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战争的需要,用于无线电通信高频电路中的云母电容器的需求量猛增。
天然云母的产量有限,难于满足需求,于是便开始用陶瓷来制造电容器。
最初用来制造电容器的陶瓷是金红石陶瓷,然后逐渐发展到钛酸盐、锆酸盐、锡酸盐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现了钛酸钡的高介电常数和铁电性质,以钛酸钡为代表的铁电陶瓷便很快被用来制造电子电路中的旁路、耦合、隔直用的中等容量的电容器。
与钛酸钡结构相同,以铌镁酸铅为代表的铅系复合钙钛矿结构陶瓷是新发展的一类电容器陶瓷。其介电常数很高,烧结温度低,可用于制造中、大容量的多层陶瓷电容器。
现今,陶瓷电容器已成为产量最大、电容量覆盖范围最广、最主要的一大类电容器。
分类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根据电容器陶瓷所用材料的主要性能特征,把电容器陶瓷及其材料分成3种类型:
Ⅰ型电容器陶瓷,主要特点是材料的介电常数不太高(101~102量级),但其温度稳定性和频率稳定性好,介质损耗低;
Ⅱ型电容器陶瓷,材料主要是铁电陶瓷,其介电常数很高(103~104量级);
Ⅲ型电容器陶瓷,材料主要是半导电的陶瓷,在晶粒界面或电极界面上所形成的阻挡层,其等效介电常数非常高(104~105量级)。
电容器陶瓷的生产厂习惯于按照烧结温度,把电容器陶瓷分成3大类:
①高温烧结电容器陶瓷。烧结温度在1 300℃以上。
②中温烧结电容器陶瓷。为了使陶瓷和电极能在一次焙烧过程中同时完成,以便形成多层结构,通常添加低熔点材料,使陶瓷的烧结温度降低到1 200℃左右。
③低温烧结电容器陶瓷。烧结温度在1 100℃以下。电容器陶瓷是结晶态陶瓷,主晶相含量很高。可通过掺杂改性提高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形成很复杂的化学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