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鹲(学名:Phaethon lepturus):体重220-410克;体长370-400毫米,加上延长的尾羽为680-990毫米,是一种中型热带海鸟。全身羽毛主要为白色,繁殖期微缀有橙色。眼前和眼后有粗著的黑色斑,像两条粗黑的眼眉。翅基部和两胁亦有黑色,飞翔时可明显看见翼上两条黑色斜线。中央两枚尾羽特别长,白色。虹膜褐色;嘴橘黄或黄色,经过鼻孔有一条黑线,跗蹠黄色,趾和蹼黑色。
形态特征
白尾鹲是一种中型海岛,外形似
红尾鹲,全身主要为白色。初级飞羽黑色,尖端白色,初级飞羽内翈具宽的白缘,其后白色逐渐增多,到第7枚初级飞羽时则全为白色;外侧次级
飞羽纯白色,最内侧次级飞羽和肩羽黑色,具宽的白色羽缘,内侧小翼覆羽白色,其后黑色,中覆羽和大覆羽白色;尾羽具黑色羽轴,中央两枚尾羽特形延长,白色,羽轴黑色。
幼鸟似成鸟。但背有较粗著的黑色横斑,无特别延长的中央尾羽。
虹膜褐色;嘴橘黄或黄色,经过鼻孔有一条黑线,跗蹠黄色,趾和蹼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220-410克;体长370-400毫米,加上延长的尾羽为680-990毫米;嘴峰44-51毫米,翅252-282毫米;中央尾羽360-575毫米,跗蹠21-23毫米。
栖息环境
白尾鹲是一种游荡性海鸟,除繁殖期回到原来的繁殖地外,成年在热带海洋中漂泊游荡。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的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海域。
生活习性
白尾鹲除繁殖期外常年在海上生活,性极活跃,飞行亦更为轻快、敏捷。常单独在海面上空飞翔和滑翔,有时亦能在空中停留不动地方的飞翔,发现水面猎物后,则收起双翅直降海面捕食。
主要以各种小型表层鱼类、
乌贼、甲壳类等
海洋动物为食。觅食方式主要通过在水面上空边飞翔边注视着海面,发现可利用食物,则急剧从空中直冲而下到水面捕食。
叫声:飞行时发出嗒嗒作响tetetete及tik,在巢时发出大声尖叫。
分布范围
原产地:美属萨摩亚、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澳大利亚、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百慕大、博内尔岛,圣尤斯特歇斯岛和萨巴岛、巴西、英属印度洋领地、喀麦隆、加拿大、开曼群岛、智利、中国、圣诞岛、科科斯(基林)群岛、哥伦比亚、科摩罗、库克群岛、古巴、库拉索、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国、赤道几内亚、斐济、法属波利尼西亚、格林纳达、关岛、危地马拉、海地、印度、印度尼西亚、牙买加、日本、肯尼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绍尔群岛、马提尼克岛、毛里求斯、马约特岛、墨西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蒙特塞拉特、莫桑比克、缅甸、瑙鲁、新喀里多尼亚、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菲律宾、波多黎各、圣巴泰勒米、圣赫勒拿,阿森松岛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马丁(法属区)、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尔、 圣马丁(荷属区)、所罗门群岛、南非、斯里兰卡、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汤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美国(夏威夷群岛)、瓦努阿图、维尔京群岛、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
游荡:安哥拉、加纳、利比里亚、新西兰、巴拿马和东帝汶。
不确定:贝宁、科特迪瓦、法属圭亚那、加蓬、瓜德罗普岛、圭亚那、洪都拉斯、尼日利亚、苏里南、多哥、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
亚种分化
繁殖方式
繁殖于热带海洋岸边和岛屿上,营巢在洞中。也在岩石缝隙,离地数米高的树杈和地上及海边悬岩上营巢。求偶期间雌雄鸟常在巢地上空,围绕巢地上的树丛或在树丛间前、后、上、下不断的飞翔。有时亦出现争偶争斗。争偶时彼此在巢位上面嘴咬着嘴静静的争斗,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不营巢,没有任何营巢材料,每窝产卵1枚。卵白色,具暗紫褐色斑。卵的大小为50-56毫米×36-41毫米。雏鸟晚成性。雏鸟孵出后虽全身被满了绒羽,但仍需亲鸟喂养近两个月才能离巢飞翔。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相关文化
白尾鹲在百慕大当地通常被称做长尾鸟(Long tail)。在英国的
马恩岛,长尾鸟一词被认为是“坏运气”,“坏天气”的代名词,而长尾鸟本身也是作为一种不祥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