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避孕药
男性避孕药
动物实验证明,男性避孕药醋酸棉酚能破坏睾丸曲精细管中的精子、精子细胞和精母细胞,抑制精子的发生过程,使精液中缺乏精子。经过短期给药,停药后,动物的生育能力可以恢复。临床试用结果,本品的有效率在99%以上。但约有 1%的服药者在服药期间发生低血钾肌无力症,故未能推广应用。
研究背景
男性避孕方式主要是安全套及输精管结扎术,前者失败率高,后者相对不可逆。在发达国家,男性输精管结扎术很普遍,荷兰35岁以上夫妇有50%选择手术避孕,其中70%是男性做输精管结扎术,而新西兰40岁以上男性有一半接受该手术,英国每年也有4万例男性做此手术。而男性避孕药不仅克服了安全套的低效,又可保持男性生育能力。
研究现状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男性临床研究室主任谷翊群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男性避孕药正在研究中,大概分为甾体类和非甾体类两种。复方甾体避孕药已获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进入人体试验阶段。而CDB―4022属于非甾体类,由于其不影响激素水平、副作用小,有一定的前景。但结果如何,还有待临床应用研究的数据。避孕药应该符合三个基本条件:安全、有效、可逆,还要价格适中,使用方便。国内外一些男性避孕药可接受性调查表明,一半以上被调查者表示愿意接受和使用口服避孕药,更有男性希望借此掌控自己的精子。因此,男性避孕药如能研制成功,应有其市场且能推动人类的避孕方式变得更加人性化、多样化。
男性避孕药尚在实验阶段,对其效能的论断均还属于推测,尚未有药品通过临床实验。
作用机制
男用避孕药可以通过下述不同途径发挥作用:
(1)长期大量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降调解导致垂体促性腺激素(促卵泡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减少而抑制生精作用。
(2)采用促卵泡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的相应抗体,阻断该种激素的作用。但由于此2种激素均含有相同的a亚单位,且与促甲状腺激素的a亚单位相同,当抗体的作用不能达到专一地对抗该种激素时,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
(3)使用自体激素,如单独使用睾酮,或与孕激素联合使用,通过负反馈,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而抑制生精作用。庚酸睾酮定期注射可达到抗生育作用,停药后又可恢复,是一种有希望的男用避孕药
上述药物均通过抑制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而干扰生精过程。药物价格昂贵,使用不便,且同时抑制睾丸间质细胞的功能,以致辇酮水平下降,出现性欲减低或性功能障碍,因此仍需进一步研究解决。其中睾酮虽也抑制了间质细胞的功能,由于其本身有替代作用,故不影响性功能,有较好的使用前景。
(4)选择性抑制生精上皮的药物——棉酚,是我国学者先发现它的抗生育作用,并在国内进行大量研究及临床试用的。该项研究引起了国际的关注。它是一种男用口服避孕药,价格便宜,使用简单,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不良反应
男性避孕药将会是百分之九十九有效,而且对服食者带来较少不良副作用。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大学人类繁殖研究员安德森表示,在连串测试的结果发现,男性避孕药不会像女性避孕药那样存着多种副作用,女性避孕药的副作用包括影响情绪波动、凝结血块、头晕、作呕和头痛。男性避孕药的副作用应当很少,只会导致服食者的体重略为增加。
有专家指出,男性避孕药的另一个好处是,男性避孕药不会像切除输精管那样难以还原,因为男士只要停服避孕药十六周便可恢复生殖能力。
即将问世
美国
2012年8月21日,根据美国最新的研究报告:一种抗癌药物具有男性避孕药的潜质,而且不会有什么副作用。根据研究人员介绍,一旦男性避孕药研发成功,将来可能男性可以与女性一起分担家庭负担,以及降低孕妇死亡率的上升,同时还有可能给女性带来福音。
2015年6月23日,美国一家医疗研究机构研发出一种男性用避孕药,通过注射阻隔精子,打一针可以管好几年。这种男用避孕药名为“输精管胶”(Vasalgel),由帕萨默斯基金会研发,预计2018到2020年在美国上市。
印尼
2014年12月11日,印度尼西亚爱尔郎加大学教授研制出新型男性避孕药,据称避孕药有效性达99%,且几乎没有副作用。这种药丸提取自一种印度尼西亚灌木,通过影响精液中酶活性达到避孕作用。
这种植物属马钱科,驳骨草属,被巴布亚岛上的族人用来避孕已有相当长一段历史。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能破坏精液中的三种关键酶,使得它们在受精过程中无法正常进入卵子。
印度尼西亚多家媒体报道称,爱尔郎加大学教授班邦 从1985年了解到这种植物的功效,展开长达30年的漫长研究,致力于研发出男性避孕药。
他提取出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制成药丸,并开展临床试验以检验药丸的避孕效果。
班邦指出,这种药只针对酶发生反应,因此并不会影响精子的数量和质量。目前研究者还未发现这种避孕药引起的任何明显副作用。
印度尼西亚药品管理机构正打算开展更大规模的试验,进一步确定这种避孕药的效用。全球医药公司早已对这种避孕药表现极大兴趣。
班邦表示,这种避孕药将在2016年前问世。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7 23:02
目录
概述
研究背景
研究现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