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证,中医病名。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因多种疾病的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小儿慢性病证。临床以形体消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大便不调为特征。由于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迁延难愈,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甚至导致阴竭阳脱,卒然而亡。故前人视为恶候,列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本病相当于西医学营养不良。
名词解释
疳证是由于喂养不当,或因多种疾病的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小儿慢性病证。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营养不良。
病因
本病病因主要为喂养不当,疾病影响,以及先天禀赋不足。
1、乳食不节,喂养不当
是疳证最常见的病因,太过是指乳食失节,饥饱无度,过食肥甘厚腻之品,生冷不洁之物,以致食积内停,积久成疳。
2、疾病影响
多因小儿长期患病,反复感染,或经常呕吐,慢性腹泻,或时行热病,病后失调,津液受伤,均导致脾胃虚弱,化生不足,气血俱虚,阴液消耗,久则致成疳证。
3、禀赋不足
父母精血不足,或孕妇患病遗害胎儿,或孕期用药损伤胎儿,以致早产、难产、出生低体重等。先天禀赋不足,脾胃功能薄弱,运化不健,水谷精微摄取不足,形成疳证。
病机
1、本病主要的病机变化是脾胃虚损,津液消亡。病机属性以虚为本。胃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输布,使水谷之精微化生气血,濡养全身。脾胃不健,生化乏源,气血不足,故临床可出现面黄肌瘦,毛发枯黄,饮食异常,大便不调等疳证之象。脾胃病变有轻有重,初起病情尚轻,仅表现脾胃不和,运化失健的证候,称为疳气。
2、疳证日久,气血虚衰,全身失养,必累及其他脏腑受病,而出现兼证。如脾病及肝,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肝之精气不能上荣于目,可见两目羞明,眼珠混浊,白翳遮睛之“眼疳”;脾病及心,心开窍于舌,心火内炽,循经上炎,则见口舌糜烂或生疮之“口疳”;脾病及肺,土不生金,肺气受损,则易反复外感,或出现咳嗽、潮热之“肺疳”;脾病及肾,肾主骨,肾精不足,骨失所养,久则骨骼畸形,出现“鸡胸”、“龟背”、肋缘外翻等“骨疳”;脾病日久,中阳失展,气不化水,水湿泛溢肌肤,出现全身浮肿之“疳肿胀”等。脾虚气不摄血,血溢脉外,可见皮肤紫斑出血;甚则脾虚衰败,元气耗竭,阴阳离绝而卒然死亡。
诊断依据
1、饮食异常,大便干稀不调,或肚腹膨胀等明显脾胃功能失调者。
2、形体消瘦,体重低于正常值15%-40%,面色无华,毛发稀疏枯黄。严重者形体干枯羸瘦,体重可低于正常值40%以上。
3、兼有精神不振,或好发脾气,烦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等症。
4、有喂养不当或病后失调,及长期消瘦病史。
5、贫血者,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都减少。出现肢体水肿,属于营养性水肿者,血清总蛋白量大多在45s/L以下,血清白蛋白常在20s/L以下。
病证鉴别
1、厌食
以长时期的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特征,无明显消瘦,精神状态尚好,病在脾胃,不涉及它脏,一般预后良好。
2、食积
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虽可见形体消瘦,但没有疳证明显,一般病在脾胃,不影响它脏。二者有密切的联系,食积日久可致疳证,正如《证治准绳、幼科》所言:“积是疳之母,所以有积不治乃成疳候”。但疳证并非皆由食积转化而成。疳夹有积滞者,称为疳积。
辩证要点
1、辨病因
疳证的病因有饮食喂养不当,多种疾病影响及先天禀赋不足等,临床上多种原因互相掺杂,应首先辨别其主要病因,掌握重点,以利指导治疗。
2、辨轻重虚实
疳证之初期,症见面黄发稀,易发脾气,多见厌食,形体消瘦,症情尚浅,虚象较轻;疳证发展,出现形体明显消瘦,并有肚腹膨胀,烦躁激动,嗜食异物等,症情较重,为本虚标实;若极度消瘦,皮肤干瘪,大肉已脱,甚至突然虚脱,为疳证后期,症情严重,虚极之证。
3、辨兼证
疳证的兼证主要发生在于疳阶段,临床出现眼疳、口疳、疳肿胀等。皮肤出现紫癜为疳证恶候,提示气血皆干,络脉不固。疳证后期干疳阶段,若出现神萎面黄,胃不思纳,是阴竭阳脱的危候,将有阴阳离绝之变,须特别引起重视。
治疗原则(要点)
疳证的治疗原则总以顾护脾胃为本。如饮食尚可,则胃气尚存,预后较好;如胃不思纳,则脾胃气竭,预后不良。正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临床根据疳证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治法,疳气以和为主,疳积以消为主或消补兼施,干疳以补为主。出现兼证应当随证治之。
症治分类
证名:疳气证
症状:形体略较消瘦,面色萎黄少华,毛发稀疏,食欲不振,或能食善饥,大便于稀不调,精神欠佳,易发脾气,舌淡红,苔薄微腻,脉细。
治法:和脾健运。
代表方:资生健脾丸加减。
常用中药:党参、白术、山药、茯苓、薏苡仁、泽泻、藿香、白蔻仁、山楂、神曲、麦芽。
证名:疳积证
症状:形体明显消瘦,面色萎黄无华,肚腹膨胀,甚则青筋暴露,毛发稀疏如穗,精神不振或易烦躁激动,睡眠不宁,或伴揉眉挖鼻,咬指磨牙,动作异常,食欲不振或多食多便,舌淡,苔薄腻,脉沉细。
治法:消积理脾。
代表方:消疳理脾汤加减。
常用中药:三棱、莪术、芜荑、槟榔、使君子、青皮、陈皮、黄连、胡黄连、灯心、麦芽、神曲、甘草。
证名:干疳证
症状:极度消瘦,呈老人貌,皮肤干瘪起皱,皮包骨头,精神萎靡,啼哭无力且无泪,毛发干枯,腹凹如舟,胃不思纳,大便稀溏或便秘,时有低热,口唇干燥,舌淡或光红少津,脉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
代表方:八珍汤加减。
常用中药: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熟地、白芍、川芎。
证名:眼疳证(兼证)
症状:两目干涩,畏光羞明,时常眨眼,眼角赤烂,目睛失泽,甚则黑睛混浊,白睛生翳,夜晚视物不清等。
治法:养血柔肝,滋阴明目。
代表方:石斛夜光丸加减。
常用中药:石斛、天冬、麦冬、生地、枸杞子、青葙子、菊花、黄连、牛膝、茯苓、川芎、枳壳。
证名:口疳证(兼证)
症状:口舌生疮,口腔糜烂,秽臭难闻,面赤唇红,烦躁哭闹,小便黄赤,或发热,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清心泻火。
代表方:泻心导赤汤加减。
常用中药:黄连、灯心草、朱茯苓、甘草、木通、淡竹叶、连翘、生地、玄参、麦冬。
证名:疳肿胀证(兼证)
症状:足踝、目胞浮肿,甚则四肢浮肿,按之凹陷难起,小便短少,面色无华,全身乏力,舌质淡嫩,苔薄白。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代表方: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加减。
常用中药:黄芪、白术、甘草、桂枝、茯苓、猪苓、泽泻、防己、生姜、大枣、附子、干姜。
其他疗法
1、中成药剂
(1)健脾肥儿片每服4-6片,1日3次。用于疳积脾虚夹虫积者。
(2)十全大补丸每服2-4g,1日3次。用于干疳气血两虚者。
2、推拿疗法
推三关,退六腑,推脾土,推板门,运土入水,揉阴陵泉,揉足三里,分腹阴阳,摩腹,推脊,捏脊。每次-20分钟,每日1次。用于疳气。
转归预后
由于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迁延难愈,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甚至导致阴竭阳脱,卒然而亡。故前人视为恶候,列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本病经过治疗,绝大多数患儿均可治愈,仅少数重症或有严重兼证者预后较差。
预防调护
1、预防
(1)合理喂养婴儿应尽可能用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平衡及饮食卫生。
(2)防止疾病影响积极防治脾胃疾病和寄生虫病,及时矫治先天性畸形如兔唇、腭裂,做好病后调养和护理。
2、护理
(1)定期测量患儿身高和体重,观察病情变化。
(2)对重症疳证患儿要注意观察面色、精神、饮食、二便、哭声等情况,防止发生突变。
(3)做好重症患儿的皮肤、口腔、眼部护理,防止发生褥疮、口疳、眼疳。
(4)根据病情需要配制相应食谱,如疳肿胀患儿,可吃乌鱼汤,以利疾病早日康复。
文献摘要
1、《颅囟经·病证》:“小儿,一、眼青揉痒是肝疳,二、齿焦是骨疳,三、肉白鼻中干是肺疳,四、皮干肉裂是筋疳,五、发焦黄是血疳,六、舌上生疮是心疳,七、爱吃泥土是脾疳。”
2、《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因大病或吐泻后,以药吐下,致脾胃虚弱亡津液。”
3、《活幼心书·疳证》:“大抵疳之为病,皆因过餐饮食,于脾家一脏,有积不治,传之余脏,而成五疳之候。若脾家病去,则余脏皆安,苟失其治,日久必有传变。”
4、《证治准绳·幼科》:“大抵疳之受病,皆虚使然。热者虚中之热,冷者虚中之冷,治热不可妄表过凉,治冷不可峻温骤补。……取积之法,又当权衡积者疳之母,由积而虚极谓之疳,诸有积者无不肚热脚冷,须酌量虚实而取之。若积而虚甚,则先与扶胃,胃气内充,然后为之微利;若积胜乎虚,则先与利导,才得一泄,急以和胃之剂为之扶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