畤,汉语
三级字,读作畤(zhì或chóu或shì),其本意为秦汉时祭祀天地五帝的祭坛或古同“畴”,地名或古同“蒔”,移栽;分种。
《
唐韵》周市切《
集韵》渚市切《韵会》诸市切,𠀤音止。《
说文》天地五帝所基址祭地也。《史记·秦本纪》祠上帝西畤。《索隐注》襄公始列为诸侯,自以居西畤。西畤,县名,故作西畤,祠白帝。畤,止也。言神灵之所依止也。《前汉·郊祀志》
作畦。畤师古注如种韭畦之形於畦中,各为一土封也。
又祠之必於高山之下畤,命曰畤。注名其祭处曰畤。《
括地志》秦文公梦黄蛇自天而下属地,其口止於鄜衍,作畤郊祭白帝,曰鄜畤。秦宣公作密畤於
渭南祭靑帝,秦灵公作吴阳上
畤祭黄帝,作下畤亦祠黄帝。
又《哀四年》国夏伐晋,取郉任欒鄗,
逆畤隂人盂壷口。《後汉·光武纪》杜茂与贾览战於繁畤。《注》繁畤,县名,属鴈门郡。今代州县。
天地五帝所基址,祭地。从田寺声。
右扶风有五畤。好畤、鄜畤,皆黄帝时祭。或曰秦文公立也。周市切
(畤)天地五帝所基止祭地也。止
依韵会正。下基也。以基止释畤。以曡韵为训也。所基止祭地谓祭天地五帝者。立基止於此而祭之之地也。畤不见於经。秦人因周制垗五帝於四郊。依附为之。垗字音譌。遂制畤字耳。考封禅书。
秦襄公居西垂。作西畤。祠白帝。其後文公都汧。作鄜畤。
郊祭白帝。其後德公居雍。宣公作密畤於渭南。祭靑帝。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献公作畦畤
栎阳。祀白帝。汉高祖立黑帝祠。命曰北畤。按密上下三畤及鄜畤及北畤、谓之雍五畤。祭靑黄赤白黑五帝之地也。先言天地者、秦时谓五帝卽天地。故曰唯雍四畤。上帝为尊。秦之郊见卽祭畤也。从田。寺声。周市切。一部。右
扶风雝有五畤。地理志右扶风雍下曰。有五畤。按雍只有四畤。密畤、吴阳上畤、下畤、北畤也。史记雍五畤。汉志右扶风有五畤。葢兼
鄜县之鄜畤祀白帝而言。鄜虽属
左冯翊。而冯翊、扶风故皆内史地。故得统偁之。史记於高祖未立北畤前曰雍四畤。葢亦谓密、上、下、鄜四畤。是以四畤上亲郊见。而西畤、畦畤上不亲往。别白言之也。好畤、鄜畤皆黄帝时筑。筑各本作祭。今依韵会订。封禅书曰。自未作鄜畤也。而雍旁故有吴阳武畤。雍东有好畤。自古以
雍州积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葢黄帝时尝用事。虽晚周亦郊焉。其语不经见。缙绅者不道。按史公作吴阳武畤。而许作鄜畤。与史、汉不合。传闻之异也。或云
秦文公立。秦文公立鄜畤。史、汉皆云尒。而举为疑辞。且若好畤亦文公立者。皆传闻之异也。
◎
客家话:[
海陆丰腔] zhi3 shi6 [客英字典] zhi3 shi5 sii5 [台湾四县腔] zih3 sii5 [梅县腔] t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