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浮泉遗址
北京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浮泉遗址,位于北京市昌平区龙山山顶,始建于元朝时期,是通惠河的水源地,建有北京历史上唯一一座以“都”字冠名的敕建龙王庙。
历史沿革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郭守敬筑堰障水,汇西山诸水,引白浮泉水济漕,白浮泉成为通惠河上游水源,新运河被赐名通惠河
元朝时期,引白浮泉水济漕工程完成后,在龙山之巅兴建都龙王庙,并在其源头处修建九龙池。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修复通惠河时,九龙池重修。
1958年,白浮泉出水日渐减少。
20世纪70至80年代,由于北京地下水水位下降,白浮泉泉水逐渐干涸。
1990年,白浮泉遗址九龙池上新建白浮泉遗址碑亭,立白浮泉遗址整修记碑。
2013年,白浮泉遗址建设为白浮泉遗址公园。
2020年,昌平区人民政府对白浮泉遗址内的都龙王庙壁画进行修复。
2023年4月8日,基于白浮泉遗址打造的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正式对公众开放。
建筑格局
白浮泉遗址包括九龙池和都龙王庙。九龙池围于白浮泉,因流水出处有9个龙头,故取名九龙池。都龙王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由照壁、山门、钟鼓楼、正殿及配殿等建筑组成。
主要建筑
九龙池
九龙池围于白浮泉,因流水出处有9个龙头,故取名九龙池。龙头均为青石雕刻,从石壁内向外探出,水流喷涌而出,再汇聚于深潭,有“九龙戏水”“九龙喷玉”之美称。水池之上建有白浮泉遗址碑亭,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为四梁八柱仿元代建筑风格木亭,顶部为灰瓦灰砖修建,木构件以传统棕色油饰,方椽椽头以绿色油饰,檐椽椽头用蓝色油饰,栏杆柱子采用的是中间粗两头细的形制。
都龙王庙
都龙王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由照壁、山门、钟鼓楼、正殿及配殿等建筑组成。正殿、配殿格局规整,东西两边建有钟楼、鼓楼。正殿门口的楹联:“九江八河天水总汇,五湖四海饮水思源。”横批“都龙王祠”。院内有5块明清碑刻。殿内供奉的是人面龙王、雷公、电母、风伯、雨神,大殿两侧的墙上绘有彩色壁画《东游巡踪》,主要内容是大旱时民间百姓到都龙王庙祈求雨水,龙王显灵降雨的故事。
文物遗存
《东游巡踪》壁画位于都龙王庙大殿两侧,两幅共计45.97平方米。画法与传统画法不太一样,没有采用大红大绿那种平涂式画法,而是采取比较清新的国画式,用墨线来勾勒它的轮廓,描绘的都是老百姓求雨的场景。
历史文化
龙山庙会
都龙王庙是明清时期著名的祈雨之所,香火鼎盛。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龙山庙会文化和祈雨习俗。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日,附近州县的民众还要在山门下的戏楼演戏3天,作为祭祀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燕平八景之一
燕平八景起源于明隆庆年间,由崔学履所著《昌平州志》中提出,以天寿山为中心,将昌平地区的名胜归纳为八景,分别为天峰拔萃、石洞仙踪、银山铁壁、虎峪辉金、龙泉喷玉、安济春流、居庸霁雪、松盖长青。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重修的《昌平州志》中将松盖长青和安济春流,替换为神岭千峰和沟崖双瀑,将天峰拔萃更名为陵阙晴霞,石洞仙踪更名为石洞松涛,龙泉喷玉更名为龙泉漱玉。其中龙泉漱玉指的就是白浮泉遗址中九龙泉的景色。
文物价值
白浮泉遗址是研究北京水利事业发展史以及古代民俗风情的重要实物。
文物保护
1990年2月23日,白浮泉遗址——九龙池、都龙王庙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包含白浮泉遗址在内的大运河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归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更名为大运河。
2014年6月22日,包含白浮泉遗址在内的中国大运河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白浮泉遗址位于北京市昌平区龙山山顶。
交通路线
北京市内乘坐昌52、昌55、郊100路公交车,在化庄站下车前往。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距离白浮泉遗址约5.9千米,驾车约12分钟。
参考资料
.北京市人民政府.
大运河.北京市文物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9 08:1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