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雀鹛
鹟科雀鹛属鸟类
白眉雀鹛(学名:Alcippe vinipectus)是鹟科、雀鹛属的鸟类。头顶暗灰褐色,有粗著白眉纹,眉纹上、下方又有宽阔黑纵纹;上体茶黄棕,翅表大部锈棕,翅外侧缀白;喉、胸部白色;腹部带茶黄色。虹膜浅黄、浅红褐至黑褐色;嘴灰黑至黑褐;脚灰至角褐色。
形态特征
成鸟:前头、冠部和枕部暗灰褐色;额基微白;眉纹粗着,呈白色;白眉上方有黑纹后延至后颈部;颊和耳羽概黑;上背褐色,但较头顶浅淡,呈橄榄灰褐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茶黄;第一至四枚初级飞羽外翈狭缘以灰白色,第五至六枚初级飞羽外缘黑色,第七枚以次飞羽以及翅上覆羽锈棕;尾褐色,基部微缀茶黄;喉至上胸近白,有很不明显的暗色纵纹;下胸、腹和尾下覆羽染均沾茶黄色。虹膜浅黄、浅红褐至黑褐色;嘴灰黑至黑褐;脚灰至角褐色。
卵:在中国西藏南部聂拉木获得的3只雄鸟,睾丸均已发育,其大小为7毫米×5.5毫米、6毫米×5毫米、5毫米×4毫米;另采得2只雌鸟,卵巢亦已开始发育,大小为1.5毫米×1.5毫米和1毫米×1毫米(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1983)。5月8日在西藏南部采的一只雌鸟,已见孵卵斑(钱燕文等,1974)。另采得2只雌鸟,卵巢亦已开始发育,大小为1.5毫米×1.5毫米和1毫米×1毫米(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1983)。5月8日在西藏南部采的一只雌鸟,已见孵卵斑(钱燕文等,1974)。
生活习性
白眉雀鹛栖息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在中国西藏见于海拔2300-4100米。结小群活动,有时与其他小鸟混群活动于山林矮树和灌木丛,在四川凉山地区,大致栖息于海拔2200-3700米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带中,在云南栖息于约2100-3400米较高海拔的山林。喜在林下灌丛间活动,常在长有苔藓的树干中觅食。以虫为主,兼食植物性食物。4-5月采自中国西藏的白眉雀鹛,胃内见有金龟子、叶甲、膜翅目昆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1983);7月在云南西南部凤庆获得的一鸟,胃内有鞘翅目和同翅目昆虫;8月、10月、11月采自云南西北部中甸、丽江、维西的19只鸟胃,内含物有鞘翅目昆虫(1次)、虫卵(1次)、昆虫碎片(13次)、多足纲动物(1次),此外有种子(8次)、浆果(1次)、植物碎片(7次)。性活泼。
叫声:轻柔高音及持续不断的chip,chip声。告警时发出吱吱声。鸣声为细弱的chit-it-it-或key,鸣唱时头前伸,尾抽动。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缅甸、尼泊尔、越南。在中国分布于见于西藏、四川、云南。
繁殖方式
亲鸟对鸣声回放表现强烈的护巢行为,会靠近到声源0.5-1.0米的距离,伴随“吱吱”急促的警告性叫声。双亲共同参与筑巢,筑巢期为10天,空巢期为3-4天。巢穴距地高1米左右。巢开口向上,其结构可以分为内、中、外3层:内层巢材主要为蕨类、禾本科、杂草的植物根毛,例如公路边安全警示彩旗的尼龙丝等;中层巢材主要为地檀香、悬钩子、石栎的表皮;外层巢材主要为苔藓。巢口长径为(8.42±1.15)厘米×(8.53±0.80)厘米,巢口短径为(4.65±0.88)厘米×(4.86±1.00)厘米,巢深度为(5.63±1.29)厘米,巢高为(9.69±1.37)厘米。巢筑在地檀香、羊毛杜鹃、石栎树、千里光、野八角、五味子、清香桂灌丛上。
白眉雀鹛的卵为短卵形,灰白色,杂以灰褐色斑、点(下图b)。斑点的形状和大小不一,钝端密布斑点,至锐端逐渐稀疏。卵长径为(1.67±0.08)厘米,短径为(1.28±0.05)厘米,新鲜卵质量(1.47±0.13)克。白眉雀鹛每天产1枚卵,产卵时间一般为7:00-8:40。窝卵数为1-4枚。
白眉雀鹛从产下第1枚卵开始孵卵(下图c),孵卵方式为双亲交替孵卵,孵卵期为17天。每次亲鸟孵卵时间为(32.07±14.72)分钟,最长为72分钟,最短为7分钟。翻卵间隔为(14.13±13.80)分钟,最长间隔为58分钟,最短的间隔为1分钟。
雏鸟孵化后,亲鸟会有喂食、暖雏等育雏行为。雏鸟孵出后,未孵化的卵仍留于巢内。白眉雀鹛育雏方式为双亲育雏,喂食间隔为(16.11±14.14)分钟,最长间隔54分钟,最短间隔2分钟;暖雏间隔为(29.00±12.44)分钟,间隔最长47分钟,最短8分钟。育雏期为15天。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参考资料
白眉雀鹛.orientalbirdimages.
白眉雀鹛.biolib.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5 10:2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