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经济学》是2010年
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内容简介
《电影产业经济学》内容简介:电影史一种奇妙的艺术。电影产业具有激动人心的创意经济特性。电影产业的经济总量不大,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不小。电影的经济规律和它的艺术规律一样迷人。
《电影产业经济学》运用电影学、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哲学、政治学等跨学科的理论,对电影产业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建构了一个电影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图书目录
序一 中国电影发展与电影产业研究
序二 电影理论创新的成功探索
绪论 电影产业研究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探索
第一节 我国电影市场化发展和产业化改革的历史沿革
一、计划模式与市场化探索
二、市场化改革的突破与产业化发展
第二节 我国电影产业研究概况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和设想
二、研究框架
第一章 电影产品和电影供需
第一节 电影产品的多重属性
二、电影是版权产品
三、电影具有外部性
四、电影在跨国接受中有文化折扣和文化增益
五、电影具有横向和纵向区别
六、电影是创意产品,需求不确定,市场风险大
七、电影影响力大,是文化传媒产业的核心资源之一
第二节 电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
一、电影产品的需求
二、电影产品的供给
三、电影的差别定价
四、电影供求规律和资源配置
小结
第二章 国际电影市场
第一节 国际电影市场概况
第二节 美国电影市场
第三节 亚洲电影大国市场
一、日本电影市场
二、韩国电影市场
三、印度电影市场
第四节 欧盟电影大国市场
一、法国电影市场
二、英国电影市场
三、德国电影市场
四欧盟27国电影市场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电影市场
第一节 我国电影市场概况
第二节 一级市场:主流院线市场
一、主流院线市场发展概况
二、主流院线市场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第三节 二级市场:农村和主流院线市场之间的过渡性夹层
一、中国电影二级市场的变迁和界定
二、中国电影二级市场经营模式分析
三、二级市场开发的升级模式:一级消费在二级地区的扩张
四、中国电影二级市场的性质和规模
第四节 三级市场:以公共文化服务和产业开发模式做大农村电影市场
二、农村电影发展的模式
三、发展农村电影市场应重视农民观影需求
小结
第四章 电影产业的价值创造与风险控制
一、价值创造、价值链和全球产业价值链
二、电影作为创意产业的价值创造与电影产业价值链
第二节 电影产业的风险和风险控制
一、电影产业的风险
二、电影产业的风险控制
第三节 价值创造、风险控制与电影企业经营模式
小结
第一节 美国六大电影公司的投融资发行模式
一、六大公司概况和特色
二、六大公司的发行主导模式
三、六大公司在制片领域的项目开发和投融资模式
第二节 中国电影制片发行业的现状和问题
一、中国制片发行业现状
二、中国电影制片发行业的资金问题
第三节 中影集团制片发行业发展分析
一、中影集团制片发行概况
二、《建国大业》的投融资和制作发行
第四节 博纳影业制片发行业发展分析
一、博纳发行主业发展概况
二、向产业链上下游的拓展
第五节 华夏电影公司制片发行发展分析
小结
第六章 独立电影公司经营模式
第一节 美国的独立电影和独立电影公司
一、美国独立电影的性质和数量
二、美国独立电影公司的两种分类
第二节 美国代表性独立电影公司
一、梦工厂
二、米拉麦克斯
三、狮门影业及其他独立电影公司
第三节 我国独立电影公司的运作模式
一、我国独立制作影片和独立电影公司的概况
二、新画面影业
四、宁夏电影集团
小结
第七章 产业融合与电影产业链整合
第一节 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大电影产业链
一、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二、产业融合论和电影产业变革
三、电影产业链整合
第二节 美国大电影公司及其所属传媒集团的产业链整合
一、产业链整合的经验
二、产业链整合的教训
第三节 中影集团电影产业链整合
一、我国娱乐传媒业及电影产业整合的基础
二、中影的产业链整合概况及效果
第四节 上影集团的产业链经营
第五节 华谊兄弟公司:以混合整合谋综合发展
……
第八章 电影国际贸易与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九章 核心电影人才与相关产业机制
第十章 我国电影产业政策与电影管理
结语 以深化改革实现电影产业大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刘藩,1976年生,文学博士,电影学博士后,现任职于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领域涉及影视、文化产业、文化战略等方面。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决策咨询项目“我国影视创作生产重大问题研究”(10GJZ001)课题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08&ZD056)课题组成员,国家财政部项目《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编委。
已在《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当凤凰涅槊时——对五家国有电影企业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获“第十六届(2007)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从创意产业的角度看文化消费与电影市场——寻找增强我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的市场路径》获“第十五届(2006)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另外有4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转载。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完成了6项省部级或国家级科研项目,多个科研项目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被相关决策机构所采纳。
图书序言
新时期以来,我国陆续实施了一些电影业改革政策,但是中国电影真正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是在2002年之后。2002年,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中央第一次对“文化产业”概念做出了正面的阐释,并提出要积极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2003年,广电总局根据“十六大”的精神推出了《关于发展我国电影产业的若干意见》,把电影行业作为一个可以经营的文化产业来界定。这一文件突破了2002年之前对电影的认识,从那以后,“电影产业”这个概念才开始公开地、理直气壮地在各种场合被提及和讨论,中国电影发展的产业化方向由此开始确定。在这一文件之后,广电总局连续出台了多个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电影产业化政策的全面推行,降低了准入门槛,大大解放了电影产业生产力,活跃了电影创作和电影市场,促成了电影产业大发展的局面。这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产量突飞猛进,从产量上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国家。第二,国产电影票房多年超过进口电影票房,整体票房已经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且形成了稳定的增长态势。第三,影院和银幕数量增长迅速,形成了新一轮影院建设热潮,为电影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第四,国有电影单位体制改革已经看到明显成效。从中影集团、上影集团等众多国有单位改制的情况看,产业化改革在塑造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方面已经获得了显著的成效。第五,国有单位对电影的垄断经营被打破,业外资金进入电影业的积极性空前提高,多种性质的市场主体良性竞争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第六,电影产业良好的内循环促进了国产电影的海外输出,我国电影不但国际获奖明显增加,而且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也获得了大幅提升。
电影产业化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电影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就盲目乐观,必须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因为我国与其他电影强国特别是美国的差距仍然相当悬殊。而且,我们拿电影产业同国内其他产业相比的话,也常常会感到汗颜。差距的存在,提示我们必须正视并思考中国电影产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王国维曾经提出“三重境界”之说,现在的中国电影正处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第二重境界。我们要迅速缩小与世界电影强国之间的差距,让电影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必须在这第二重境界中坚持不懈地努力追求。在此过程中,制约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其中之一是电影创作者、经营管理者的产业理念不够彻底,创作和市场行为中不符合产业规律的现象还比较多。我国部分电影导演的创作偏离市场和观众,是因为他们所接受的电影教育是非市场化的。与之相似,电影实践中违反产业规律的行为也与一线操作者在电影产业理论修养方面的欠缺紧密相关。
图书后记
早在1993年,我国就开始了电影的市场化改革,但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在世纪之交前后的几年,我国的电影业陷入了谷底,各项指标都跌到了惨不忍睹的水准。行业的危机和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转型共同推动了电影业的产业化改革。从2002年“十六大?之后,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产业政策,推动电影产业实现了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由此,电影产业的研究成为电影学领域的新问题,成为文化产业的热点问题。国家制定产业政策需要理论依据、业界经营电影企业需要理论指导、学界研究电影需要理论结合实践并实现理论创新。但是,由于电影领域多数的研究者所擅长的是历史研究、技法创作研究、文化美学研究、理论批评研究,且电影产业的研究需要亲临实践的“贴地飞行”,所以电影产业的研究虽然是多方关注的热点领域,但理论的创新和建构却少见厚重成果。在这样的实践和理论的背景下,我从
2006年博士毕业之后开始了电影产业的研究。
媒体推荐
刘藩的《电影产业经济学》用经济学理论对电影产业进行了深刻的解剖,并指出了电影产业不同于一般产业的一些艺术经济学特点。对电影企业的经营而言,该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著作。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刘纪鹏
这些年来刘藩在办公室里像苦行僧一样通宵达旦地阅读写作,像新闻记者一样不知疲倦地四处奔波调研。他掌握了诸多新的理论知识和大量第一手的研究资料,这使他对中国电影产业的研究既建立在科学的研究方法上,又建立在坚实而丰富的事实基础上。《电影产业经济学》的完成显示了他“行千里路”的志向、“读万卷书”的雄心,以及把电影的产业研究与电影的学科建设联系起来的学术抱负。
——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贾磊磊
《电影产业经济学》视野开阔,架构合理,资料翔实,系统深入地论述7电影产业经济学的各个方面;理论上有国外产业理论的依托,实践上既有国内最新产业现状的调研分析,也有海外产业的参照;兼具较大的学术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特此强力推荐。
中国要实现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转变,有赖于电影理论研究、尤其是电影产业研究的支持。任重而道远,寄希望于更多像刘藩这样的青年学者努力开拓中国电影研究的新局面。
刘藩执着于在绚烂的产业景观中,探寻电影价值创造的源泉和风险控制的配方;在枯燥的数据背后,《电影产业经济学》揭示了电影作为经济产品运行的规律。
——《电影艺术》主编、电影理论家 吴冠平
《电影产业经济学》是艺术与传媒经济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作者对电影产业的理解非常深刻。
要成为好的类型片导演,仅仅了解电影艺术还不够,还需要对电影产业的深刻理解,后者是导演与体制开展合作的基本要求。《电影产业经济学》深刻而不深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著名导演 宁浩
“垦荒时代”电影产业的构建者们急需思想养分的鼓舞,刘藩的研究成果会对未来中国电影产业的成型产生深远的影响。
——光线影业总裁 张昭
刘藩是电影产业研究领域的少壮派,其《电影产业经济学》不是一般的书斋电影研究,而是一种“接地气”的研究,对业界实践操作有明显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