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仓高跷,俗称踩高脚,又称耍高跷,是一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传统竞技娱乐活动,主要流传于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
湖南省邵阳县白仓古镇及其周边乡镇。它在造型上以戏剧化的形式在高跷上表演舞狮、耍龙,以“高”、“险”“奇”的特点吸引观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起源
踩高跷俗称“踩高脚”,又称“耍高跷”。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魏晋时期已相当成熟,明清时,流传大江南北。
在白仓,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把踩2米多高的高跷当成一种传统,一种艺术,流传 。白仓高跷又名踩高脚,是流传于邵阳县白仓镇、五峰铺镇、塘田市镇等城乡及周边地区的民间游艺、杂技民俗活动。
白仓高跷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据地方志记载:当时白仓连遭旱涝灾害,瘟疫横行,为祈求平安,人们以踩高跷、舞狮、舞龙、扎故事等形式来祭拜神灵,消除灾难。
民国初年,白仓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开始活跃,人员交流日益增多,高跷舞龙、舞狮、扎故事等民间表演活动也多了起来。当时白仓先后成立了以表演高跷为主的“瑞狮会”和“高狮会”,表面上,两会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暗地里却互不臣服,常常有意无意地比试技艺,高跷的高度也慢慢地从三尺发展到六尺八寸,最高时曾达到了九尺九寸。
主要道具
白仓高跷的主要道具有:
高跷服装:高跷表演的服饰主要以色彩鲜艳的戏曲服装为主,颜色以黄色和红色为基调,以大红大绿来表现喜庆的场面。
高跷:制作高跷的材料以油杉木为主(油杉材质细腻、轻巧、不易折断),跷身不能有疤。制作工艺要求也非常严格,跷身要求“圆”、“直”,直径根据高度不同而不同(一般在1.5寸到2寸之间),跷身直径上下误差不能高于一分(3毫米),高跷上半部分(踏板以上部分)内侧要用木工圆刨刨成内弧形,以便和高跷师傅的腿部充分接触,增加人、跷的统一性。高跷踏板的大小、制作和安装也很讲究,踏板大小一般为2.5寸宽,1.2寸厚,5寸长,制作时不仅要求材质好而且榫口开凿要求内紧外松,安放位置一般在离高跷顶部1市尺到1.5市尺之间。
绑带:高跷绑带要求使用柔性好、牢固、耐用,长2丈、宽5寸的绸布作为高跷绑带。
脸谱:财神、土地公、媒婆、猪八戒、孙悟空、沙僧等。
舞龙舞狮道具;狮被、狮头、龙被、龙头。
其他道具:刀、枪、耙、棍、剑、拐、拂尘等。
民间乐器:大鼓、小鼓、唢呐、板鼓、小钗、大钗、黄红绿三角旗、开道用的大锣。
特色
“白仓高跷”的突出特色是高、奇、险。
“高”是指白仓高跷的高度,一般离地五六尺,最高可达一丈二。表演艺人踩在这样异乎寻常的高跷上,以奇险的动作表演谐趣的情节,远远超出了现实生活中的形象,成为人民心中的神灵巨人。
“奇”是指白仓高跷的造型奇特。人物角色多来自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以戏剧人物造型为主,化妆用色夸张古拙,形象力求生动有趣。高跷艺人们动用他们扎实的技巧,在高跷上把表演者的真脚”扎”起来,假腿动起来,真臀坐起来,假臀跷起来,以栩栩如生的奇巧技艺给人以艺术享受。
“险”是指白仓高跷的表演难度大。高跷艺人必须具有扎实的腿脚功力和武术基础,要经过无数次的摔爬跌倒,才能练成灵巧的表演技艺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才能在高跷上表演出耍龙舞狮、前翻后滚、腾跃盘旋等高难特技而腿不软、心不乱、队伍不散。才能让观众惊心动魄,耳目一新。白仓高跷有文、武之分。文高跷以表演戏剧角色为主,扮相滑稽,表演风趣。武高跷以展示特技和功力为主,动作惊险,表演激烈。清代乡土诗人高雄有诗赞曰:“高跷秧歌夸捷足,群儿联臂欲升天”。
白仓高跷内容丰富,场面宏大,每次表演犹如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十里八乡的乡亲父老吸聚到白仓,形成“红男绿女,填街塞巷”的场景,呈现出一派节日欢乐景象。
2007年,“白仓高跷”被
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