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属自动化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
发展历程
201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将电气自动化技术(580202)、电气测控技术(580211)、电气工程技术(580212)、电气设备应用与维护(580312)这4个专业合并为电气自动化技术(560302)。
201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第二批《职业学校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其中有“高等职业学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标准”。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电气自动化技术(560302)专业保留,专业代码更改为460306。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熟悉驱动技术、总线控制技术及电气技术的相关国家标准与工艺规范,掌握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可编程控制、组态控制等基本知识,具备自动化设备及系统的运作与管理能力,从事自动化设备及系统安装、调试、维护、设计及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规格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自动化类工具、仪表、规范、标准的使用能力;
3.具备自动化设备及系统的安装调试能力;
4.具备自动化设备及系统的操作运行监控能力;
5.具备自动化设备及系统的设计管理能力;
6.具备自动化设备及系统的技术改造能力;
7.具备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安装维护监控能力;
8.具备现场总线和工业控制网络的构建能力;
9.具备自动化设备及工控产品的营销和服务能力。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素质基础课程模块、公共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公共素质拓展课程模块、职业技术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岗位核心课程模块、职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六部分组成。
理论课程
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电机与低压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传感器与仪表等。
实习实训
学生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顶岗学习,了解企业的运作、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掌握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及核心技能;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生顶岗实习时间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一般为6个月。建议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
该专业顶岗实习主要面向自动化设备及系统制造、应用和服务等企业,对相关企业的具体要求如下。
(1)企业应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合法经营,具有一定的行业代表性,能提供符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顶岗实习岗位。
(2)企业应具有良好的安全生产理念、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和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必须符合相关国家安全生产要求。
(3)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年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微小创业型企业的规模可适当减小。
(4)企业应具有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模式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应通过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考虑到南北方、东西部地区经济及企业资质要求的差异,原则上(1)(2)和(3)是必选项,(4)是可选项。
(1)自动化设备及系统安装调试岗。
(2)自动化设备及系统维护维修岗。
(3)技术支持岗。
(4)研发助理岗。
(5)质量检验岗。
(6)产品营销岗。
教学条件
教师队伍
学校指导教师由经验丰富、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安全防范意识高的专业教师担任,负责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定期联系实习学生,了解实习情况,及时指导学生解决在顶岗实习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考核其学习情况。
学校选派学校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选择:
①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讲师以上职称,本科及以上学历;
②具有与企业沟通协调的能力和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③教学理念先进,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
④1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或培训经历),具有较强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指导能力。
企业指导教师由实习岗位对应的企业技术、技能和管理人员担任,负责实习学生在企业期间的岗位技术、技能指导和管理工作,并考核学生工作情况。
校企协商确定企业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①具有工作岗位所对应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以上证书,或在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②具有勤奋、敬业、诚信的良好职业素养;
③具有三年以上的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相关岗位工作经历;
④具有较强的交流、指导能力。
设备资源
专业设施:除提供顶岗实习工作岗位生产经营所需传动类设备、控制系统设备、电气仪表设备、供配电设备、仪器仪表及工具外,还应提供学生集中教学所需的场地及设施。
信息资料:能提供顶岗实习工作岗位所涉及的生产工艺与流程、作业指导书、设备操作手册等学习资料以及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等。
安全保障:能提供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所需的基本生活保障,以及安全生产保障,如安全教育、劳动防护用品、保险等。
质量保障
该专业顶岗实习成果有实习周记、总结报告和企业鉴定,对顶岗实习周记、总结报告和企业鉴定的相关要求如下。
实习周记是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过程性实习成果,每名同学要求每周按规定格式撰写实习周记一份,在周记中应认真记录:①岗位技能培训和知识学习情况;②与校内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交流指导记录;③一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收获与体会。
顶岗实习总结报告是学生对顶岗实习全过程的自我总结,每名同学在顶岗实习结束时,必须提交按规定格式撰写的顶岗实习报告一份,顶岗实习总结报告的内容可以是以下内容之一:①周记的总结及顶岗实习的心得、感想、体会等;②对顶岗实习工作岗位的技术总结;③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参与的实际工程项目开发报告等。
企业鉴定是顶岗实习结束时,企业对学生整个顶岗实习期间的专业能力提升和职业素养的综合性鉴定和评价。
(一)考核内容
顶岗实习成绩应体现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学习、工作的综合表现与成果,应由学校和企业从遵章守纪、工作态度、职业素养、专业知识与技能、创新意识、安全生产和实习成果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包括顶岗实习周记、顶岗实习总结报告、顶岗实习企业鉴定三个部分。
(二)考核形式
以量化考核为主体,注重科学合理、客观规范,真实反映实习质量。考核形式以校企双元评价模式,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方面,通过学生提交相关资料的数据和质量进行成绩评定;另一方面,通过平时与学生、企业沟通,了解企业对学生的反馈评价状况进行成绩评定。学生顶岗实习成绩构成为顶岗实习周记(占30%)、顶岗实习总结报告(占20%)、顶岗实习企业鉴定(占50%)。 顶岗实习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三)考核组织
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的评定,采用校企双元评价模式,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考核组织与方法如下。
(1)实习周记:学校指导教师通过面谈、通讯和网络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工作动态,对学生顶岗实习周记撰写的内容进行评价。
(2)总结报告:学校指导教师在顶岗实习结束时,根据学生提交的顶岗实习总结报告的内容、专业水平和撰写的规范性等,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总结报告进行综合评价。
(3)企业鉴定:企业指导教师在学生顶岗实习结束时,和生产部门、企业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共同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填写顶岗实习企业鉴定表,对学生的日常出勤、工作表现、专业水平、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等做出评价。
(一)管理制度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学校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搭建信息化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建立学校方管理、企业方管理、学生自主管理及家长配合管理的顶岗实习四方合作的日常管理体系,规范顶岗实习的过程控制。
(二)过程记录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应每周按规定格式撰写实习周记一份,实习结束后及时提交总结报告。
企业指导教师记录实习期间学生岗位变动情况,审阅学生实习记录及成果,并签字确认。
学校指导教师定期联系学生,针对各项问题进行指导,并填写注明时间和指导内容的“顶岗实习教师指导记录表”。
学校应在顶岗实习期间加强监管,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并解决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遇到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解决所遇问题并形成记录,同时,促进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不断规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实习总结
1.小组总结交流
小组总结交流建议在企业进行。由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参加,以座谈会形式召开,交流实习体会,推荐小组优秀实习学生与成果。
2.专业总结交流
专业总结交流在学校进行。由学校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代表和顶岗实习学生参加,以总结大会形式召开,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代表分别做顶岗实习工作总结,优秀学生做顶岗实习经验交流汇报,并进行实习成果展示交流。
培养模式
“3C→E”: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等3个方面的交叉融合(Cross),最终实现具备工程应用能力高技能应用型人才(Engineering)的培养。
“分阶段、协同式”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校企双方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将三年的人才培养过程分为5个阶段。
第1阶段是在第一学期完成。这个阶段主要以校内为主、企业参与的形式实施,共同完成大学英语、思想政治、身心健康等11门人文素养课程和电工电子技术、工厂供配电技术等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专业基本能力。
第2阶段是在第二学期前6周完成。这个阶段主要以企业为主、学校协同的形式实施,通过6周的企业工作岗位实践完成职业角色体验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为第3阶段的专项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第3阶段是在第二学期后12周至第四学期结束。这个阶段主要以校内为主、企业协作的形式实施,完成单片机应用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等12门职业能力课程和机械与电气制图、电子产品制作、电子创新设计等6门职业拓展课程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专项能力,逐步达到工业控制系统及设备的运行、维护维修岗位需要。
第4阶段是在第五学期完成。这个阶段主要以企业为主、学校协同的形式实施,完成2门专业方向的职业能力选修课程,教师与学生参与企业生产过程,重点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对口岗位能力。
第5阶段是在第六学期完成。这个阶段主要以企业为主、学校协管的形式实施,结合就业岗位需求,完成顶岗实习课程,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
通过学校企业双主体协同实施教学,实现了“学习—实训—再学习—再实训—顶岗”人才培养途径,满足了人才培养规格需求。
“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依托电气行业和企业优势,把“企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构建校企合作“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合作招生,学生入学后,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完成对人才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以到企业工作,真正实现招愿意到企业工作的人,招企业愿意培养的人。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不仅是学校和企业“零距离对接”的有效途径,而且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及学生的“三赢”。从企业而言,企业可以通过根据订单班教学,合理安排订单班所需要的课程,派遣企业的专业工程师到订单班上课,这样可以促进订单班的学员将来能够成为企业未来合格的员工,从人才资本的角度讲,可以节约招聘和培训成本;从学院而言,在与企业签订订单过程中,详细了解企业之所需,尤其通过组织订单班教学,将企业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生产技术、管理理念等引入课堂,同时也把企业的技术工程师、企业文化引入了校园,既帮助学院解决了实训教学、实训设备和师资问题,又可以缓解学院的就业压力;从学生而言,通过订单班面试、组建、教学等过程,可以让学生较早地了解企业背景、解决就业问题。
构建“学做结合、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合作方式为了使专业定位准确,促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用人标准和岗位对接、实训基地文化与企业生产环境对接、实训项目和生产任务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及实训基地共建、共管、共享,解决学生顶岗实习就业一体化等问题,确保人才培养适销对路。
(一)践行“主体递进式”分类合作
校企双方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基地、师资队伍、课程教学及资源、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与就业、人才质量评价等环节开展“主体递进式”分类合作。在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环节,学校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市场调研、论证工作;企业作为用人方提供人才需求及岗位信息,并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身份参与并指导方案制定。
(二)建立“素质、技能递进式”课程体系
坚持与岗位对接原则,考虑毕业生就业首岗、迁徙岗及岗位群的不同层次需求,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提取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行动要求,并按照难度等级将其转换为学习课程,构建“基础-专项-综合”素质、技能递进式的课程体系。
(三)推进“合作递进式”资源建设
校企双方分别在师资、实训、资源库等方面展开合作建设。首先,校企双方围绕高水平“双师”团队开展了多元化合作。在专任教师建设方面,学校通过派遣教师进企业调研与实习,参与企业技术革新、设备改造、项目研发、访问工程师等措施,整理收集实践教学案例,优化项目教学,完善教师知识和技能结构,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企业通过接纳教师参加新员工人职培训、职业资格准人培训、电梯技术人员在职培训等多种形式,提升学校专任教师水平,促进师资的技能化、专业化。在兼职教师建设方面,企业选派优秀技术骨干参与技术讲座、课程开发、课程教学等教学环节;学校则通过开展职业教育理论讲座、专场研讨会、吸纳兼职教师参与教研项目研究等形式提升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双方共同建设集教学、培训、服务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此外,紧随师资、基地建设工作,校企双方在课程标准、教材开发、课程评价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
发展前景
职业证书
维修电工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电气设备安装工、自动化仪表装调工、化工仪表维修工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及专业简介(截至2019年)》显示)
专业衔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电气运行与控制、电气技术应用、电机电器制造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和使用企业,从事自动化设备与系统的操作监控、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技术改造、项目设计、运行管理、产品销售及服务和供配电系统的安装、维护与管理等工作。
开设院校
(资料来源:阳光高考;摘录时间:2021年4月17日)
参考资料
装备制造大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5603 自动化类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4 14:42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培养目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