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
葫芦科苦瓜属植物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是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援状柔弱草本,苦瓜茎、枝上被柔毛,卷须纤细;叶柄细长,背面淡绿色,叶脉呈掌状;花为雌雄同株;果实纺锤形或圆柱形,多瘤皱,成熟后橙黄色;种子长圆形,两面有刻纹。《本草纲目》载“苦以味名”,因此得名苦瓜。
植物学史
1.1命名由来
在民间传说中,苦瓜有一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品质,就是与任何菜如鱼、肉等同炒同煮,绝不会把苦味传给对方,所以有人说苦瓜“有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功”,誉之为“君子菜”。《本草纲目》载“苦以味名”,因此得名苦瓜。苦瓜以味得名,苦字不好听,广东人又唤作凉瓜(广东人不叫凉瓜只叫苦瓜,后来有外地或叫外省人来广东后才叫凉瓜)。苦瓜形如瘤状突起,又称癞瓜;瓜面起皱纹,似荔枝,遂又称锦荔枝。
1.2栽培历史
苦瓜在印度、日本和东南亚栽培历史很久。17世纪传入欧洲,多作观赏用。中国在明代朱撰《救荒本草》(1406年)中已有苦瓜的记载。明代徐光启撰《农政全书》(1639)提到南方人甚食苦瓜。说明当时在中国南方普遍栽培苦瓜,现分布全中国。
1.3本草考证
对苦瓜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救荒本草》,称“锦荔枝”、“癞葡萄”。苦瓜一名最早见于明代《滇南本草》,后又有异名如红姑娘《群芳谱》、凉瓜《广州植物志》,瘌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红羊《泉州本草》等。
形态特征
一年生攀援状柔弱草本,多分枝;茎、枝被柔毛。卷须纤细,长达20厘米,具微柔毛,不分歧。
叶柄细,初时被白色柔毛,后变近无毛,长4-6厘米;叶片轮廓卵状肾形或近圆形,膜质,长、宽均为4-12厘米,上面绿色,背面淡绿色,脉上密被明显的微柔毛,其余毛较稀疏,5-7深裂,裂片卵状长圆形,边缘具粗齿或有不规则小裂片,先端多半钝圆形稀急尖,基部弯缺半圆形,叶脉掌状。
雌雄同株。雄花:单生叶腋,花梗纤细,被微柔毛,长3-7厘米,中部或下部具1苞片;苞片绿色,肾形或圆形,全缘,稍有缘毛,两面被疏柔毛,长、宽均5-15毫米;花萼裂片卵状披针形,被白色柔毛,长4-6毫米,宽2-3毫米,急尖;花冠黄色,裂片倒卵形,先端钝,急尖或微凹,长1.5-2厘米,宽0.8-1.2厘米,被柔毛;雄蕊3,离生,药室2回折曲。雌花:单生,花梗被微柔毛,长10-12厘米,基部常具1苞片;子房纺锤形,密生瘤状突起,柱头3,膨大,2裂。
果实纺锤形或圆柱形,多瘤皱,长10-20厘米,成熟后橙黄色,由顶端3瓣裂。种子多数,长圆形,具红色假种皮,两端各具3小齿,两面有刻纹,长1.5-2厘米,宽1-1.5厘米。花、果期5-10月。
生长环境
温度:苦瓜起源于热带,要求较高的温度,耐热而不耐寒,但通过长期的栽培和选择,适应性较强,10-35℃均能适应。根据试验资料,苦瓜种子萌芽的适温为30-35℃。苦瓜的种皮虽厚,但在40-50℃温水叶中浸种4-6小时,在适温下催芽,经过48小时就开始发芽,60小时便有70%以上萌芽。20℃以下发芽缓慢,13℃以下发芽困难。在25℃左右发芽快而粗壮,经15-20天使可育成4-5片真叶的壮茁。苦瓜开花结果的最适温度为25℃左右,在14-25℃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苦瓜植株的生长发育,结果早,产量高。
光照:苦瓜属于短日作物,喜光不耐荫。春播苦瓜,常遇到低温阴雨,光照不足,使幼苗徒长,叶色发黄,茎蔓细弱,开花结果期需要较强的光照,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多积累有机养分,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水分:苦瓜喜湿而怕雨涝,在生长期间要求有70-80%的空气相对温度和土壤相对湿度。如遇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天气,或暴雨成灾排水不良时,植株生长不良,极易发生沤根死苗和感病烂瓜。
土壤:苦瓜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适应性较广,南北各地均可栽培。一般以在肥沃疏松,保土保肥力强的土壤上生长良好,产量高。
营养:苦瓜对肥料要求较高,如果有机肥充足,植株生长粗壮,茎叶繁茂,开花结果多,品质好。特别是生长后期,若肥水不足,则植株衰弱,叶色黄绿,花果少,果实细小,苦味增浓,品质下降。因此及时追肥,特别在结果盛期要求有充足的氮磷肥。
分布范围
原产东印度,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中国南北均普遍栽培。本属约45种,多数种分布于非洲热带地区。我国有3种,其中1种引进。
繁殖方法
多为种子繁殖。
浸入种子处理:选用高产、高效、优质、新鲜、饱满、无霉变的优良种子,放入干净容器中,由于苦瓜种皮坚硬,用温汤浸种方法进行浸种:将种子浸人55~60℃的温水中,边浸边搅动,并随时补充温水,保持55℃水温10~15 min,再倒入少许冷水使水温降至25~30℃进行浸种,浸种时间为8~12 h。将浸过的种子放入有效成分为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液中浸泡20 min,取出后用清水冲洗2次,防病菌繁殖。
催芽:用竹篮子将种子装好盖上干净的湿毛巾,种子厚度不宜超过3 cm,在30~33℃度的环境下催芽,在催芽过程中要保持种子湿润而不渍水。经过催芽24~48 h有80%的种子胚根露出后,胚根长0.2 cm可播种[15]。催芽要放到30-35℃的环境下进行,一般3天可有80%以上的种子出芽。如果温度不能保证,一般7天左右才可发芽。由于苦瓜发芽不整齐,应该分批把先发芽的种子挑出来播种。
营养钵育苗:首先将装好营养土的营养钵排放在苗床上,再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撒上一薄层(0.5-1厘米)干的营养土,然后将萌芽的种子播入钵内,每钵播一粒,播后覆盖营养土2厘米,最后用塑料薄膜盖严,提高床温,使其能维持在25-30℃。出苗后略通风降温,保持在20-25℃,晴天气温在20℃以上,可揭开薄膜,接受自然光照,夜间再盖上。定植前3天,揭开薄膜炼苗,提高幼苗耐寒能力。育苗期间若营养土干燥时,应在晴天中午适当浇水,以满足幼苗对水分的需要。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苦瓜对土地要求不严格,各种土壤均可种植。但其根系较发达,侧根多,且根群较广,耐肥不耐瘠,喜湿忌渍水。因此,选择地势高、土质疏松、排水方便、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种植苦瓜的地块要提前犁晒、耙碎, 然后按行距1m-1.2m的距离进行开沟, 开沟深度为20cm, 宽度为50cm。
适时播种
苦瓜在东北地区一般在3月中下旬, 在大棚中进行播种育苗,多采用营养钵直接育苗。苦瓜秋植植期一般为7-8月,此期气候适宜,易管理,采收时间长,产量高。苦瓜冬植植期为11-12月,由于冬季气温低,种植时宜采用薄膜覆盖,实行膜下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既能保肥保水,提高地温,促进幼苗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又能省工、省本。
合理密植
苦瓜生势较旺,侧枝较多,生育期较长,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群体结构,才能夺高产。因此,种植密度(规格)要合理,按行距1m—1.2m, 株距40cm—50cm的标准用锄头开穴定植。定植时, 将瓜苗摆入穴内, 轻轻撕去营养钵, 将土块埋入穴内, 覆土到子叶下1cm处, 压实, 然后浇定根水, 以保成活。
施足基肥
播种种植时,先按种植规格犁开沟,在沟中挖穴,,随着开沟施入底肥, 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4500kg—5000kg, 氮磷钾复合肥30kg—40kg。将肥料施入沟内然后耙平。
肥水管理
水分管理
苦瓜喜湿不耐涝, 最适宜的空气湿度在80%左右。在苗期要保证土壤湿度, 发现土壤表层干旱, 为保证幼苗顺利出土, 只需要用喷壶将土表喷湿即可。苦瓜喜湿润,忌积水,在用水上可根据土壤干湿情况进行。一般晴天太阳猛烈蒸发量大,水分消失快,需及时灌水,以保证其生理需水的要求,避免受旱萎蔫,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若遇暴雨,应及时做好排水工作,以免田间积水而引起烂根发病。幼苗定植后, 浇足定根水, 这个时期可采用沟灌的方式进行, 但不易浇大水。缓苗期浇足1次水后要控水蹲苗, 防止秧苗徒长。根瓜坐好后不再蹲苗。在第一个瓜开始膨大时, 每隔5-10天根据土壤墒情浇一次水。开花结瓜期需水较多, 保持土壤湿润, 但不易浇大水, 防止造成落花落果, 防止病害发生。盛瓜期需水量较高, 要保证土壤含水量在80%以上。
施肥管理
苦瓜喜肥, 如果有机肥充足, 植株生长粗壮, 枝叶繁茂, 开花结瓜多, 瓜肥大, 品质好。生长后期如果肥水供应不足就会导致植株矮小, 结瓜少而小。因此, 苦瓜在栽培过程中, 要结合中耕施入足够的有机肥。然后根据植株的长势进行追肥。一般在定植缓苗后, 进行一次追肥, 以促秧苗生长。每亩施尿素10kg左右。在第一个瓜全部坐住并开始膨大时, 随着浇水追施10kg—15kg尿素。盛瓜期以后增施1—2次过磷酸钙, 每亩用量约在10kg—20kg, 这样可以延长苦瓜的采收期。
中耕除草
苦瓜是长蔓生蔬菜, 需要搭架。所以前期必须做好中耕除草工作, 后期主要拔除田间杂草。一般在定植浇过缓苗水以后, 土壤表层不黏时进行第一次中耕, 瓜苗根部附近中耕宜浅, 不能松动幼苗根部, 距离苗远的地方深耕3cm—5cm, 行间可更深一点。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 提高土壤温度, 保全苗, 促进植株生长。第二次中耕约在第一次中耕后的半个月左右浇完水后进行, 中耕深度适当浅些, 保护好新长出来的根系。当瓜蔓长到半米以上, 可以搭架时, 不再进行中耕。要及时拔除杂草, 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在第一次中耕后, 如果出现缺苗, 要及时补栽, 以保全苗。
搭棚引蔓
定植后, 瓜秧开始爬蔓高度达60cm时, 要及时插架引蔓。大面积栽培时, 一般搭“人”字架, 支撑力大, 对风的抗力强。“人”字架就是在每株瓜苗内侧距离瓜秧根部10cm处插一根竹竿, 两条相对的竹竿向内侧倾斜交叉成“人”字形。在交叉的地方各加一条横杆, 然后用绳扎紧竹竿交叉的地方。由于苦瓜主蔓的分枝能力较强, 如果侧枝较多, 就会影响主蔓的生长发育, 影响产量。因此, 要进行整蔓打杈, 摘除多余和弱小的枝蔓。苦瓜秧苗的攀附力较弱,不能自已爬上支架,需要人工进行拉蔓。拉蔓时沿着竹竿顺时针攀绕。植株爬蔓初期, 进行人工绑蔓, 每隔50cm—60cm用绳绑一道, 引蔓上架。当植株长至1米以上时, 将植株高度一半以下的侧芽或侧蔓摘除。到中期, 蔓叶繁茂, 结瓜多, 一般不用打杈。到了植株生长后期, 要适当摘除过密的侧蔓及老叶、黄叶、病叶。
主要价值
营养
清热解毒:苦瓜能泄去心中烦热,排除体内毒素。苦瓜最好的吃法还是凉拌。凉拌能够很好地保留苦瓜中所含有的维生素。如果用清炒的方法,会使这些维生素在清炒的过程中大量丢失,而且清炒后油的含量比较高,人们食用后会摄入较多的油脂,不能起到清凉败火的作用。
养颜嫩肤:常吃苦瓜能增强皮层活力,使皮肤变得细嫩健美。用鲜苦瓜捣汁或煎汤,对肝火赤目、胃脘痛、湿热痢疾,皆为辅助食疗佳品;取鲜苦瓜捣烂外敷,可治疗痈肿、疖疮;夏天小儿易患痱子,将苦瓜切片试擦身上的痱子,可早日痊愈;苦瓜煮水或作美食,可散热解暑。
降血糖:蚌肉苦瓜汤是降血糖上品。苦瓜粗提取物含类似胰岛素物质,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中医认为,苦瓜性味甘苦寒凉,能清热、除烦、止渴;蚌肉甘咸而寒,能清热滋阴、止渴利尿。两者合用,清热滋阴,适用糖尿病偏于胃阴虚有热者。
养血滋肝:苦瓜味苦,生则性寒,熟则性温。生食清暑泻火,解热除烦;熟食养血滋肝,润脾补肾,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但吃苦瓜也应注意不要损伤脾肺之气。尽管夏天天气炎热,但人们也不可吃太多苦味食物,并且最好搭配辛味的食物(如辣椒、胡椒、葱、蒜),这样可避免苦味入心,有助于补益肺气。
消炎退热:苦瓜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吃得惯,但营养成分极为丰富,除了富含蛋白质、糖、矿物质、维生素外,还含有几种独有成分。其中,苦味素被誉为“脂肪杀手”,能清热泻火、健脾开胃;苦瓜甙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血压、血脂、胆固醇等,保护心脑血管;奎宁等生物碱类物质有利尿活血、消炎退热、清心明目等作用。苦瓜尤其适合春夏去火,辅助治疗疮肿、中暑、痱子等病症。吃苦瓜可先用开水焯一下,清炒、凉拌都可以。吃不惯苦味的话,可用冰镇的方法,加入少许冰糖水调味。
健脾开胃:苦瓜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吃得惯,但营养成分极为丰富,除了富含蛋白质、糖、矿物质、维生素外,还含有几种独有成分。苦瓜的营养价值中包含了苦瓜甙和苦味素两种能增进食欲营养成分, 使苦瓜的营养价值能达到健脾开胃的功效;苦瓜的营养价值所含的生物碱类物质,也有利尿, 活血, 消炎退热等神奇功效。
药用
《随息居饮食谱》载苦瓜清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苦瓜汁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利于肠道,但脾胃虚弱的不宜多食,中国自古以来有“良药苦口”的名言,则是味苦之良蔬也。
苦瓜根、藤、叶及果实:苦,寒。清热解毒,明目。用于中暑发热,牙痛,泄泻,痢疾,便血。
【佤药】介耸:果实治烦渴,眼赤疼痛,痈肿丹毒,恶疮。花治胃气痛,眼疼;叶治丹火毒气,恶疮结毒,杨梅疮,大疔疮《滇省志》。
【基诺药】阿能歌尻:叶、藤治肝炎,热病烦渴,暑,痢疾;外治蛇虫咬伤《基诺药》。
【畲药】苦瓜:苦瓜捣烂,绞汁治热痢。
【侗药】散鬼拱(sanglGueelGaemc):根治霍乱呕吐,腹泻,痰痢,急性肠炎。
【傣药】麻坏(西傣):果实、叶治久病频渴,咽喉脓肿,疔疮疽肿《滇药录》、《版纳傣药》、《傣药录》。
食用
苦瓜果味甘苦,成熟果肉和假种皮主要作蔬菜食用;苦瓜在夏季上市时将其加工成保健饮料,可供全年饮用。有苦瓜蜜汁饮料、消暑饮料、速溶保健饮料、苦瓜与南瓜或大蒜、金桔等复合而成的保健饮料、苦瓜茶、苦瓜奶等。只要消除苦味,将会有更多人习惯饮用。苦瓜泡菜一种用低浓度盐与新鲜苦瓜腌制而成的腌制品。苦瓜蜜饯、苦瓜果脯糖渍、糖煮而成。
观赏
苦瓜对烹饪要求不高,与别的菜混搭不会把苦味扩散至其他菜;苦瓜藤具有观赏价值,城区有庭院居民往往自发搭架种植,亦观亦食,笑称“苦中作乐”。
病虫防治
病害
猝倒病
危害症状:猝倒病在幼苗出土不久最易发生。初时幼苗幼茎基部呈水浸状,而后病部变淡褐色,幼苗近地面处明显缢缩,子叶尚未凋萎而倒伏。土壤温度低,湿度大时有利病菌的生长与繁殖,所以一般夜晚凉爽、白天光照不足、苗床湿度大时发病严重。
防治措施:①苗床消毒:种植前用70%五氯硝基苯与50%福美双于植沟中进行土壤消毒处理。②药剂防治:可用72.2%霜霉威盐酸盐750倍或用灵·代森或58%甲霜灵·代森锰锌或75%百菌清600倍或32%甲霜·恶霉灵300倍液喷于幼苗基部。
炭疽病
危害症状:瓜条、叶片及茎蔓均可发病。瓜条上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初时淡黄褐色,后期变红褐色至淡褐色,稍凹陷。叶片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至棕褐色,略湿腐。茎蔓上病斑长圆形,褐色、凹陷,有时龟裂。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并进行种子消毒。②重病地与非瓜类蔬菜进行轮作。③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同时适当控制灌水,雨后要排除积水。④及时摘除病叶、病枝和病瓜,并要保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⑤药剂防治:于发病前用25%咪鲜胺1500倍喷施预防;发病时用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或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喷施。
褐斑病
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初时在叶片上产生褐色圆形小斑点,后逐渐扩展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周围常有褪绿晕圈,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大连接成片,最终整叶干枯。
防治措施:①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②及时搭棚、整枝和摘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③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要氮、磷、钾结合,并喷瓜菜用叶面肥。④适时灌水,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注意控制田间湿度。⑤重病地要实行轮作。⑥药剂防治与炭疽病相同。
白粉病
危害症状:叶、叶柄和茎均可发病。叶片发病,叶正面、背面初期产生白色小粉点,扩展后为圆形、近圆形稀疏白色粉斑,随病情发展粉斑连片,叶面布满一薄层白粉。病重时,叶片逐渐变黄,最后干枯,使整株生长及结瓜受阻,生育期大大缩短。叶柄、茎蔓发病,病部长满稀疏白粉。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耐)病品种。②合理密植,及时搭棚、整蔓和摘叶,增强植株通风透光。③采用配方施肥,增施(喷施)中微量元素肥。④适度灌水,不使土壤过湿。⑤药剂防治:于发病前用32.5%嘧菌脂苯醚甲环唑或百菌清喷施预防;发病后用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或用80%硫磺干悬浮剂600倍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交替喷施。
病毒病
危害症状:病株叶片上呈现黄绿相间的花叶,植株矮小,尤以顶部幼嫩茎叶症状明显。新叶不舒展,叶面皱缩,产生黄绿斑驳(俗称鸽子藤),后期黄斑变坏死斑。早期发病,瓜苗生长不良,节间短缩,从下部叶片往上黄枯。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耐)病品种。②进行种子消毒。③实行轮作(有条件的最好实行水旱轮作)。④生长期定期叶面喷施瓜菜用叶面肥,促进生长及壮苗抗病。⑤及时防治蚜虫、蓟马和白粉虱,防止传染。⑥发现病株及时拨除、烧毁,并喷施好普700倍预防。⑦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用2%宁南霉素300倍或马啉胍·乙酸铜1500-2000液喷施。
虫害
危害症状:成虫和若虫均栖息在嫩茎、嫩梢或叶背吸取液汁,受害叶片褪色、变黄、卷缩,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并传播病毒病。
防治方法:用噻虫嗪或阿维吡虫啉或阿维啶虫咪1000倍喷杀。
瓜实蝇
危害症状:瓜实蝇俗称蜂仔,成虫以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内产卵,幼虫孵化后即钻进瓜内取食,受害瓜先局部变黄,而后全瓜腐烂变臭,大量落瓜;即使瓜无腐烂,刺伤处凝结着流胶,畸形下陷,果皮硬实,瓜味苦涩,品质下降。该虫在我国已成为瓜果的重要虫害。
防治方法:①食物诱杀。在瓜果开花、刚开始长小瓜的时候,每亩用盛唐瓜实蝇害虫食物诱剂“针蜂一号”诱捕器12-15个,且外围密度大,内堂密度小进行诱杀或用红糖、醋、香蕉皮、万灵粉,按2:1:10:1的配比做毒饵诱杀。②用性诱剂1支+安保2包+红糖2两冲30水喷杀。③药剂防治:用4.5%氯氰菊酯1000倍液喷杀。因成虫出现期长,需3-5天喷一次,连续2-3次。
斜纹夜蛾
防治方法:用20%氯虫苯甲酰胺3000倍或5%甲维盐1500倍喷杀。
根结线虫
危害症状:俗称“根瘤菌”。线虫为害根系后形成瘤或根肿,影响吸收肥水,植株生长黄弱。
防治方法:种植时每亩用1%阿维菌素颗粒剂2千克施于植沟中。植株根系被害时用阿维菌素+促根剂灌根。
植物文化
清代杰出画家石涛,, 自称苦瓜和尚。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中国近代著名作家肖复兴, 在散文《苦瓜》中用苦瓜象征母亲高洁的品格, 表达赞美与怀念之情。正所谓苦瓜虽苦, 然苦不妄染, 与苦瓜一起加工的食材不会因为苦瓜而沾染上苦味, 故有人称苦瓜“有君子之德, 有君子之功”, 誉之为“君子菜”。人们意识到苦瓜虽然表面不够美观, 但于人体大有裨益, 其不求于表、但求实韵的高贵品质多为人赞颂, 而苦瓜与生俱来的苦味更衬出其不媚不俗的特质。
白玉苦瓜雕是清代作品, 玉雕用上好的羊脂白玉精心雕琢而成, 洁白莹润, 纹路清晰, 线条流畅, 刀法细腻传神。现代诗人余光中曾在《白玉苦瓜》中赞美道:“似醒似睡, 缓缓的柔光里;似悠悠醒自千年的大寐;一只瓜从从容容在成熟……” 诗人以其纵横的神思、深沉的情调表达了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慕之情。
主要品种
按果实形状和表面特征分为长圆锥形和短圆锥形两类。前者如广东滑身苦瓜、长身苦瓜和长江流域的白苦瓜,果长约20-25厘米,横切面直径约5-6厘米,浓绿色,一般果重0.2-0.3千克,早熟,品质好。后者如广东大顶苦瓜,果长约20厘米,横切面直径约11厘米,顶端圆钝,青绿色,果重0.2-0.6千克,适应性强,品质优良。另外根据果实颜色深浅分为浓绿、绿和绿白等,绿色和浓绿色品种苦味较浓,长江以南栽培较多;淡绿或绿白色品种苦味较淡,长江以北栽培较多。
食物营养成分
参考资料
苦瓜.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网.
苦瓜.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9 18:22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