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桐(1879年一1930年),湖北蕲春人,字梓琴,号恨海,别号玄玄居士,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人物生平
田桐,字梓琴,别号玄玄居士,湖北蕲春县人。父又青,为名诸生,在乡设塾授徒,从游者众,生四子,梓琴其长也。幼而承父训,于诸子百家及唐、宋以来名家文集,靡不兼综博览。稍长,文思益进,惟于八股时文,则鄙弃弗置,尝应州课,试后,父索观其文,不中当时律令,大怒笞之,揭晓竟列案首,亲友咸为称异。少好游,弱冠尝孑身登庐山,遍览诸名胜,后乃读书白鹿洞,同学迹之,辄不知所往。年二十二补县学生,时鄂省学风渐趋维新,乃考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崭然露头角。同学中有桃源宋教仁者,少负奇气,议论纵横,梓琴与之志同道合,遂共昌言排满,鄂吏闻之大骇,因有查究校中生徒从严惩办之议。监督纪巨维,纪晓岚之远孙也,夙赏识梓琴才,惧不能庇,讽令他适避祸,梓琴遂于癸卯岁(一九〇三年)东渡日本求学,与黄兴﹑曹亚伯、陈天华、白逾桓、宋教仁,刘揆一等交最密,反满革命之志,由是益坚。旋与刘仲文、白逾桓、鲁鱼、宋教仁等创刊《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鼓吹民族主义,不遗余力,出版达三期。以同志蔡汇东有评论辽东半岛文,触日政府忌,没其书,严究主名,梓琴与教仁几被逮,稍间乃解。
乙已(一九〇五年)夏六月,孙总理自欧洲抵横滨,梓琴偕黄兴,宋教仁﹑程家柽等数人往谒之,大倾服。旋应总理召,开各省革命同志联合大会于东京赤坂区桧町内田良平寓宅,届期遂邀《二十世纪之支那》诸同志俱往。是日莅会宣誓者五十余人,决定中国同盟会之会名及盟书词句,一致推举中山先生为总理。十日后,复假灵南坂子爵坂本金弥邸开成立大会,选举执行、评议、执法三部干事,梓琴被举为评议员,兼总理书记。是岁十月,同盟会之机关《民报》出版,梓琴著作颇多,文有署名恨海者是也。时清廷以留日学生多趋向革命,饬驻日公使杨枢向日政府商谈约束留学生方法,日政府徇其请,特颁《支那留学生取缔规则》以防之。诸生大哗,同志陈天华因之蹈海死,梓琴亦聚有志者多人于弘文学院,主罢课,所在和之。清廷据杨枢报告,诏捕激烈者十八人,梓琴与焉,其中恇怯者多赍金帛走京师求赦免,梓琴独泰然置之。丙午(一九〇六年)复与同志雷铁崖,高天梅、柳亚子诸人创刊《复报》月刊,是报文字浅显,适于通俗社会,故风行一时。又集明末遗老野史,成《亡国惨记》,书出人心益奋。
丁未(一九〇七年)春,孙总理得香港冯自由电,称许雪秋在潮州筹备举事已臻成熟,请派留东同志回国相助,遂偕胡汉民、谢良牧、黎仲实,胡毅生诸人离日南下。后数月,梓琴亦至香港,拟入内地参加实行工作。时惠、潮两地军事已先后败挫,总理方驻河内,谋在钦﹑廉及广西镇南关继续大举,函邀各地同志赴越南集合,梓琴遂偕醴陵谭人凤、连州何克夫、桂阳谭剑英、湘乡陈树人等应召。濒行时,香港同盟会分会长冯自由托其携带革命军券二大箱交呈总理,舟抵海防,为法国关吏发觉,各人均被扣留警署,即由海防殷商刘锡山保出候讯,总理乃向越南总督交涉释放。结果越督只允将债券给还总理,而携券者,则以清吏抗议之故,被判出境。梓琴居海防迭接革命军占领镇南关及孙、黄诸人同赴前敌消息,以讼事未解,无从参加,因之焦急万分。及离越仍返香港,旋奉总理命,遣赴新加坡主持《中兴日报》笔政,与保皇党之《南洋总汇报》争论革命民政与君主立宪得失,文战经年,大受英、荷两属侨胞之欢迎。戊申(一九〇八年)某月,康徒徐勤择日在新加坡武善社演讲禁烟历史,梓琴知其必藉此提倡君宪,遂偕孙德彰(总理之兄)、邓子瑜诸人赴会,拟再师东京革命党人大闹政闻社之故智,有以惩创之。果不出所料,徐勤于发言间,竟越出题旨,盛赞清廷宣布限期立宪之德政,梓琴闻言,义愤填膺,大呼曰“打”,孙德彰等数十人奔而前,徐勤急反身走得脱,保皇党徒由是气益馁。
孙总理自丁未十月镇南关一役失败之后,以越南政府徇清吏请求,讽使离境,故自河内迁地新加坡,寓东陵胡节律一一一号。邻舍有扬圻号云史者,常熟人,清领事署之副领事也,与梓琴及当地同盟会正副会长陈楚楠、张永福等以邻居故,颇相认识,与梓琴尤一见如故。时粤督张人骏适密奉廷寄遣凶徒至南洋谋刺总理,清总领事以杨所居与总理寓所密迩,乃使刺客寄寓杨宅乘便行事。杨知清祚将终,对于清吏阴谋,极不赞同,遂密告梓琴,使通知总理,预为防范,且向刺客晓示种种利害,刺客大为感动,竟放弃原定计画掉头他去,总理因得安然无事。此项义举,在杨固属深明顺逆,梓琴亦大有力焉。
戊申庚戌两年间(一九〇八至一九〇九),梓琴应荷属侨商之约,赴三宝垅、坤甸、泗水各地设报馆,兴学校,深得各界信仰。尝在泗水《南侨日报》译载日人大越英三郎所著《南国记》,尽发荷人虐遇华侨惨状,荷政府禁之不可,乃勒令出境,侨商多挥涕相送,如失师保,时距广州黄花冈一役未远。梓琴鉴于历年党人在边区各省举事之失败,乃主张进行中央革命擒贼擒王之议,黄兴诸人莫不壮之,梓琴于是变姓名北上,与宋教仁、程家栓、白逾桓等分头进行。既抵燕京,乃与同志发刊《国光新闻》为言论机关,表面上以倡导立宪排斥官僚政治为号召,密与井勿幕、续西峰、景定成、熊克武诸人联络北方豪俊,以袭据京师,屡次企图,均以清吏戒备严密不果。及辛亥秋间,闻党人运动湖北新军之计划已臻成熟,亟拟回鄂督促进行,正摒挡间,而武昌义师已起,遂星夜买舟南下,及抵沪,则谭人凤、宋教仁、居正等已先期赴鄂矣。
革命军既光复武昌,以党中著名首领均未到,乃推清协统黎元洪为都督,黎与诸降将咸意存观望,故士气不振。梓琴至沪时,黄兴亦自香港至,遂随黄赴鄂,黄被任为革命军总司令,梓琴为随军参谋。初数次战颇利,及冯国璋尽率其精锐来攻,汉阳势危,梓琴献策,尽取汉阳兵工厂钢板置壕堑间,以御铳弹,得相持至月余始陷。黄兴事后语人曰:“吾始以梓琴为文士,今乃知其智计亦大过人也。”汉阳既失,黄兴乃就江宁求援,梓琴亦随之行。
民元,南京参议院成立,梓琴任临时参议院议员,及南北统一,乃北上复办《国光新报》,日为文斥袁政府阙失,挝揭隐谋,不少容藉。袁世凯深衔之,使农商次长张仲华持十万支票莅社,商请该报转移论调,梓琴令经理李基鸿却不受,闻者咸为之危。一日铳发于寝室屋颠,梓琴以外出得免,或劝其知所戒备,则笑谢曰:“生死由命,吾何惧焉?”是岁宋教仁遇刺于上海车站,国人多疑为袁氏主使,人心皇皇,孙总理不欲藉此与袁破裂,毅然北上,表示全国统一之至诚,梓琴随总理游太原,沿途宣扬德音,听者为动。民二,正式国会选举,复由鄂人举充众议院议员,开会日,袁世凯令汤化龙、梁士诒、王赓诸人组织御用党,以妨害议宪,复私借外债以戕戮异己。梓琴知袁包藏祸心,势将摇动国本,乃南下谒孙总理,力主兴兵讨贼之议。总理早有斯意,以民党诸都督多乏勇气,一时未敢轻举。一日,总理召民党各将领于自宅,商讨进行方略,黄兴等多主持重,梓琴起而怒骂曰:“是不足与有为也。”乃间关至淮上,入张汇滔军,劝其称兵独立。未几,李烈钧、柏文蔚各在赣、皖发难,黄兴亦亲赴宁举兵。时袁氏已先阴为备,使冯国璋进踞浦口,李纯下九江,倪嗣冲奔命准北,民党诸军以准备未周,缺之联络,先后不支,梓琴时参淮军幕,乃亡命走日本。
民三,孙总理愤癸卯一役由于党人不用命,及团体散漫,宣布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各省党人之曾任军政要职者,以誓约上有服从总理字样,及须盖印指模,多表示异议,独梓琴、陈其美、居正、冯自由等少数人率先赞成之。民五春,袁氏称帝,总理令陈其美、居正、邓铿等在海疆各省起兵讨之,梓琴亦被委充中华革命军湖北总司令,及抵鄂,则起兵者已十数辈。袁将王占元闻之大怖,伏不出。袁死,黎元洪继,乃解兵复入国会,于时政多所献替,而倡废盐引以利民一事,尤反复不厌,格于众议未行。时欧战方酣,国务总理段祺瑞欲开边衅以詟众,向国会提出参战案,民党议员咸反对之,梓琴坚持尤力。段大怒,令所部组织公民团包围两院,断绝供给以胁之,继又授意督军团,使联名电请解散国会,总统黎元洪卒从其请,遽于民六年六月十二日下令解散。梓琴遂偕各议员南下,开国会非常议会于广州,选举孙总理为大元帅,称护法政府焉。
时总理方驻粤组织大元帅府,见梓琴来,立委为大本营参议,属以改组国民党事,梓琴以共产党人别有存心,乃力陈容共之非计,总理不能用,遂拂袖去。及莅沪,乃假南阳桥章太炎寓所,邀集各省同盟旧友筹商护党救国方法,决议用公函警告全党,合谋匡救,函末署名者有梓琴及章炳麟、居正、周震鳞、马君武、刘成禺、茅祖权、谢良牧﹑但焘、焦子静、管鹏、冯自由等十二人(原函见《革命逸史》第九一页)。是函公布后,不及二稔,而有清党之举。
自民十三总理逝世后,梓琴以与国民军总司令胡景翼有旧,被征赴洛阳参预帷幄,未几景翼死,岳维峻继。十五年三月,吴佩孚纠合旧部,由湖北趋河南,维峻与战不利,梓琴率左右退河北,至新乡,说骑兵独立旅长郑庠速以兵扼黄河北岸,遮吴佩孚北进,南与国民军第五军方振武相结以自固,徐图匡复,振武不敢应,乃退保顺德。先是晋军已通款佩孚,三月十六日使师长商震来犯,梓琴与孔庚督所部御之,战方酣,守北门卒贰于晋,开门请降,遂被俘。商震原属同盟旧人,特亲来劳问,梓琴曰:“吾为囚分也,何劳为?”二十日至太原,晋督军阎锡山遣参谋长李勉之来迎,主其家。佩孚闻梓琴在晋,索甚急,锡山与梓琴亦有旧,且素服其为人,不忍与也。
是岁秋,国民革命军大举北伐,先后平定湘、鄂、闽、赣诸省,梓琴受任为江、汉宣抚使兼湖北省政府委员,尝募死士炸毁孙传芳运载军实之江永轮船,使革命军得顺流而下九江、安庆,其智能有足多者。明年,复将政府命,与周震鳞入晋,说阎锡山来归。十七年革命军定北京,全国统一,先后受任为国民政府委员及山西政治分会委员、立法院委员、革命党史编纂委员会委员,皆未就。闲居上海,惟以著述为事,除独力发刊《太平杂志》外,另著有《革命闲话》一卷、《扶桑诗话》一卷、诗文集十余卷。性豪放,不事家人生产,得钱辄以分士。晚岁得肝鬲疾,十九年秋渐剧,一夕读报大感伤,咯血斗余,遂于是岁七月二日逝于上海寓次。配室童夫人,生二子一女,侧室王氏无出。
身后之事
田桐病逝的噩耗传出后,蒋介石、胡汉民、李烈钧、王宠惠、唐绍仪、蒋梦麟、古应芬、陈果夫、王正廷、陈绍宽等纷致赙仪;幛联、祭品,已达千余件,而继来者尚络绎不绝。
参加上海公祭的有时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的李烈钧,时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上海特别市市长张群及各界代表1000多人。
12月14日上午,南京追悼田桐大会于民众教育馆举行。胡汉民、邵元冲及各机关团体代表300余人到会。时任国民政府委员、立法院院长的胡汉民主持大会。
田桐逝世之际,当时正在中原大战前线的蒋介石闻讯,“饬令上海警备司令熊式辉料理丧事,又于中央一一八次常(委)会通过公葬,交国民政府令行政院饬湖北省政府办理”。
田桐墓“工程颇为浩大,形式极为壮观,山势堂皇,风景美丽,为鄂省空前未有之陵墓”。
墓地建成后,事务处一面登报通告,一面呈请国民党中央党部、国民政府、行政院“各派大员参加公葬典礼”。
经时任司法院院长居正及田桓与何成浚、夏斗寅、朱怀冰、孔庚等人商酌,定于1932年9月20日举行公葬;湖北省政府派秘书周尊率领员役赴沪迎接,并在上海设立办事处负责有关事宜。
田桐灵榇9月16日抵汉后,于17、18、19三日举行公祭,全省降半旗致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