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短翅鸫(学名:Brachypteryx leucophris)是鹟科、短翅鸫属小型鸟类,体长12-13厘米。上体锈褐或橄榄褐色,眼上方有1-2枚白羽,颏、喉纯白色,胸、腹亦白色,但羽缘浅褐色。虹膜暗褐色,嘴暗褐色,下嘴较淡,脚淡褐色、肉色或暗紫肉色。
形态特征
雄鸟上体及背羽茶褐、橄榄褐或暗石板蓝色,眼先、眼周和额基黑色,眉纹白色,常常被额羽所掩盖,仅在眼上方有1-2枚白羽。头侧、颈侧和背羽相同。颊、
耳羽亦与背相同,但羽色较浅淡。颏、喉纯白色,胸亦白色,羽缘浅褐色,有时浅褐色羽缘在胸形成一道横带。两胁锈棕褐色或烟灰色,腹中部白色。
雌鸟上体锈褐或橄榄茶褐色、具短而被掩盖的白色眉纹。下体暗白色,胸侧、两胁和胸锈棕褐色或皮黄褐色,胸更显褐色。
虹膜暗褐色,嘴暗褐色,下嘴较淡,脚淡褐色、肉色或暗紫肉色。
近种区别
相似种
栗背短翅鸫(Brachypteryx stellata)颏、喉灰白色具黑色鳞状斑,其余下体棕褐色具白色圆形斑点。区别甚明显,野外不难区别。
栖息环境
白喉短翅鸫主要栖息于林下植物发达的
常绿阔叶林中,尤以靠近溪流与河谷附近的常绿阔叶林中较常见。海拔高度多在1000-2500米。秋冬季节也常下到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脚林缘灌丛、疏林草坡和废弃的农田荒野等开阔地带。
生活习性
行为:留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很少成群。性胆怯。多在林下灌丛或草丛中活动,有时也站立在小灌木枝头,一见人就飞入灌丛中。
食性:主要以
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小型软体动物、甲壳类等其他无脊椎动物。
叫声:生硬的“tock-tock”声及哀怨的高哨音。鸣声为欢快甜美的高音啭鸣,前有两三个强音,以丁当作响结尾。鸣声清脆动听。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东帝汶、越南。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4月末至7月间。营巢于树上或灌丛、在竹丛、灌木低枝和岩石间。巢呈球形或椭圆形,主要由枯草茎、草叶、草根、竹叶、苔藓等材料编织而成,巢甚隐蔽,一般不易发现。每窝产卵3-4枚。卵橄榄绿色、杂有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8.5-23.0毫米×14-15毫米。雌雄鸟轮流孵卵。
亚种分化
在中国分布的两个亚种的区别主要在于西南亚种上体石板蓝色,华南亚种上体主要为锈褐或橄榄褐色。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该物种在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和中国非常罕见,在印度东北部非常常见(del Hoyo等人,2005年),而估计中国的种群数量约为100-10000对繁殖对(巴西,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