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毒
中医病症
痰毒,中医病名。是指发生在颈部两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俗名“痰毒”。特点是初起局部皮色不变,肿胀,疼痛,灼热,肿块边界不清。多发于儿童。于冬春季节多发。相当于西医的颈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本病一般预后良好。
名词解释
是指发生在颈部两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俗名“痰毒”。特点是初起局部皮色不变,肿胀,疼痛,灼热,肿块边界不清。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及特点,与西医病名颈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基本相同。
病因
多因外感风温夹痰热或肝胃火毒夹痰热侵袭少阳阳明之络,蕴结于颈侧而发;亦有因乳蛾、口疳、龋齿或头面疖肿等感染毒邪而诱发者。
病机
1. 风热痰毒 痰毒之邪,蕴结于颈侧,阻于少阳、阳明之络,气血运行受阻而成肿块。
2. 肝胃火毒 肝胃火毒挟痰上攻,循经蕴结于颈部,故肿势散漫,硬结疼痛。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多见于儿童。常生于颈部两侧,但颌下、耳后、颏下等处也可发生。
2.初起患部结块,形如鸡卵,白肿,灼热,疼痛,活动度不大。约经7一10天,如不消散,即欲成脓,此时结块处皮色发红,肿势高突,疼痛加剧如鸡啄米样,按之中软而有波动感。溃后流脓黄白稠厚,肿消痛减,约10天左右愈合。
3.本病多伴有轻重不同的全身症状,如恶寒、发热、头痛、口干、便秘、尿赤等。
病证鉴别
1.痄腮 多发于腮部,常双侧发病;色白漫肿,酸胀少痛;不会化脓,7—10天消退;有传染性。
2.擧核 本病为慢性颈部淋巴结炎。虽多由头面疮疖、口腔感染等疾病引起,但结核肿形较小,推之活动;一般不会化脓;无全身症状。
辩证论治
辩证要点
本病从未成脓、成脓来辩证。未成脓表现为患部结块,形如鸡卵,白肿,灼热,疼痛,活动度不大;成脓表现为此时结块处皮色发红,肿势高突,疼痛加剧如鸡啄米样,按之中软而有波动感。
治疗原则
本病以清热解毒为治疗原则,辅以外治法。实证给予散风清热利湿,合营消肿。脓成给予切口排脓。
证治分类
1. 风热痰毒
证候:颈侧或耳下、缺盆处白肿、热、痛,疼痛牵引肩部及上臂,肿块形如鸡卵,活动度差;伴恶寒发热,头痛,咳嗽;舌质淡红,苔黄,脉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化痰消肿。
方药:牛蒡解肌汤加减。肿块坚硬,加玄参、赤芍、花粉清热消肿。
常用药:牛蒡子、薄荷、荆芥、连翘、山栀、丹皮、石斛、玄参、夏枯草。
2. 肝胃火毒
证候:颈部白肿(或红肿)、热、痛,肿势散漫,连及前颈、后项或耳下,硬结疼痛;伴高热,口渴欲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消肿。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常用药:川黄连、黄芩、甘草、桔梗、元参、荆芥穗、防风、升麻、薄荷叶、连翘(去心)、马勃、白僵蚕、蝉退壳、牛蒡子(炒)、柴胡、炒山栀、生大黄、芒消(提净)。
其他疗法
外治法:脓成则切开排脓,用九一丹或八二丹药线引流,外盖金黄膏或红油膏。脓尽改用生肌散、白玉膏。 
转归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
预防调护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饮食宜清淡,忌食鱼腥、辛辣、炙博之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3 17:59
目录
概述
名词解释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病因
病机
诊查要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