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少帆
中央民族学院教授
白少帆,原执教台湾及海外,1982年定居北京。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华侨大学中文系主任兼艺术系主任,并任福建省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华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98年被国务院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终身馆员。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人物经历
白少帆从1947年起,在台湾顺利完成了小学到研究生的教育,196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取得台湾大学法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青年时代,在巴黎攻读哲学的白少帆从孔孟之道朝向马克思主义过渡。60年代后期,愈加向往已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祖国大陆。1975年时任台湾师范大学副教授,1975年10月,他前往曼谷中国大使馆寻求回归的途径而未果。返台后事泄,遭当局的政治迫害而妻离子散。1981年夏,他被释之后离台赴欧,受聘于法国高等师范大学,担任汉学研究生指导教授。在此期间,他拒绝以婚姻关系加入当地的国籍。1982年冬,白少帆作为“来华定居专家”,由当时的国务院科技干部局引进回国,落户北京。
白少帆回国以来,有鉴于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在专业上致力于台湾岛区文学与文化学这一新领域的学科建设。有关的编著主要有:1988年的《现代台湾文学史》、1990年的《台湾文学思潮史》、1992年的《台港文学名作佳构赏析丛书》等。1995年起,他任《中华文学通史》古代卷编委,并为该卷增补了南明永历至清代乾嘉时期的台湾部分。其中,《现代台湾文学史》一书,近千万言,是两岸文学界公认的开拓之作,且于出版后的10年间被两岸高校普遍采用为教材。而白少帆教授在传统期——明清及近代台湾文学史领域的研究,也以其“垦荒者”的足迹,受到学术界同行的推许。
担任职务
白少帆自1983年起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室研究员、华侨大学中文系和艺术系主任、华侨大学台港澳暨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所所长、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顾问。他还是中国训诂学会、中国作家协会、欧美同学会、中国老教授协会全国台湾研究会会员。还担任中华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福建省文学学会副会长等。1998年9月8日,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朱鎔基总理亲自为其颁发聘书。
主要贡献
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客归春先——祖国东南旅访日记》、《乙丑岁暮三帖》,编辑《中华文学通史·古代卷》,撰著《清代宦台诗作研究》,主编《现代台湾文学史》,《台湾文学思潮史》、《台港文学名作佳构赏读》丛书(8册)等。《现代台湾文学史》(选入1988年台湾《中国时报》风云新书榜)获1988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奖、国家民委第二届高校优秀教材奖。
参考资料
白少帆.中国作家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19 13:18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