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肿
疾病症状
疖肿(furuncle)又称疖、疖子,是毛囊深部以及毛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侵袭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导致毛囊局部发生的急性化脓性病变。疖肿多为单发,若数目较多且反复发生,则称为疖病。
分型
根据疖肿的部位、数量和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单发疖肿、多发疖肿、痈、特殊部位疖肿等4大类。
单发疖肿
最常见的类型,通常发生在毛发密集的部位,如头皮、颈部、腋窝和腹股沟。这种类型的疖肿一般情况下是孤立发生的,局部表现为单个红、肿、热、痛的结节,并在中心形成脓肿。单发疖肿一般不伴有全身症状,若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多发疖肿
指在同一时间或短时间内,在多个部位同时发生的疖肿。多发疖肿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糖尿病、慢性病患者或营养不良者。这些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导致多个疖肿的形成。多发疖肿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和乏力,治疗起来相对困难,需要综合性的治疗和护理。
是指多个疖肿相互融合形成的大脓肿,病情较为严重。痈常发生在后颈部、背部和臀部等皮肤较厚且毛囊丰富的区域。痈的临床表现不仅包括局部红肿热痛,还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和淋巴结肿大。由于感染范围较大,痈可能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需及时进行抗生素治疗和外科引流。
特殊部位疖肿
指发生在解剖位置特殊区域的疖肿,如鼻疖、耳疖和眼睑疖(麦粒肿)等。这些部位的疖肿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可能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并发症。例如,鼻疖若不及时治疗,感染可能沿血管扩散,引起颅内感染;眼睑疖若处理不当,可能影响视力或引发眼眶蜂窝织炎。因此,特殊部位疖肿需特别关注,避免严重后果。
病因
发病原因
疖是毛囊及皮脂腺感染细菌导致。当皮肤受到摩擦或破损时,细菌会进入伤口迅速繁殖,分泌毒素引起。局部皮肤不洁,皮脂腺分泌物排出不畅,皮肤抓伤、擦伤,多汗者易发生疖。致病菌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偶可因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胞菌属,大肠埃希菌等单独或混合感染。
诱发因素
以下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
发病机制
正常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常有少量细菌存在,不会致病。当皮肤受到摩擦或破损时,全身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时,细菌就会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人体内的免疫细胞--白细胞奋起抵御、杀灭细菌,死亡的细菌、皮肤表皮细胞和白细胞聚集,形成脓液,也就是疖。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能产生血浆凝固酶,可使感染部位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从而限制细菌的扩散。疖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此炎症多为局限性,且有脓栓形成。
流行病学
疖肿的发病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卫生习惯、免疫系统健康、皮肤状况以及环境因素等。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疖肿的发病率可能会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疖肿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相当普遍,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据统计,大约有25%的人在一生中会至少有一次患疖肿的经历。大部分疖肿可以在短期内治愈。然而,如果感染严重并发生其他并发症,如败血症或中毒性休克,可能导致死亡。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存在集体性的传染源,火疖子的流行强度可能会增加。因此,要预防火疖子的传播,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定期清洁皮肤等。
症状
疖通常是一个或多个红色、半球形疼痛的结节。结节中心有脓头,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疼,破裂后可排出脓液,之后疼痛、红肿会渐渐减轻而愈合。
典型症状
开始表现为略微隆起的红色疼痛小结,大约豌豆大小,迅速发展为半球形坚实的结节,上面的皮肤出现红、肿、热、痛,边界不清。
肿痛范围不断扩大,小硬结渐渐变软而有波动感,其中心出现黄白色的脓头,脓头脱落、破溃后可排出脓液,随后疼痛、肿胀减轻,几天内可愈合。
有时,疼痛、坚实的红色结节不化脓也不溃破,可自然吸收。
疖可发生于任何部位,较常见于头面部、颈部和臀部。
伴随症状
患者可伴有发热、头痛不适等全身症状,也可出现邻近的淋巴结肿大。
就医
疖在大多情况下并不严重,在一定时间内可自行破溃愈合,一般不需就医。病情轻时,可外涂抗生素软膏治疗。但当病变部位疼痛剧烈,伴有头痛、发热等症状时,需要尽快到皮肤科就诊。医生一般通过观察皮损的部位、特点即可作出诊断。
诊断依据
就诊科室
诊断流程
皮肤上出现相应的皮损,及时到皮肤科就诊。
医生可能会询问以下病史:
接下来,医生可能会观察患者皮肤损害部位、形态。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脓液直接涂片、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等。如有发热等全身反应,可能需做血常规等检查。
相关检查
直接涂片检查
根据情况,医生可能会在患处取脓液,直接涂片送化验室做革兰染色然后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医生可能将脓液涂片留取标本作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以此明确细菌种类及指导临床用药。
血常规检查
发热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
鉴别诊断
痤疮可出现毛囊炎样皮损,通常病变较小,也可出现疖损害,但痤疮可出现多种不同的皮损。
病变范围大,可有数个脓栓,形成蜂巢状,除有红肿疼痛外,全身症状也较重。
通常发生在腋窝、肛门周围、外阴及乳晕等部位。
治疗
多数疖可自行破溃、愈合,一般不需治疗。病情较重的患者可通过外用药物和内服药物治疗,病变化脓成熟,但尚未破溃的疖应行手术治疗。此外,物理治疗可作为疖的辅助治疗。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早期没有化脓者可外用20%鱼石脂软膏、3%碘酊,亦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治疗 。
当出现皮损较大或反复发作、局部治疗无效、皮损周围伴有蜂窝织炎等情况时需使用抗生素,可阻止疖的发展并促使其消退。可选用耐酶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也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若患者合并糖尿病,应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以控制血糖。
手术治疗
晚期已化脓破溃的疖,医生会切开病灶,引出脓液。
中医治疗
外用药物
内服药物
早期以清热解毒为主,可服荆防败毒汤、五味消毒饮或黄连解毒汤等。
针灸治疗
其他治疗方式
可联合物理治疗,如远红外线、超短波、半导体激光等。
预后
通常情况下,疖的脓液排出后,数日内即可愈合,但可遗留瘢痕。
慢性疖病患者的疖反复发作,往往伴有贫血、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抵抗力增强时才容易痊愈。
并发症
发生于面部的疖,尤其鼻孔及上唇者,即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因面部有丰富的淋巴管及血管网,且和颅内血管相通,被挤压时可能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出现颜面部进行性肿胀,可有怕冷、高烧、头痛、呕吐、昏迷甚至死亡。
有时细菌可沿疖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败血症。
预防及日常护理
患者皮肤出现疖后,不要自行挤压、挑破。平时应注意增强机体抵抗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医嘱定期复查,了解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
家庭护理
生活管理
日常病情监测
特别注意事项
对于急性发炎尤其未熟的硬疖,不可挤压,更不可切开。疖已溃破时也不可用挤捏的方法排脓,以免病菌扩散,特别是发生于上唇的疖被挤捏后,细菌可进入颅内海绵窦而有致命的危险。
预防
平时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细菌感染,保持身体健康。同时需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基础疾病者应积极进行治疗。
发展史
人类对疖肿的诊疗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古代的植物药物到现代的抗生素和外科手术,疖肿的治疗方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为患者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对疖肿的诊疗方法还会不断地向更加精准、有效的方向发展。
研究进展
2022年9月1日,河南科技学院医院内科对鱼石脂软膏治疗疖肿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研究,其研究结果显示,鱼石脂软膏外敷治疗疖肿较红霉素软膏疗效显著。
2024年1月15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职业病医院对火针疗法配合复方黄柏液外敷治疗化脓性疖肿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研究。其研究结果显示,火针疗法配合复方黄柏液外敷治疗化脓性疖肿疗效较好。
参考来源: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21:03
目录
概述
分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