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龙村隶属于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位于
民治街道南部,距街道办事处约2.9千米,始建于明末,因蔡氏两兄弟由
东莞逃荒至此而立村,因村边的铁流坑山山脊上有一条白色的石英矿矿脉,宛如一条从天上飞下来的巨龙卧于此地,气象不凡而得名,曾用名金埔岭,现村于1992年在原村附近新建。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属新安县。1914年,属宝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宝安县民治乡;1958年,属红色公社;1959年,属观澜公社;1961年,属龙华公社;1979年,属深圳市龙华区龙华公社;1981年,属深圳市宝安县龙华公社;1983年,属宝安县龙华区民治乡;1986年,属龙华镇民治行政村; 1993年,属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2004年,属龙华街道;2006年,属民治街道;2011年,属深圳市龙华新区民治街道民新社区。
经济
传统经济以种植水稻为主,种果树、砍柴、烧炭为辅。山上有野生药材黄菊、山植、枸杞、土获苓、金银花等。现村集体经营以物业出租为主。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集体经济分红、房屋出租、工资性收入等。
人口情况
2015年末,户籍人口265人,其中男性115人,女性150人;80岁以上10人,最年长者97岁(女);实际在村人口216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打工49人。非户籍外来人口39853人。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约80人、澳门同胞约10人。
历史文化
村民由来
全村有蔡、吴、刘、罗、胡等十多个姓氏。第一大姓蔡姓,其先祖于南宋末由福建汀州迁入广东南雄,后迁东莞;明末清初由东莞迁入此地。第二大姓吴姓,于南宋前期迁入东莞,清朝从石涌迁入当地。
本地方言
传统建筑
白石龙天主教堂,始建于1929年,重修于2010年;系三开间单门结构白墙、灰瓦平脊的传统建筑,前墙开三个小窗。2003年11月,宝安区人民政府将白石龙教堂遗址列为第二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教堂扩建为白石龙“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该馆现已成为“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深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龙华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宝安区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基地”。
传统习俗
白石龙村一直延续着添丁点灯的习俗,过去曾有“卖地点灯”的旧习。村民自民国时期流传下来烧炭技艺。砍来的柴放土窑里,烧到一定火候关窑、封土,即成木炭。
相关传说
村里流传一则关于“皇帝田”的传说。相传,南宋灭亡前,末代皇帝及其臣子曾一度隐匿在金埔岭(白石龙)村后山的一片密林中种田。因此这片山地被称为皇帝田。
历史事件
1924—1927年大革命时期,白石龙建立中共宝安县委秘密交通站。1940-1942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武装的指挥部和秘密交通总站设于白石龙刘鸣歧、刘鸣周家的小白楼,并在村后丫髻山麓的山坑密林里建立后方医院、兵工厂、被服厂、粮站、报社、情报站、税务总站、后方办事处和电台等。白石龙成为宝安阳台山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在广东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东江军政干部会议在白石龙天主教堂召开。1942年,日军占领香港之际,在周恩来指示下,由廖承志主持,把滞留香港的中国文化名人、爱国人士邹韬奋、茅盾、戈宝权等300多人秘密转移到白石龙,该村成为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从香港脱险后在内地游击区停留的第一站。
本地美食
特色传统节庆食品有春节的大盆菜、煎堆、糖木瓜,端午节的灰水粽,清明节的茶果、鸡屎藤板等。
交通状况
毗邻广深港高速铁路,民丰路、民塘路、白石龙路经过该村,
深圳地铁4号线设有
白石龙站,公交:316路、620内、620外路、b666路、b667路、b742路。
周边配套
幼儿园:民治幼儿园
中小学:六一学校
大学:深圳大学
商场:威贤自选商场
医院:健安医院
邮局:中国邮政民治支局
银行:农业银行梅龙支行
著名人物
代表性人物:
蔡耀(1884—1948),大革命前期白石龙交通站负责人,曾组织该村建立农民自卫军,1927年参与红色交通线的建立,是白石龙一带最早的农民协会会员之一。
刘鸣周(1915—1995),清末秀才刘宝真之子,1945年8月担任宝安县民兵大队副大队长,作为代表赴南头接受日伪投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宝安县公安局长、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等。