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交通支
内脏运动纤维
白交通支:交感神经节与相应脊神经中间连接的神经纤维,叫白交通支。白交通支内含自脊髓侧角细胞发出的具有髓鞘的节前纤维,经前根、脊神经、白交通支入交感干后终于相应阶段的干神经节;或在干中上行或下降一段,再终止于干神经节;或穿出交感干,止于椎前神经节。
概述
1、白交通支:由内脏传入神经纤维和自中枢神经系统直达交感神经系统的节前神经纤维组成。这些由脊髓灰质侧柱内细胞的轴突组成的有髓神经纤维因颜色灰白而得名。白交通支经前根离开脊髓,后者与后根一起构成脊神经,这些纤维进入交感干,构成其上、下行纤维的大部分。白交通支中的内脏感觉纤维,仅经过此干,其分支布于内脏。节前神经纤维除部分经内脏神经分布外,均止于交感神经节。白交通支仅存在于交感干和全部胸脊神经及上三对腰脊神经之间。
2、灰交通支:指交感干神经节细胞发出的无髓鞘、颜色灰暗的节后纤维。此类纤维返回31对脊神经后,随其分布至肢体血管、皮肤汗腺及立毛肌等,管理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
3、交通支:交感干神经节与附近脊神经间的联系,这种交通支有两种,即白交通支与灰交通支,均与脊神经的前支相连。
4、交感神经节:系由交感神经细胞体构成的,为交感神经周围部之一。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大部分在交感神经节换神经元,然后再发出节后纤维至其支配的器官。交感神经节又分交感干神经节和椎前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位于脊柱两侧,参与组成交感干,并借交通支与相应的脊神经相连接。
解剖结构
1、白交通支:白交通支是内含从脊髓灰质侧角细胞发出具有髓鞘的节前纤维,由于髓鞘反光发亮,而呈白色。节前纤维经前根、脊神经、白交通支进入椎旁神经节。因节前神经元的胞体,仅存在于脊髓胸第1~12和腰第1~3节节段的侧角中。所以白交支只见于胸第1节~腰第3节脊神经中。
白交通支内节前纤维进入交感干后,有三种去向:(1)终于相应的椎旁神经节。(2)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然后终于上方或下方的椎旁神经节。一般来自脊髓上胸段(1~6)侧角的节前纤维,在交感干内上升;中胸段(6~10)的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下胸段和腰段(胸11~腰3)的在交感干内下降。(3)穿经椎旁神经节,终于椎前神经。
2、灰交通支:是由交感干内椎旁神经细胞发出的节后纤维组成的,多无髓鞘故颜色灰暗。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分布,有三种去向:1.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到躯干与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等。在31对脊神经中都有灰交通支的联系,其分支一般都含有交感神经节后纤维。2.攀附动脉走行,在动脉外膜处形成神经丛。各丛的名称,按所攀附的动脉来命名(如颈内、外动脉丛等),并随动脉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3.由内脏神经节直接分支,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
灰、白交通支的界定
某些学者都认为至星状神经节的白交通支来自第1胸神经,有时还有第2胸神经;星状神经节发出的灰交通支至第6-8颈神经,有时还有第1、2胸神经。颈上、颈中神经节与脊神经的交通支均为灰交通支。本文对交感干、臂丛间交通支性质的描述就是依照上述观点。然而,有研究认为第8颈神经甚至第7颈神经亦可能是白交通支。对椎旁神经节与脊神经之间的灰、白两种交通支在空间的确切位置,现如今的认识尚不一致。
与白交通支相关的疾病
交感神经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
(一)解剖:
星状神经节由颈交感神经节及T1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成,位于第7颈椎横突与第1肋骨颈部之间,常在第7颈椎体的前外侧面。靠近星状神经节的结构尚有颈动脉鞘、椎动脉、椎体、锁骨下动脉、喉返神经、脊神经及胸膜顶。
(二)操作:
患者仰卧,肩下垫小枕,取头部轻度后仰。摸清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及环状软骨,环状软骨外侧可触及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过此结节作一条直线平行于前正中线,线下1.5~2cm作一标记,该标记即为第7颈椎横突结节,取22G5cm长穿刺针由该标记处垂直刺入,同时另一手指将胸锁乳突肌及颈血管鞘推向外侧,进针约2.5~4.0cm直至触到骨质,退针2mm,回抽无血后注入2mm局麻药,观察有无神志改变,若无改变即可注入5~10ml局麻药。若阻滞有效,在10min内会出现Horner综合征,上臂血管扩张,偶有鼻塞。
(三)适应证:
其可用于各种头痛、雷诺氏病、冻伤、动静脉血栓形成、面神经麻痹、带状疱疹、突发性听觉障碍、视网膜动脉栓塞症等。
(四)并发症:
(1)药物误注入血管引起毒性反应。
(2)药液误注入蛛网膜下隙。
(3)气胸。
(4)膈神经阻滞。
(5)喉返神经麻痹。
(6)血肿。
腰交感神经阻滞
(一)解剖:
交感神经链及交感神经节位于脊神经之前,位于椎体前外侧。腰交感神经节中第2交感神经节较为固定,位于第2腰椎水平,只要在L2水平注入少量局麻药即可阻滞支配下肢的所有交感神经节。
(二)直入法
1.定位:
俯卧,腹部垫枕,使腰部稍隆起,扪清L2棘突上、下缘,由其中点作一水平线,中点旁开5cm即为穿刺点,一般位于第2~3腰椎横突。
2.操作:
取10~15cm22G穿刺针由上述穿刺点刺入,与皮肤呈45°,直到触及横突,记录进针深度。然后退针至皮下,调整方向,使针更垂直于皮肤刺入,方向稍偏内,直至触及椎体,此时调整方向,使针稍向外刺入直到出现滑过椎体并向前方深入的感觉,即可停针,回抽无血和液体,注入试验剂量后3min,足部皮温升高3℃左右,然后注入5~10ml局麻药。
(三)侧入法:
为减少以上操作方法对L2脊神经根损伤可采取侧入法。取15cm22G穿刺针由L2棘突中点旁开10cm朝向椎体刺入,触及骨质后,调整方向,稍向外刺入,直到出现滑过椎体而向前方深入的感觉,即可停针。用药方法同上。
(四)适应证:
其可用于治疗下肢、盆腔或下腹部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
(五)并发症:
其与椎旁阻滞相同。
腹腔神经节阻滞
(1)解剖自T5~12的交感神经节发出的节前纤维沿自身椎体外侧下行,分组组成内脏大神经、内脏小神经,各自下行至第12胸椎水平,穿膈脚入腹腔形成腹腔神经节。
(2)定位:摸清第1腰椎及第12胸椎棘突并作标记,摸清第12肋,在其下缘距正中线7cm处为穿刺点。
(3)操作:取22G15cm长穿刺针自上述穿刺点刺入,针尖朝向第12胸椎下方标记点,即穿刺点与标记点连线方向,与皮肤呈45°,缓慢进针,遇到骨质感后,记下进针深度,退针至皮下,改变针与皮肤角度,由45°增大到60°,再次缓慢进针,若已达前次穿刺深度,继续进针1.5~2.0cm,滑过第1腰椎椎体到达椎体前方,回抽无血液,即可注入试验剂量,若无腰麻症状出现即注入20~25ml局麻药。由于穿刺较深,最好在X线透视下进行。阻滞完成后,容易出现血压下降,应做血压监测,并及时处理。
(4)适应证:可用于鉴别上腹部疼痛来源,缓解上腹部癌症引起的疼痛。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06 11:17
目录
概述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