,他用数字列举了疾病给亲人们造成肉体上的痛苦、生活上的贫困和因死亡带来的恐惧和萧瑟。而《消失的村庄》一文,好像是在写村庄的消逝,实则是写村庄里失踪者日渐增多的症结。《在城市》由四个故事组成,“打工时代的婚礼”写了堂妹表面光鲜、内心龃龉的婚事;“一块小黑板”通过对失地农民申请低保情节的展示,将城乡差别的现状揭示得一览无余;“民工的过道”聚焦了一群在城里卖力气的人正午时分抱腿沉睡于城市地下过道里的场景,读来令人心酸和无奈;而“蚂蚁搬家”写了一群城里专事搬家的打工者与“我”的一次交道,那些卑微和坚韧的生命,震撼了作家的心灵,掀动了作家骨髓深处的悲悯情怀。
在第二辑“无处安放老照片”里,江子通过对爹娘入城、对岸村庄、血脉里的赣江、流浪的篾刀和消失的洲等人、事的书写,设置心路历程与乡村历史的重叠,有感悟地叩问和探寻故乡无法安妥自身、亲人茫然无措和逐渐黯淡的历史记忆。这是作家的一种不奉命行事、只听从自己的内心写作。以时代的重大变易相比,江子在这一辑中的散文篇章敞开胸襟,思想特立,饱含激情,无论是题材与立意、语言和结构,都在宽阔的格局里向乡村历史的根系和现实生活的枝叶两个方向延伸。如《你是我的神》一文,共13章节,近1万字,以“别人家的爹好,我家的爹不好”为开篇,到“睡在爹睡过的床上,我仿佛刚刚出生的婴儿。一夜无梦。”为结尾,通篇将儿子对亲爹的那种窝囊、委屈、怨恨、可怜、不争气和进城后生活的种种不适应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作家这种对父亲一生的细密观照,虽是反映两辈人之间的观念差异,但在深层次里是溯源了生命的来去和血脉传承的路径。在《赣江以西》一文中,江子通过对杨万里、龙、虎、银饰、老艄公、锡匠、货郎、乡村葬礼、醉酒和追赶彩虹的人等的还原与书写,追忆着乡村历史的原始气息和农业社会的田园意象,叹息着时光利器剥离了现实乡村的肌肤和筋骨,再辅之以精准和诗意的的文字和蒙太奇式的画面呈现,赋予了当代中国乡村以悲怆色彩。
《田园将芜:后乡村时代纪事》几如一个卧底乡村的导游,带着读者穿越时间的隧道,向记忆的深处追寻,在乡村的空间里寻找来时的路。(《
新京报》评)
《田园将芜:后乡村时代纪事》更像一部纪录片的脚本,收录的是作者对乡民遭遇的悲叹和怜惜。(《
大众日报》评)
江子,本名曾清生,1971年生于江西吉水。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委员。作品刊于《
人民文学》《
十月》《
北京文学》《
天涯》等刊。出版长篇散文《
青花帝国》,散文集《
回乡记》《
去林芝看桃花》《田园将芜:后乡村时代纪事》《
苍山如海:井冈山往事》等。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