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舌兰
Agave americana L
龙舌兰(Agaveamericana L.),隶属于天门冬科龙舌兰属[1],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具有不明显的茎;其叶基生,形成肉质的莲座状排列,叶尖带有暗褐色的硬刺,叶缘散布有刺状小齿。花茎粗壮,可高达6米或以上,顶端生有大型圆锥花序,开多花。蒴果呈长圆形,约5厘米长[1]。花期集中在5月至6月。
植物学史
用。
Agave americana 中的“americana”则表明了这种植物的地理起源,即美洲。龙舌兰属植物主要分布在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特别是墨西哥,那里的土著文化早已使用龙舌兰制作饮品和纤维。
这种植物的名字反映了它在早期植物学中的地位以及与其原生地的关联。龙舌兰因其独特的生长模式和利用价值(如制酒和纤维生产)在多个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形态特征
龙舌兰,天门冬科、龙舌兰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不明显。叶为基生呈莲座式排列,通常30-40枚,有时50-60枚,大型,肉质,倒披针状线形,长1-2米,中部宽15-20厘米,基部宽10-12厘米,叶缘疏生刺状小齿,顶端有1硬尖刺,先端具有暗褐色硬尖刺,长1.5-2.5厘米。
花茎粗壮,高6米或更高,为大型圆锥花序,多花,圆锥花序大型,长达6-12米,多分枝;花黄绿色;花被管长约1.2厘米,花被裂片长2.5-3厘米;雄蕊长约为花被的2倍。蒴果长圆形,长约5厘米。开花后花序上生成的珠芽极少。花期在5~6月。 [9]花穗上端自然弯曲,呈象鼻形,一根花穗上小花最少也有万朵以上,长度达四五米。
产地生境
龙舌兰约在6000万年前诞生在地球,原产于美洲热带,在中国华南及西南各省区常引种栽培,浙江(洞头、苍南(沿海和北关岛)、泰顺有归化或逸生), [1]在云南已有逸生多年;且在红河、怒江、金沙江等的干热河谷地区以至昆明均能正常开花结实。
生长习性
龙舌兰性喜阳光充足,稍耐寒,不耐阴,喜凉爽、干燥的环境。生长适温15-25℃,在夜温10-16℃生长最佳,在5℃以上的气温下可露地栽培,成年龙舌兰在零下5℃的低温下叶片仅受轻度冻害,零下13℃地上部受冻腐烂,地下茎不死,翌年能萌发展叶,正常生长,冬季凉冷干燥对其生育最有利,耐旱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疏松、肥沃及排水良好的湿润沙质土壤为宜。
繁殖方式
分株:多在生长季节进行,常可结合春季换盆进行。将老株基部萌发的幼苗取下,有根的直接上盆栽种,有根无根均能成活。
扦插:在生长季节进行,将叶腋处萌发的幼芽取下,晾5-7天,等伤口干燥后栽入排水、透气性良好的培养土中,很容易生根成活。
播种:若能采集到种子也可进行播种繁殖。播种繁殖具有相当高的出苗率,幼苗管理也不算困难。种子的发芽最佳温度夜间为15℃以上,白天30℃左右,若夜间温度低于10℃,白天温度低于20℃,种子的发芽率则大大降低,甚至不能出芽。播后要在盆面盖上透明的玻璃片进行保温保湿,播后7-10天即可出苗。
栽培技术
土壤栽培
日照:龙舌兰的原始生长环境经常有相当炽烈的阳光,因此,龙舌兰非常能适应日照充沛的环境,若环境中的阳光不够充足时,常会使植株的生长不好,失去它原有的英姿。因此,到了冬天,日照条件比较差,需要特别注意龙舌兰栽培环境的日照情形,尽量提供充足的日照,如此才能有益于龙舌兰的生长,使其安全过冬。
温度:龙舌兰具有坚硬的生命力,这当然也表示龙舌兰可以忍受比较恶劣的环境,在南方,纵然是冬天寒流来袭时,只要有充足的阳光,龙舌兰亦能适应。龙舌兰最低的生长温度为7℃左右,因此当温度过低时,宜移到室内养护,其余时间刚可在户外栽培。
浇水:龙舌兰的生性十分强健,对于水分的要求并不苛刻,不过,在它的生长期间必须给予充分的水分,才能使其生长良好。除此之外,冬季休眠期中,龙舌兰不宜浇灌过多的水分,否则容易引起根部腐烂。
施肥:由于龙舌兰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纵然在相当贫瘠的土壤上生长,也不会影响到植株的发育。不过,介质肥沃仍会使龙舌兰生长得更为良好。施肥的次数每年一次为宜,切勿经常喷洒废料,否则容易引起肥害。
盆土:龙舌兰的生长速度十分缓慢,因此,不须经常换盆,倘若经常欣赏,不但对植株没有帮助,反而会使龙舌兰的生长势变差,龙舌兰比较适合干燥的环境,因此它的盆土宜采用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土壤。
水培方法
龙舌兰有加温的环境中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水培,水培时需要去其所有的根系,用消毒液消毒,再用生根液浸泡一定时间;
在水培期间要注意菜青虫吃其叶片和心,从而失去商业价值和观赏价值,若发现有虫可以人工进行捕捉,也可以用杀虫药进行捕杀;
水培观根的要时常拿到阳光好的地方,不要长期放在阴暗的地方,那样叶片容易发白,变细,从而失去观赏价值;
冬天要注意保温,白天放在靠窗户边有阳光的地方,晚上没有取暖的室内需要把玻璃瓶放塑料或者纸箱里;若是叶片发黄或者向下耷拉着没有精神就有可能是冻伤拉,此时需要给它一些保温的措施。然后把其放在离门窗要的地方;
切记不要放在靠北面的地方,冬天换水的时候可以用12度到18度的温水进行换水,龙舌兰的抗性强,只要注意管理就可以安全过冬。
病虫防治
室内栽培常发生叶斑病、炭疽病和灰霉病,可用1%波尔多液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有介壳虫危害,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要注意通风,及时预防。
病害主要有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初呈淡绿色或暗黄褐色,后逐渐变为黑褐色,最后整个叶片都烂掉。发病原因是栽培环境闷热潮湿、通风不好、透光性差、氮肥施用量过多等,因此应从改善栽培环境着手进行预防,夏季高温时注意通风良好,避免闷热潮湿的环境,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并及时摘除腐烂的叶片,以免病原的扩散,发病初期可喷洒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绿乳铜100倍液以及炭疽福美、多菌灵等药物,每隔7-10天喷1次,最好几种药物交叉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虫害主要是介壳虫,包括盾蚧、粉蚧、根粉蚧等,对于寄生在植株表面的盾蚧、粉蚧可用竹签、镊子等将虫体清除,再在植株上喷洒药物。对于根粉蚧一旦发现应及时翻盆换土,换土时将根部的虫体清除干净,剪除受害严重的根系,将剩余的根系放在药液中浸泡1-2小时,取出晾干后再上盆。上盆前对培养土进行高温或药物熏蒸杀毒,以杀虫灭菌。此外,还要防止冻伤、阳光灼伤、因光照不足引起的植株徒长以及机械损伤等对植株造成的不良影响。
主要价值
园林
龙舌兰植物花茎高大,花序顶生,极为漂亮,开花时最长的花序记录达3.9米蔚为壮观。龙舌兰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是中国南方城市庭园及绿化带的常见花卉。
食用
龙舌兰作为一种食物资源在中美洲至少已有9000年的历史。人们一般以龙舌兰茎或叶子基部柔软的含淀粉的白色分生组织为食,也可以烘烤龙舌兰,或烹饪龙舌兰的表皮为食。在墨西哥东北部,龙舌兰的叶子还可以被用来喂牲畜。
经济
龙舌兰可用作酿造龙舌兰酒;[7]其叶纤维可用于制造船缆、绳索、麻袋等。
叶纤维供制船缆、绳索、麻袋等,但其纤维的产量和质量均不及剑麻;
能源
过于干旱、退化不能种植作物的大面积热带亚热带区域,可以种植作为生物燃料的龙舌兰植物。由于合成纤维的冲击,龙舌兰粗纤维生产正在逐步下降,种植0.6 万平方米的龙舌兰植物可提供约6.1亿升的乙醇,这就为全球日益紧张的能源提供了很好的补给。而且全球几乎1/5陆地表面半干旱,为提高生物燃料产量、扩大龙舌兰种植面积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药用
又总甾体皂苷元含量较高,是生产甾体激素药物的重要原料。
近种区别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无危(LC)。
植物文化
龙舌兰在其生命之中盛开只有一次,通常是10至25年之间,虽然某些物种可能需要长达100年才开花,不过还是很罕见,巨大的花序可高达7至8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花序,白色或浅黄色的铃状花多达数百朵,开花后植株即枯死。
龙舌兰花后即死的原因是开花结果的过程消耗了太多能量,以至于无法维系自己的生命,龙舌兰开花即死,故而被称为“世纪植物”和世界上“最稀罕的花”,大部分龙舌兰一生只开一次花,只有少数种类可以在花后存活下来。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01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