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院门,是民营“苏州画院”与国有“苏州国画院”的争端。关于民营“苏州画院”与国有“苏州国画院”之争在中国美术界引起了沸沸扬扬的议论:“苏州国画院”指责“苏州画院”名称混淆视听给人误导,而民营的并具有独立经济法人资格的“苏州画院”则称遭遇到了来自体制内画院的排挤和打压。“画院门”事件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体制内外两种不同机构的一起冲突,这一现象从某一角度而言正揭开了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 “伤疤”。
事件简介
2009年10月18日
苏州画院美术馆正式开馆前夕,苏州画院在
《美术报》刊登开馆盛况及招聘画家广告,引起一定影响。但由于苏州国画院成立较早,很多应聘者便把应聘资料寄到了
苏州国画院,咨询电话也误打到了苏州国画院。同一个城市的两个画院,名字又有相似性,应聘者搞混并不奇怪,而苏州国画院在其后的一系列做法为两家画院的纷争埋下了伏笔。不久后,苏州国画院在《美术报》刊登相同篇幅的广告,并“澄清”称:“最近,苏州一民营文化企业刊登招聘员工广告。许多应聘者误把投档资料邮寄我单位。因我单位目前尚无招聘计划,故友情提示,以免应试者延误了应聘事宜。”苏州国画院后在接受采访时称,苏州国画院,社会上习惯称呼为“画院”,约定俗成,而苏州画院对外宣传从不表明企业单位行政的内容。
事件经过
2009年10月18日
苏州画院在《美术报》刊登开馆盛况及招聘画家广告,引起一定影响。不久
苏州国画院在《美术报》刊登一则“澄清”启事:“最近,苏州一民营文化企业刊登招聘员工广告。许多应聘者误把投档资料邮寄我单位。因我单位目前尚无招聘计划,故友情提示,以免应试者延误了应聘事宜。”这则启事所指的民营文化企业就是苏州画院。
苏州国画院院长
周矩敏说,好多人都以为我们在招聘,打电话询问,还把简历投给了我们。更有人问,“周矩敏是不是下台了,沈威峰要做院长了”。这让身兼苏州文广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的周矩敏心里很不舒服。
2009年11月7日,苏州画院在《美术报》上刊登招聘启事,启事中称,苏州画院是从事中国画创作和艺术理论研究的专业机构,隶属于苏州市文联。
2009年12月18日,苏州国画院向苏州市工商局递交了《关于纠正和规范“苏州画院”企业名称的申请》。苏州国画院质疑道,苏州画院名称不规范,按照规定,其构成应为“行政区域+字号+行业+集团”的模式。而眼下该名称混淆视听,误导公众,以为该画院是公办机构……苏州国画院认为,社会习惯一贯称苏州国画院为“画院”,其已形成公众概念,因两家单位名称相近,由此导致“我院陷入代人受过的尴尬境地,严重影响了我院的正常工作,也给我们文化战略工程带来了负面影响”。
12月30日,苏州画院在
《人民日报》发表声明:苏州画院和苏州国画院是两家不同的单位。但这个声明还是未说明苏州画院的性质。“沈威峰故意不说自己是民营企业,混淆视听。”
招聘在网络上也引起一片混战,在当代工笔人论坛上,自称来应聘的画家“金环蚀”发帖,指责苏州画院是“山寨版”,还指称,该画院原是一家夫妻店,院长是扬州摆地摊卖画的。有网友发帖称,许多领导也被误导,误以为苏州画院是公办的,还参加了苏州画院美术馆开馆仪式。有人反击苏州国画院养了一群不下蛋的鸡。双方混战引发数百条跟贴。沈威峰说,招聘启事上有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不可能混淆。他认为,是有人冒充应聘的画家,制造谣言,诽谤苏州画院。
2010年2月7日,周矩敏其后把给工商部门的材料(指苏州国画院向工商管理部门提出申诉,希望苏州画院的命名能依法加上字号,避免混淆视听给人误导)交给江苏一媒体,媒体随 后刊登了文章:“苏州画院是苏州国画院简称?一字之差玩‘噱头’。江苏某报报道《苏州画院是苏州国画院简称?》,其中指出苏州画院以“打破吃皇粮体制”为口号招聘画家是在玩“噱头”。很快,有媒体刊登沈威峰的文章《体制外的苏州画院遭排挤、打压?》作为反击,战事又开。
争议焦点
公办“苏州国画院”指责“苏州画院”的名称混淆视听,给人误导,已影响到其声誉;而民营“苏州画院”则称,因其发展壮大,引起对方的嫉妒,遭到排挤和打压。这场官司一路升级,从网上打到了报纸上,从工商局打到了省人大会议,从朋友圈里打到了党政领导面前。作为国内一个重要画派——
吴门画派内部的这一场官司已经演变成中国美术界的一个公共事件,被称为“画院门”事件。
事件评价
苏州大学一位教授认为,两家名号之争,实际上是两种体制的交锋,是在争谁是主流
文化,谁代表苏州的最高水平。苏州自古画家云集,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苏州文化艺术产业蓬勃发展,先后成立了70多家画院、100多家画廊,与公办画院形成了互为补充互相竞争的格局。事实上,两家的确走的完全是不同路子。苏州画院自称,独创“三位一体”运营模式,即画院、画家、文化公司为统一体,画家专心致力于艺术创作,画院只负责画家的创作选题、学术定位等指导工作,文化艺术经纪公司负责画家的作品推广及运营。只培养青年画家,不招聘名画家。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称,文化产业改革必将推动各方走向市场,名号之争的实质是利益之争。当然,也不能完全否定民办画院在这场产业改革中的存在价值。比如,民办画院在闯荡和接轨市场的过程中,或许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敏锐性,在用人、资金募集、发动和组织大规模艺术活动等用新方法,或许能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有益启示。而这样一场“战争”,对艺术、对艺术从业者、对艺术爱好者,又一一意味着什么呢?答案也许已在每个人的心里。我们只知道,最起码,对沈威峰来说,耗这么多精力去处理冠名之争,已经影响到了艺术创作,他已有整整3个月没拿画笔了。
苏州国画院打出吃醋“组合拳”
事件还是要从10月18日苏州画院美术馆正式开馆说起。开馆前夕,苏州画院在《美术报》刊登开馆盛况及招聘画家广告,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轰动。但由于苏州国画院成立较早,很多应聘者便把应聘资料寄到了苏州国画院,咨询电话也误打到了苏州国画院。同一个城市的两个画院,名字又有相似性,应聘者搞混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苏州国画院的一系列做法。
不久之后,苏州国画院也在《美术报》刊登相同篇幅的广告。没有任何庆典和重大活动的前提下,苏州国画院不惜重金刊登广告,理由竟然是证明苏州国画院的“身份”。
苏州画院的招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人才。却有人以“那个谁”、“金环蚀”等多个网名发帖,自称是从东北赶到苏州应聘的画家,大呼上当,说自己原来向往的是“官办(事业编制,“国”字号)”苏州国画院。遭到污蔑和诽谤的苏州画院立即报警,后经警方证实,网名“那个谁”和“金环蚀”竟然用的是同一个IP地址,自称应聘者的网友竟然就是苏州国画院画家沈宁。
而在“苏ghy”的网友,发布的这篇“画院门”帖子上,苏州国画院现任院长周矩敏则亲自出马,明确表态说:“苏州有许多知名文化企业如‘苏州本色美术馆’、‘苏州雨村美术馆’、‘苏州汉濮艺术中心’等,对苏州能有众多的文化企业我们感到欣慰,并给予大力支持,同样民营性质的‘苏州画院’、‘苏州画院美术馆’如能依法添加字号,我们也会倾力支持,把文化产业搞上去是我们大家的心愿!”。将苏州画院污蔑为“不依法”。
由此可见,从刊登广告为苏州国画院“正名”,到伪装千里迢迢应聘者向苏州画院“泼污水”,再到论坛上那篇气势汹汹的帖子,苏州国画院院长、苏州文化局副局长周矩敏都极有可能是知情的,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在苏州画院美术馆新开张并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之际,苏州国画院有预谋地打出了这一整套的吃醋“组合拳”。
苏州画院向来遵纪守法
按照苏州画院在其网站上公布的资料,苏州画院于1999年成立,2003年苏州市文联给予正式批复,是苏州市文联下属团体会员单位,是合法的独立法人单位。时任苏州市委书记的王珉和江苏省文化厅厅长的章剑华均代表政府发来的贺电,在贺电中都明确了“值此苏州画院正式挂牌之际”的主题,这也说明苏州画院是合法的,得到政府认可的专业艺术结构。
苏州画院美术馆开馆之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为苏州画院美术馆开馆展览题字“古今集粹、美不胜收”。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和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为苏州画院美术馆揭牌。苏州市市长阎立,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国强,苏州市政协主席王金华,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等,均出席了苏州画院美术馆的开馆仪式。
但在苏州国画院院长、苏州文化局副局长周矩敏眼中,苏州画院与苏州画院美术馆成了不“依法”的艺术机构。周矩敏的说法,无异于在说:江苏省和苏州市的主要领导,也都不懂法。
谁是“主谋”
苏州画院美术馆开馆之际,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在致辞中说:“今天我们看到了具有相当规模和艺术品味的苏州画院美术馆。她的建成,苏州画院院长沈威峰先生付出了许多心血,他在艺术上追求严谨,精益求精,富有开拓创新精神,为苏州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在致词中表示:“我相信苏州画院的艺术家们一定能开创出一番新天地,创作出造诣非凡的艺术佳作,向市民展示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迷人风采,传播美学文化.展示经典之作,,推动苏州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把握时代精神,传承吴门神韵,我们将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健康的心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创新,多元化发展美术事业!”
对于打造文化产业新模式的苏州画院及苏州画院美术馆,苏州市委市政府和全国美术界人士都给予极大的关注与殷切的期望。
通观整个所谓的“画院门”事件,无非是一个“吃醋”。原本的“国“字号画院,尽享天时地利人和,有着至高的荣耀和优越感。眼看着苏州画院和苏州画院美术馆的蒸蒸日上,难免有不平衡。热心艺术事业的有为人才,抱着要加入苏州画院的目的,邮政部门却误递到了苏州国画院,冷清的苏州国画院院长看到信件,可能也有些难过,于是震惊全国的“画院门”出炉了。
仅仅因为苏州画院美术馆成立并开始面向全国招聘画家,苏州国画院一边公开刊登广告,打压苏州画院,一面匿名散布网络谣言,冒充大学生应聘者来败坏苏州画院名誉。就连苏州国画院院长也跳出来指责苏州画院不合法。如此“吃醋”,令人极为不解。
笔者不禁要问,数以万元的广告费用哪里来?苏州国画院是向谁申请了这笔荒唐的广告费?恰好,苏州国画院院长周矩敏也是苏州文化局副局长,这种既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的设置,极为罕见。在全国范围内,花着纳税人钱,大张旗鼓地斥巨资去做如此无聊的事情,恐怕也唯有苏州国画院了。这次的荒唐被大众知晓,主要是因为白纸黑字地印在了报纸上,是不是还有更多的不为人所知的荒唐的花费?
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根本不能为“官办”的苏州国画院赢得脸面,文化产业正在兴起,同行之间的竞争还没有真正开始,标榜“官办”的地位不见得就可以在竞争中取胜。以刊登广告的形式,打压、排挤同城的同行,只能反映出苏州国画院在“国”字招牌下依旧心虚。
从酸酸的味道中,人们还嗅到了苏州国画院的不自信与恐慌,他们的叫嚣,甚至有那么一点“文革”时期贴“大字报”的味道。利用国家资源打压同城艺术机构,不应该是苏州市文化局副局长做的事情;依托网络匿名的方式,污蔑他人,公开颠倒黑白,无中生有地说苏州画院不依法,更不应该是苏州国画院院长周矩敏的所作所为。
苏州国画院的种种做法,既可笑,又可悲。可笑的是,苏州市国画院院长等人的法律意识单薄,言行夸张、激进而滑稽;可悲的是,周矩敏位高权重,苏州画院美术馆才刚刚开馆,就受到如此排挤与打击,不禁为他们和苏州其他艺术机构的发展捏一把汗。周矩敏的文化霸权与嗜好“吃醋”的恶习,是不是迟早要葬送苏州的文化事业?
从“吃醋门”事件中,也看到了苏州国画院近年来逐渐衰败的主要原因。当画家们都致力于维护自身“国”字号画家的身份时,当主要领导竟然沉迷于污蔑打击兄弟艺术机构时,还有谁潜心于艺术创作呢?
12月30日,苏州画院在《人民日报》发表郑重声明:“苏州画院与苏州国画院是两家不同的单位,特此告知全国前来我院应聘的书画家及文艺工作者注意区别。”并公布苏州画院的电话、地址、网址等联系方式。本来,误寄信件是邮政部门的失误。而从全国范围来看,名称相似的艺术机构也不在少数。在苏州画院的声明中,甚至还刊登了苏州国画院的电话号码,单从这一点,就比苏州国画院大气很多。
尊重与成就并不是靠“国”字号与“官办”画院时时刻刻挂在嘴边,苏州国画院肩负使命,承担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社会责任,任重而道远。
苏州画院美术馆开馆之后,创意策划了《画说苏州》的大型文化主题活动,拟招聘全国各地的画家画苏州,以改革开放的新苏州作为艺术创作的主题背景,通过画家的作品在全国巡回展出,从而提升苏州画派在全国的地位。
苏州画院和苏州画院美术馆从无到有,不花政府一分钱,却在建设苏州的文化品牌的过程中,功不可没。苏州画院就应该赢得的,是支持和掌声,而不是苛求与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