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赶超前苏联,美国的空间技术得到很大的发展,其中一项最突出的成就,就是以通讯卫星为主体,并综合采用
计算机技术、无线电
通讯技术、遥测遥感技术等多门技术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前苏联也不甘示弱,也紧随其后开发自己的
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前苏联解体后,该系统改由俄罗斯联邦接管,从此便每况愈下。随着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中国的GPS也开始起步。2000年10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星航试验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GPS技术领域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为了实现卫星导航定位,一个GPS系统要由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接收系统三大部分构成,天上地下
协同工作,才能很好地完成。在空间卫星系统方面,要能精确地定位一个地面目标,天空中至少要有3—4颗卫星。而为了让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全天24小时之内均能被检测到,仅有3—4颗卫星还远远不够。地面监控系统则由遍布在世界各地的地面跟踪站、GPS主控台和监测网组成。GPS用户接收系统包括GPS地面接收器和用户群体。
GPS和相关技术的结合日益密切,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集GPS、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即
地理信息系统)、海量存储、遥测遥感、
多媒体、
虚拟现实等当代多项最先进技术之大成的“
数字地球”概念已成为继“信息高速公路”、“知识经济”之后,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普遍认同的战略思想。
20世纪末,无线电通讯技术、芯片制造技术和网络技术相互渗透产生了另一项边沿性、综合性的新技术——
无线上网技术。所谓
无线上网,是指利用移动电话来上网的一种技术。
1997年6月,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和无线星球(Unwi redPlanet)“四大家族”联手组建了“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论坛”,着手制定WAP的协议标准,1999年5月,微软加入WAP联盟。如今,WAP几乎成了
无线上网的同义词。
无线上网的另一支生力军是所谓的“
蓝牙技术”。1998年5月,爱立信、IBM、Intel、诺基亚、东芝5家公司联合制订了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称为“蓝牙”(Bluetooth)。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已进入实用阶段,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
无线上网技术。
无线上网之风自然也吹到了作为世界手机大国的中国。然而要用WAP
手机上网,首先要进行IP地址等一系列复杂的设置,而且上网的速度很慢,费用又很高,界面效果也不理想,因此热闹了一阵子之后,手机上网便鲜有人问津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本的iMode
手机上网服务却大行其道,已成为WAP的强大竞争对手以及全球各大电信业者争相模仿和研究的对象。
无线上网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被称 1999年5月,王嘉廉主持的CA有限公司以35亿美元收购了电脑软件业另一著名的软件公司--Platinum(百达灵) ,这是全球电脑软件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兼并行动。
美国《商业周刊》在1000期特刊中称王嘉廉是全美“最值得注目的25位主管之一”;《福布斯》杂志将他作为封面热点人物,称其为“软件界最值得拭目以待的人”;
美国广播公司标榜他是“具有独创性、最有效率的主管”。
国人对王嘉廉的获知与熟悉,与他炫目的成功与拥有的财富,均有密切联系。为移动通讯的第三次革命,通过手机
无线上网、无线资料传输将成为下一波热潮,并将引发一场新的技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