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评书作为一种传统的
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其题材多以表现历史上的朝代更替、英雄征战故事以及神话传奇为主,故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生动形象、喜剧色彩浓厚,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1985年,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以一部长篇评书《杨家将》登上电视荧屏,开电视评书艺术之先河,在社会和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此后,中央及地方电视台相继开办电视评书栏目,每年有数十部长篇评书在电视中播出。
发展
以说书者的说法:评书起源于东周时期,周庄公是评书的祖师爷。但这只是一个传说。
唐代出现了一种曲艺艺术和评书的表演方式相似,这种曲艺形式称为:“说话”。到宋代中兴时期。最初是说评佛教典集。在
中国古典文学认为,“说话”这种表演的形式对明清小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说话”发展到俗说后表演方式与“评书”是非常类似的。比如评书中的开场诗,说话称为“押座文”。也有“且听下回分解”一类用句。当然,这些都影响了明清的小说。
事实上如<三国演义>、<水浒传>最初都是说话的话本。《三国演义》话本为《全相平话三国志》;《水浒传》则为《醉翁谈录》。晚唐诗人李商隐有《骄儿》一诗写到:“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说明当时喜欢说话这门曲艺的百姓是非常多的。 说书人又叫搏君人,目的是为了搏君一笑,最喜欢讲述古代故事,百说不厌 研究“说话”,多数是从话本对明清的小说的影响加以研究。也有一些曲艺艺人写过专门的资料。很多证据表明“说话”类似于“评书”。但两者似乎没有任何确实的传承关系。
实际评书的创始人为明末清初的柳敬亭,最初只是说唱艺术的一部分,称为“弦子书”,他的老师莫后光提到说话理论是:“夫演义虽小技,其以辨性情,考方俗,形容万类,不与儒者异道。故取之欲其肆,中之欲其微,促而赴之欲其迅,舒而绎之欲其安,进而止之欲其留,整而归之欲其洁。非天下之精者,其孰与于斯矣!”。
北宋汴京人霍四究以“说三分”著名,“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说三分即讲三国故事。晚清光绪年间,评书传入皇宫中,因皇宫唱歌多有不便,于是改说唱为“评说”,于是评书的艺术形式便固定下来。
民国是评书中兴的时期,据记载:当时“撂地”说书人说《三国》,便万人空巷,把街道围得满满的。另外,评书与相声也有很大的渊源。尤其是单口相声和评书的“片子活”技巧几乎相同。有些相声的“段子”也来源于评书章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评书也得到了发展。尤其是广播和收音机的普及,给评书极大的生存空间。评书艺人又创作了许多新的段子,比如《林海雪原》、《平原枪声》,文革结束,评书艺人又创作了不少段子,甚至也说几段外国书,比如《珍珠港》(书名《太平洋大海战》),还制作了Flash评书《白眉大侠》,但并不特别受书迷欢迎。
现在,几乎每个广播电台都有评书专栏,部分电台更有专门的评书或故事频率。主要听众是老年人或出租车司机,评书仍很受听众的欢迎,其中原因除了本身评书喜闻乐见,还由于广播的局限。但一些评书演员担心评书会渐渐的消失,现在很难再看到年青的说书人了。由于电视的广泛发展,出现了现如今的电视评书。
基本特点
电视评书追求的是既有原评书的表演特点,又要体现出与电视画面语言相结合的特色,尽可能的调动电视艺术手段,以实补虚,把评书的虚拟、写实、时空自由与镜头语言巧妙地结合起来。如:田连元在说到双城火车站时,电视画面中的田连元与双城火车站同在;在说到林彪看望伤员时,他紧扑几步单腿跪倒。这种大幅度的形体动作,在以前的评书舞台上是绝对没有的。同样,当他说到毛泽东看地图时,脸朝里,背对镜头,这也是过去评书中绝对见不到的。还有,当田连元、单田芳说到日本鬼子投降了,全国人民都激动的时候,我们运用了转台、摇臂和演员的运动调度,以类似的电视化手法来丰富演员表演,塑造人物,使评书所表现的内容得到更加直观而强烈的渲染。这种尝试不仅有利于演员的镜头前表演,也调动了电视机前观众的欣赏情趣,从视听上加深了对人物和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表现形式
在场景的设置上,三方既相对独立,又和谐统一。既有利于演员的分体表演,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寓意。整个背景是中国版图中的东北部分———“雄鸡”的头部,左侧是一个缓缓滚动的历史车轮,右侧为断壁残垣的城墙一角,每当演员说到一个特定的历史场面时,运用电视独有的灵活、动感的叠画手段,适时地通过特技在画面的一角插入珍贵的历史人物与历史画面,使观众能一面欣赏演员表演,一面融入历史的真实情境,多角度、多侧面地获得信息。用句时髦的话来说, 电视与评书互为条件,水乳交融,共同提升, 是电视与评书的“双赢”,也是拓展电视评书的表现功能的一次新的探索与尝试。
典型电视评书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近几年开办的、以历史文化讲座为主的栏目。现在,《百家讲坛》已成为央视名牌栏目,易中天、于丹等坛主也成为炙手可热的文化名人,根据他们的讲稿出版的图书更是畅销。
由于《百家讲坛》的许多坛主在讲授时,借鉴了评书艺术的一些表现技巧,因此在媒体对《百家讲坛》的一片赞扬声中,时常有人流露出对评书前景的担忧,似乎《百家讲坛》大有取代评书的势头。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提出用《百家讲坛》取代评书呢?我认为,一是坛主们注重表演,突出“讲”的可看性;二是他们注重讲故事的技巧,而这些恰恰都是评书受人喜爱的因素。
诚然,《百家讲坛》在传播历史文化知识,提升大众文化品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百家讲坛》和评书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评书是表演艺术,《百家讲坛》则是历史文化讲座。
田连元与电视评书
田连元1941年出生于长春市,祖籍河北省盐山县,出身说书世家,祖父田锡贵是著名沧州木板艺人、父亲田庆瑞先说东北大鼓,后改西河大鼓。童年的田连元随父母浪迹江湖,1948年,定居天津咸水沽,上学读书时被“津师附小三分校”评为全校唯一的模范儿童。读书五年,因父病,辍学从艺,没有获得一纸文凭。他靠借读同学的课本,自学完成了初、高中、大学的文科课程,并在学艺之暇,遍读名篇杂著开拓视野。在天津、济南一带开始演说长篇评书。 他是第一位将评书引入电视的表演艺术家,1985年他的评书联播《杨家将》在辽宁电视台试播成功,从此一炮而红,成为家喻户晓、备受喜爱的幽默派评书名嘴。
近来,由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主讲的电视评书<大话成语>,以及由此集合而成的《田连元大话成语》,在荧屏和图书市场上很是火爆。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评书在广播电台的火爆,面对各种娱乐形式的冲击,评书这门艺术似乎离电视的距离越来越远了,这让曾经把评书引入电视的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感到很心痛。
1985年他录制的长篇评书《杨家将》在全国各地电视台交换播出反响强烈,首开了长篇电视评书的先河,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新年、春节晚会,担任过“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栏目的开播主持人和撰稿人。1991年被“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小说连播研究会”评为“听众喜爱的优秀演播艺术家”。
评书讲成语是个新课题
用评书的形式去讲人们熟悉的成语,这在如今的书场上还不多见,田连元坦言对他来说是一个新课题。他说,中国成语的出处都有典籍记载,很严谨,但有时候让人觉得似懂非懂。用评书来讲就有必要还原成语来源当时的环境和场景。于是他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找到各成语的出处,将之还原到二十五史、<论语>、《左传》里面,发现每个成语都有具体的情景、前因后果,可以说,一个成语,就是一部小“评书”。
虽然把自己的这项工作形容为“螺蛳壳里做道场”,但是田连元却乐在其中,在他看来这不但是一种全新的学习和创作,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解读和传播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因为成语的出处绝大部分都是传统的典籍,都是文言文,非常洗练,而评书形象生动,可以借用很多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是用评书讲成语非常有利的一面,也有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思。
电视评书并未终结
作为第一个将评书引进电视的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对于评书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但是电视评书的衰落却是不争的事实。对此田连元表示,和“文革”前相比,说评书的队伍是缩小了,但从发展走向看,观众面却是扩大了,自觉不自觉中,评书已经在悄悄改革了。在今天,评书的艺术特征其实已经被其他很多艺术品种吸取,比如现在电视上有很多的故事会形式的节目,辽台王刚讲故事、江西台的金飞讲故事等等,很轰动,收视率很高。虽然它们不是评书,却学习了评书的许多形式和内涵,其实这是评书艺术的向外延展。今天的电视评书是少见了,但是广播书场却多起来了,受众面没有缩小,观众群没有变小,影响却扩大了。田连元表示,其实电视评书还有很大的可能性,只要有好的本子,讲述者的素质和能力能够承担,就还能出彩,电视评书从来都没有终结,好的评书需要功夫,需要年轮打磨,也需要积淀。
评书传承任重道远
如今,评书已经被国家列入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田连元说,评书的出现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至今未衰,而且始终是紧跟着时代步伐前进的。他说过的《杨家将》这部书其实最早出现在北宋末年,后来经历了各个朝代,逐渐演变丰富,才变成今天的面貌。虽然评书植根于民间,能深入民心,但是大家都知道,评书是曲艺中的弱势项目,而曲艺又是文艺界的弱势项目,因此评书陷入困境是很自然的事情,评书未来的发展任重道远。但是田连元对于评书的执著和热爱从来没有降温。他告诉记者,他目前正在
辽宁科技大学艺术系代课,自己也带弟子,几个弟子也都有了作品,他在台湾还有个女弟子,在传承方面他是不遗余力的。
如今,郭德纲等人把相声又请回了场馆,而连丽如等人在北京也开了宣南书馆,都非常火。田连元说,他都去过,每次去发现都是满座,观众也是新观众,老年人并不多。他觉得评书肯定有回到书场的趋势,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电视评书频道
由单田芳播讲的红色广播评书<贺龙传奇>在北京文艺广播首播,至今已经播了200集,正在录制并播出后200集。昨日是贺龙元帅113周年诞辰,在举办的《贺龙传奇》全国广播座谈会上,单田芳直言,红色广播电视评书工程是一个大工程,“光靠我一个,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他呼吁社会各界能够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和合作,并希望有专门的电视评书频道宣传红色经典。
虽然今年75岁,单田芳说起话来依然苍劲有力,精神十足。由他播讲的《贺龙传奇》目前已经在全国52个电台播出,而播出的广播频率预计将达到800个。他说,“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不同,红色经典得实事求是,讲得越实际,观众越买账。但这样又容易讲得枯燥,所以有一定难度”。不过,收听率给单田芳投了肯定票:在北京播出时,市场份额高达26.8%,也就是同时段听广播的十个人中有近三人在听《贺龙传奇》。
虽然首战告捷,单田芳却心里并不平静,广播评书《贺龙传奇》余下的200集正在录制中,100集同名电视评书也正在筹备中。他告诉记者,“红色广播电视评书工程包括28个开国元勋、九大元帅,还有几位大将等,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多录一些。”据红色广播电视评书工程主办方介绍,这一工程大约需要总投资5600万元。单田芳在座谈会上呼吁,“希望有识之士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经费难题,没有钱,这盘棋走不活。”此外,他还表示,光有了作品还不行,“我希望央视或其他电视台能开一个电视评书频道,用来宣传红色经典。现在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唯独没有评书,主要原因是节目不行,没人投广告。但有了好节目,也需要有频道才行,不然光有货也卖不出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