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恶如仇
汉语成语
疾恶如仇(拼音:jí è rú chóu)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汉·桓宽《盐铁论·除狭》。
成语出处
黜恶若仇雠。(西汉·桓宽《盐铁论·除狭》)
忠果正直;志怀霜月;见善若惊;疾恶如仇。(东汉·孔融《荐祢衡表》)
后人根据以上文献总结出成语“疾恶如仇”。
成语典故
出生东汉末年的祢衡,自幼才思敏捷,善于辩论。他性格刚傲,不屑权贵,谈论起当时的风云人物时大都是贬低,就连曹操也不放在眼里。后来,祢衡与孔融相识,两人极为投缘。祢衡称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则认为祢衡是“颜回复生”。当时,孔融在曹操的手下担任少府一职,曾多次向曹操推荐祢衡。孔融还写信给曹操夸赞祢衡说:“他忠诚果敢, 为人正直;志向高远,品性高洁;见到善者,自己便为之惊悟;憎恨坏人坏事如同憎恨仇敌一样。”
曹操听了孔融的话,想要召见祢衡,不料祢衡向来狂妄,根本看不起曹操,对这样的邀请也不理不睬。曹操非常恼火,便想办法羞辱他,压压他的傲气。曹操任命他为打鼓的小吏,大宴宾客时,命祢衡击鼓助兴。他击打的鼓声音节殊妙,让人感动。按照规矩,鼓吏应该脱掉原来的衣服,换上表示地位的鼓吏衣服。曹操想借此机会戏弄他一番,看见他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报以一阵冷笑。祢衡见状,也哈哈大笑起来,卫官呵令他下去换衣服,哪知道他当众脱光衣服站在那里。在场的人无不惊呆,曹操非常生气,恨不得将他杀死,但又怕那样会坏了自己爱贤的名声,于是强忍了下来。
孔融得知此事后,感觉很对不起曹操,便责备了祢衡一番,并让他去向曹操道歉。祢衡思索了片刻便答应了。于是孔融赶去对曹操说,祢衡有“疯病”,他并不是故意的,而且他马上就会来道歉。曹操听后很高兴,心想祢衡终于低头认输了,便等候款待祢衡。
祢衡果然来了,然而他并没有来道歉。却在门外装疯卖傻,大骂曹操。曹操实在是无法忍受,便下令将他送给了荆州的刘表。刘表早就知道祢衡的大名,对他的才学十分佩服,把他奉为上宾,命他掌管文书。但他傲慢的个性还是没有改变。不久,刘表又将他送到了将军黄祖那里。黄祖是一个性情急躁的人。一次,由于祢衡出言不逊,黄祖盛怒之下下令将祢衡杀掉了。祢衡因为狂妄的个性而丢掉性命,当时年仅26岁。
成语寓意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嫉恶如仇”所颂扬的是侠客义士类的英雄形象。如《水浒传》中的李逵、鲁智深,以及本文中的祢衡等,他们往往处于社会的底层,常年忍受着剥削和压迫,因而在他们的内心滋生着反抗的萌芽,积聚着仇恨的力量,一旦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便打破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仇恨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给人以酣畅淋漓的快感。并以其鲜明的形像和突出的个性,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些嫉恶如仇的形象,虽然敢作敢为,爱憎分明,但大多数性情较为冲动,遇事不够冷静,缺乏理性的控制,使他们的人物形象也打上了鲁莽的烙印。
在现代社会中,“嫉恶如仇” 是对邪恶势力的一种震慑,是对社会不正之风的一种遏制。俗话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正气占了社会的上风,形成社会的主流,那么歪风邪气就没有横行的空间。有些人,面对社会的不良风气,不管不问,面对作恶的坏人坏事视而不见,明哲保身,贪生怕死,缺乏骨气和正义感。一个社会如果缺少正义的支撑,那么必须会土崩瓦解。所以当今社会应弘扬嫉恶如仇的正义感,使每个人面对邪恶的人或事时,身上表现出凛然正气,这才是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所在。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疾恶如仇”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含褒义;指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奉公不挠,疾恶如雠。”
唐·房玄龄等《晋书·傅咸传》:“识性明悟,疾恶如仇。”
宋·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新唐书·卷二〇二·文艺传中·李邕传》:“邕少习文章,疾恶如雠,不容于众。”
现代文学家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招贴即扯》:“他的著作,开口‘圣人’,闭口‘吾儒’,真是满纸‘方巾气’。而且疾恶如仇,对小人决不假借。”
现代作家梁斌《红旗谱》二十二:“他对军阀、政客,疾恶如仇。”
参考资料
疾恶如仇.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0:54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