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定位
利斯曼提出的学说
有些水生动物不依靠视觉、听觉,而依靠自身放电在周围形成电场,当附近有导体和不良导体存在时,该电场便产生歪斜,从而由感知这种歪斜进行定位,此称为电场定位。
电场定位 oientation by electric fields
据今所知,利斯曼(H.W.Lissmann)在非洲发现的淡水小形弱电鱼就有这种能力,这些鱼类是裸背鳗科(Gymmolidae)、长颌鱼科(Mormyridae)和裸臀鱼科中的种类。这些鱼都具有由体侧肌变形产生的发电器官,不断地发出电脉冲,其放电频率从每秒几次到几百次不等,大多是恒定的,在其周围水域中形成电场。这种放电的接受部分是鱼的一种侧线器,属于壶腹(amPullary or-gan)或罈状器(tuberous organ),它们的电感受性达0.1—100微伏(μV)/厘米。侧线神经纤维的放电与发电器官的持续放电是一致的,一般说来,当良导体接近时,这种放电随接近程度而减少;当不良导体靠近时,随接近程度而增加。即预先形成的电场一旦产生歪斜,立即为体侧广泛分布着的电感受器所感知,将信息传至中枢,改变放电频率,这时在中枢神经内就可能印有个体周围水域的情况。电感受细胞与机械感受细胞不同,它没有感觉毛,但像海豚用超声波定位(同声定位)的情况—样是利用听侧线系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05 10:27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