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开始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1995年建立
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带头人是我国著名的微波、光纤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宏嘉教授。他长期致力于微波研究,发展了耦合波理论,提出“超模式”的概念,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70年代后期开始致力于单模光纤研究。在他指导下,1980年研制成单模光纤,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0年代末开始致力于特种光纤研究,先后研制成双芯、三芯等多种特种光纤。1998年出版了专著“非常不规则纤维光学的微波方法”(美国威廉出版社),用统一的观点处理微波传输与光纤传输
理论,在国际上获得高度评价。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重点学科属于国家级重点学科,建有天线与微波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电工电子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1996年被教育部批准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本学科着力于结合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领域的新发展,研究天线与微波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着重开展天线与微波关键技术的基础性研究,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现代化和
国防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服务。特别是在计算微波与计算电磁学、电磁兼容、先进天线设计理论、天线测量新技术、电磁散射、天线隐身、非线性理论及其在电磁学中的新应用等领域科研工作一些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
经过多年建设,学科拥有一支由近20名教授、10余名副教授(其中10余名博士生导师、30余名硕士生导师)组成的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并拥有以本学科教师为主的天线与微波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本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有:(1)天线近场测量技术、(2)电磁兼容、(3)计算电磁学、(4)现代天线技术和(5)天线与微波新技术基础研究。
本学科的一大特色就是紧密结合国防军事研究,因此,本学科紧紧围绕国防亟需,获得了多项国防预研项目的研究资助。“十五”期间,本学科遵循规划、积极努力、顽强拼搏,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十五”建设目标。其中,完成了
微波暗室和近场测量系统扩建,实现了近场多频率、多通道、多波束快速测量,实现了天线口径场的近场幅相诊断,完成了平面近场测量系统的误差分析,建成了复杂环境电磁兼容(EMC)的研究基地。
“十五”期间,在
国防973项目、国防863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先研究项目、国防型号项目的强有力支持下,完成了光子晶体微波器件、移动卫星通信相控阵天线、高效率反射面天线、小型化一体化天线、流星余迹通信天线、圆极化SAR天线、宽带与超宽带天线、智能天线、低副瓣天线、天线隐身、优化模型与算法等多项研究,取得了一批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为我军通信和雷达装备研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完成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4项,《短波、超短波宽带全向天线》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十五”期间,本学科培养博士生80余人、硕士生320余人、本科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微波电信专业方向)600余人,客观上已经成为国内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人才培养的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