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控制悬架系统(electronic control suspension system)可以根据不同的路面条件、不同的载荷质量、不同的行驶速度等,来控制悬架系统的刚度、调节减振器的阻尼力的大小、甚至可以调节车身高度,从而使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在各种行驶条件下达到最佳的组合。在传统的悬架系统设计中,若要求高的行驶平顺性,就难以满足操纵稳定性。为现代汽车采用和发展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半主动
悬架的研究工作始于1973年,由D.A.克罗斯贝和D.C.卡诺普首先提出。半主动悬架由可变特性的弹簧和减振器组成。半主动悬架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用可调弹簧或可调整减振器组成悬架,并根据簧上质量的速度响应、加速度响应等反馈信号,按照一定的控制规律,调节可调弹簧的刚度或可调减振器的阻尼力。
半主动悬架主要是通过电磁阀控制可调阻尼减振器。可调阻尼
减振器由具有不同节流孔的转阀得到舒适(软)、正常(中)、运动(硬)三个等级的阻尼。起步、制动、急转弯和高速选择运动(硬)以保证良好的操纵稳定性,低速选择舒适(软)以获得良好的平顺性,中速选择正常(中)兼顾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
通过改变弹簧刚度以减振的半主动悬架由哈伯德等人于1976年提出,弹簧刚度的改变是通过切换空气弹簧实现的。刚度可调的空气弹簧具有副气室的空气弹簧,由刚度控制阀改变主、副气室的通道面积,得到软、中、硬不同的刚度,其控制与可调阻尼半主动悬架有类似之处。
用一个有自身能源的力发生器来代替被动悬架中的弹簧和减振器。根据制动器响应带宽的不同,主动悬架又分为宽带主动悬架和有限带宽主动悬架。主动悬架所采用的制动器具有较宽的响应频带,以便对车轮的高频共振也加以控制。制动器多采用电液或液气伺服系统,控制带宽一般应至少覆盖0~15Hz,有的制动器响应带宽甚至高达100Hz。从减少能量消耗的角度考虑,也可保留一个与制动器并联的传统弹簧,以用来支撑车身。
主动悬架系统主要有空气悬架、油气弹簧悬架和带路况预测传感器悬架系统。工作原理是:由传感器检测系统运动的状态信号,反馈到电控单元
ECU,然后由ECU发出指令给执行机构主动力发生器,构成闭环控制。通常采用电液伺服液压缸作为主动力发生器。它由外部油源提供能量,力发生器产生主动控制力作用于振动系统,自动改变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特性参数。主动悬架除控制振动外,还可以控制汽车的姿态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