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刺蛾
昆虫纲动物
白眉刺蛾,Narosa edoensis (Kawada,1930),为鳞翅目刺蛾科 眉刺蛾属的一种昆虫。分布于河北、山东、浙江、四川、江西、贵州、云南、河南、陕西等省。主要寄主有核桃、枣、柿、杏、桃、苹果及杨、柳、榆、桑等林木。幼虫取食叶片,低龄幼虫啃食叶肉,稍大可造成缺刻或孔洞。
形态特征
身体为白色,长约7毫米,翅展23毫米左右。翅面散生灰黄色小云斑,有1个近S形黑色线纹,近外缘处有列小黑点。卵扁平,椭圆形。幼虫老熟时黄绿色,体长约8毫米。头小缩于胸下,体光泽不被枝刺,密布小颗粒突起形似小龟。各节中部有黄色斑纹3个,亚背线隆起,浅黄色,其上着生斑点4个(幼龄为红点,老熟时为浅灰褐色)。蛹褐色。外茧表面光滑,灰褐色,形似腰鼓状。
成虫
体长约8毫米,翅展约16毫米。前翅乳白色,端半部有浅褐色浓淡不匀的云斑,其中以指状褐色斑最明显。
幼虫
体长约7毫米,椭圆形,绿色。体北部隆起吃不开龟甲状。头褐色,很小,缩于胸前,体无明显刺毛,体背面有2条黄绿色纵带纹,纹上分布有小红点。
长约4.5毫米,近椭圆形。
长约5毫米,灰褐色,椭圆形。顶部有一褐色圆点,其外为一灰白色环和褐色环。
生活习性
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杈上和叶背面结茧越冬。翌年4~5月化蛹,5~6月成虫出现,7~8月为幼虫为害期。成虫白天静伏于叶背,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卵块产于叶背,每块有卵8粒左右,卵期约7天。幼虫孵出后,开始在叶背取食叶肉,留下半透明的上表皮;然后蚕食叶片,造成缺刻或孔洞。8月下旬开始幼虫陆续老熟后即寻找适合场所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
1.采茧保护和利用天敌 被寄生的黄刺蛾的上端有一寄生蜂产卵时留下的小孔,容易识别;于冬季或早春,剪下树上的越冬茧,除去非寄生茧,挑出被寄生的茧,保存在树荫处铁纱笼中,让天敌羽化后能飞回自然界。
2.药剂防治,发生严重的年份,于幼虫发生期可喷洒25%亚胺硫磷乳油6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6000倍液,或0.5亿/毫升孢子的青虫菌液。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01 19:3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