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辅助沟通,电脑媒介传播术语,要观察网络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动,需要注意其参与度、互动性,也要了解电脑网络作为人际之社交性工具,但必须注意的是,每个人对于所接收到的讯息之认知与后设认知是有所不同的。
简介
电脑辅助沟通(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在传播学界又称为“电脑媒介传播”。电脑辅助沟通就是利用电脑网路与连线的概念,将数位化的讯息、资料或资讯,在使用者之间互相交换与传递,以达成沟通的目的。
观点
F. Henry提出五种分析电脑辅助沟通内容的向度,包括参与度、社交性、互动性、认知性与后设认知。
参与度:指所传递讯息的数目和讯息中句子的数目;
社交性:指讯息的内容是否跟正规内容无关,而是包含自我介绍、打气、正面感觉等语句;
互动性:指讯息内容的连贯性;认知性指讯息中的问题、归论和假设等;
认知性:
后设认知:指对认知的再认知,是监视、计划、评估并管理认知功能运作的执行认知过程。
关于电脑辅助沟通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分别为“媒介特征观点”与“社会影响模式”。
媒介特征观点:倾向将电脑辅助沟通视为一个传播管道,其特征为非个人化、缺乏人际线索的、工作导向的;
社会影响模式:将媒介的选择视为认知的过程[2],乃是个人的媒介感知与使用,其中部份是主观且由社会所建构的,因此,个人对媒介“丰富性”的感知是因人而异的,是主观的而非客观的,会受到其他人的评论、态度和行为所影响。利用电脑网络作为沟通媒介,不管是将电脑视为一个传播管道,或认为人类在线上的行为会受到社会情境和过去行为影响,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份,电脑辅助沟通也将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
比较与评价
电脑辅助沟通和传统面对面沟通、文字沟通及透过电话沟通有很大的不同,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类的思考模式,也颠覆了传统的沟通型态。
电脑辅助沟通具有隔离性、匿名性、自主性、便利性、互动性、即时性、虚拟性、私人性、超文本、多媒体、同步与异步、分众化及无国界等特性,这些特性是电脑辅助沟通与传统人际沟通不同的重要关键,也是造成其与传统的沟通模式不同最主要的原因。
电脑辅助沟通亦发展出不同于传统沟通的语言模式,由于其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人们平常使用惯了,到了正式书写如考试时,亦不自觉将这些缩写的符号(如注音文)用上,始有识者感叹年轻一代的国文程度越来越差,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也可以说,虚拟生活渐渐渗透到真实世界。
因为线上沟通是非面对面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往往透过文字、影像或声音,虽然影音与视讯的发达,使得人们可以在线上立即看到对方样子或听到对方的声音,但是,由于不是真实面对面的关系,我们对于对方的身高、体重、长相、行为、穿着打扮甚至声音,完全是透过电脑网络而感觉到的,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是透过文字或图形来了解对方,而非影像或声音,不需肢体上的接触或暗示,也有较长时间可以思考应对,因此缺乏情境线索;在网络隔离又连结的特性下,利用网络进行沟通与直接面对面沟通有很大的不同,网络的匿名和化名的特性使得人们得以展现不同的自我;此外,网络超越了时间、空间与地理环境的限制,让人们得以在线上进行即时同步的互动、亦可以异步的互动,并以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方式进行沟通。
然而,网络沟通的这些特性是否会阻碍新身分的形成和新社会互动的形式,对此亦有两种看法[3]:
认为电脑辅助沟通与人们形成亲密关系的特质相反,此观点将网络视为虚拟而非真实的,是一种真实事物贫乏的替代品,在网络上由于身分与性别可以自由选择,故操弄与欺骗成为常态,在网络上无法形成有意义友谊的来源,并阻碍了真实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视网络为一个社会互动的媒体,认为社交是一个把任务导向的电脑辅助沟通绑在一起的重要黏着剂,借由新闻组、心理支持群组、聊天室、泥巴、电子邮件等等,显示电脑辅助沟通具有很大的社交功能。
此外,
网络聊天室和及时通讯(如MSN Messenger、Yahoo!奇摩Messenger)的持续成长,显示电脑网络的社交功能越来越受人们所重视。根据越来越多的现象显示,网络的社交性已经越来越显著了。而所谓科技是中性的,至于怎么运用,端看个人,在网络上,可以呈现更真实的自己,也可以扮演另一种角色,端看如何去诠释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