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病
中医病名
痈病,中医病名。是指发生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本病的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肿胀范围多在6—9cm,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多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损筋伤骨,也不会造成陷证。但一般都多发于项后、背部,而且以成年人,尤其是中年和老年的患者为多。相当于西医的体表浅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名词解释
是指发生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本病的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肿胀范围多在6—9cm,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多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损筋伤骨,也不会造成陷证。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及特点,与西医病名急性化脓性疾病基本相同。
病因
本病多因皮肤破损染毒,或其他部位疮疡毒邪循经流窜所致;或因肝脾血热兼恚怒气郁,致邪毒蕴结,气血瘀滞而成。
病机
1.湿热风热之毒 蕴积皮肉之内,以致气血运行失常,气滞血瘀而为病。
2.火毒蕴结 火毒炽盛,蕴结于肌肤,以致局部气血凝滞,经络阻隔,故锨红肿胀疼痛。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初起,呈片状酱红色炎性浸润区,高出体表,质地坚硬,水肿,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
2.约经1~2周中央区皮肤出现多个小脓头,破溃后呈蜂窝状,继之中心部塌陷,如“火山口”状,患处剧痛。
3.常伴有高热,寒战,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白细胞增多等。
4.可发生于糖尿病患者,应详细检查,以免漏诊。
相关检查
诊断本病还可依据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增多。
辩证论治
辩证要点
应根据其症状,审其病程,划分阶段,同时结合部位及其热毒的轻重,气血的盛衰,年龄的大小等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按其病程可分为初期、溃脓期、收口期三个阶段。一般分为实证、虚证(指毒盛而兼体虚)两大类,但以实证最为多见。
治疗原则
本病以清热解毒为治疗原则,辅以外治法。实证给予散风清热利湿,合营托毒;虚证给予扶正托毒。
证治分类
1.初期 湿热风热之毒证
证候:在局部硬结的肿块上有粟粒样脓头作痒作痛;继则肿块向周围扩大,疮头也相继增多,此时色红掀热,疼痛更甚,恶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苔多白腻或黄腻,脉滑数或洪数。
治法:散风清热利湿,和营托毒。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常用药:当归、赤芍、丹参、银花、连翘、紫花地丁、陈皮、象贝母、炙山甲、皂角刺、生甘草。
2.虚证
证候:局部疮形平塌,根盘散漫,疮面紫滞,不易化脓,腐肉难脱,溃出脓水少或带血水,并且疼痛剧烈,壮热,唇燥,口干,大便秘结,小溲短赤,饮食少思,舌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滋阴生津,清热托毒。
方药:竹叶黄芪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生黄芪、条芩、甘草、当归、川芎、法半夏、麦冬、白芍、竹叶各一钱,生地、石膏(煅)各二钱,姜、灯心引。
3.气血双亏,毒滞难化型
证候:局部疮形平塌散漫,疮色灰暗不泽,化脓迟缓,腐肉难脱,脓水稀薄,色带灰绿,闷肿胀痛不显,疮口易空壳,发热,大便溏薄,小便频数,口渴不欲饮,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腻,脉数无力。
治法:扶正托毒。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常用药:党参、生黄芪、焦白术、当归、白芍、桔梗、皂角刺、茯苓、银花、生甘草。
其他疗法
外治法
1.初期:实证用金黄膏或玉露膏,虚证用冲和膏外敷。
2.溃脓期:上方均掺人八二丹或九黄丹;如脓水稀薄而带灰绿色者,改掺入七二丹。若腐肉阻塞,脓液蓄积难出,可作十字形切开手术。
3.收口期:用白玉膏掺生肌散。若疮口有空腔,皮肤与新肉一时不能粘合者,可用垫棉法,加压包扎,如无效时,则应采取手术扩创。
4.若气血两亏,疮形不起,亦可配合神灯照法或桑紫火烘法。
转归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
预防调护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饮食宜清淡,忌食鱼腥、辛辣、炙博之品。 
文献摘要
《灵枢·痈疽》云:“痈者,其上皮薄以泽。此其候也。……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4 22:31
目录
概述
名词解释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病因
病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