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碑目
清代樊彬撰著的专著
《畿辅碑目》是清代樊彬撰著的一部记录研究清代天津、北京及直隶省古代碑刻、遗迹的专著。
简介
《畿辅碑目》搜罗的碑刻多乾嘉诸名家所未见,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畿辅碑目》 - 历史
樊彬笃嗜金石文学,曾花费极大精力寻访海内碑刻。历代碑刻既是书法艺术的精华,又具有“载史存史证史”的作用,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樊彬生活的年代,虽已有《金石录》、《金石萃编》等多部金石碑版的著录存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有不少新发现的碑刻被收录与囊括进去。有感于此,樊彬时刻关注各种碑刻的出土新发现,并且迈开双脚,不辞辛劳,踏遍林间山野,广寻未见著录的金石碑刻,汇集成书,著《畿辅碑目》二卷、《待访碑目》二卷。樊彬在是书自序中谈到了他的动机、感受及《畿辅碑目》、《待访碑目》的内容和体例。他说:“畿辅古刻,散见诸家著述者甚少。而近代出土又时有见闻,其埋弃榛莽间者更不知凡几,不有记载,将使日就掩没,重为可惜。乃即耳目所及之现有碑刻录目汇存,自周至元,凡得一千五百数十种;旧籍所书世鲜传本者,概归待访,附录于后。时独山莫友芝同客京师,善其所为,更冀其仿《关中金石记》、《山左金石志》之例,编纂成书。”
《畿辅碑目》搜罗的碑刻多乾嘉诸名家所未见,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大概是在清代未能刊行的缘故,经查,张之洞编纂《书问答问》时并未将《畿辅碑目》列在他的这部指导治学门径的举要目录之中,而是将晚清赵之谦自刻本《寰宇访碑录补》(先前有孙星衍、刑澍的《寰宇访碑录》)列入其中。不过,据天津学人高凌雯讲,张之洞谓会稽赵之谦刊行《寰宇访碑录补》,什九皆樊彬所辑也。高老先生此话有何依据,或谓赵之谦从哪里得到的《畿辅碑目》钞本,赵究竟从樊彬书中吸取了哪些东西,如今已难以查考。
历史背景
《关中金石记》、《山左金石志》之例,编纂成书。”
《畿辅碑目》搜罗的碑刻多乾嘉诸名家所未见,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大概是在清代未能刊行的缘故,经查,张之洞编纂《书问答问》时并未将《畿辅碑目》列在他的这部指导治学门径的举要目录之中,而是将晚清赵之谦自刻本《寰宇访碑录补》(先前有孙星衍、刑澍的《寰宇访碑录》)列入其中。不过,据天津学人高凌雯讲,张之洞谓会稽赵之谦刊行《寰宇访碑录补》,什九皆樊彬所辑也。高老先生此话有何依据,或谓赵之谦从哪里得到的《畿辅碑目》钞本,赵究竟从樊彬书中吸取了哪些东西,如今已难以查考。《畿辅碑目》 - 樊彬
樊彬
樊彬生于嘉庆元年(1796),八岁丧父,少时即有文名,与邑人梅成栋、董怀新、庆云崔旭、任丘边浴礼、宝坻高继珩相友善。这些人都是知名的文人学者,樊彬在他们中年龄最小,却与他们的才气不相上下,当时许多要人都称赞樊彬“有国士之目”。樊彬屡试京兆不等,先是充当国史馆眷录,继授冀州训导,再迁湖北蕲水县丞,调钟祥县丞,后权知远安、建始等县。告归后,侨寓京师,居贫淡泊,至老精力不衰,所与交往者皆一时好古之士。边浴礼、宝坻高继珩相友善。这些人都是知名的文人学者,樊彬在他们中年龄最小,却与他们的才气不相上下,当时许多要人都称赞樊彬“有国士之目”。樊彬屡试京兆不等,先是充当国史馆眷录,继授冀州训导,再迁湖北蕲水县丞,调钟祥县丞,后权知远安、建始等县。告归后,侨寓京师,居贫淡泊,至老精力不衰,所与交往者皆一时好古之士。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23 02:17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